不同经济发展梯度下流通业发展与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
2019-05-24魏曦
魏曦
内容摘要:本文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似不相关性回归法研究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就业效应,从不同经济发展梯度的地区探讨了这种关系的异质性,并通过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东部地区的流通业发展与升级能够更有效发挥就业效应;中部地区排在其次,流通升级反而对流通就业形成负面影响;而在西部地区的流通发展升级的就业效应远不如东部地区,我国中西部流通业的就业效应不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流通业发展升级都不能发挥出就业效应,甚至产生就业破坏效应。这说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过度依赖第一和第二产业,导致转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失衡。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贸流通 就业量 产业升级 流通升级
引言与文献概述
根据库兹涅茨法则下的劳动就业理论内提到,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尽管二者并不立即产生变化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偏差,而偏差大小将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比较严重的错配问题,第三产业就业对总体就业量承担较低,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过高,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导致农村产生劳动力过剩现象。第三产业虽然涵盖范围广,尤其是流通业,应当是吸纳大量过剩劳动力的支柱产业(张冠凤,2018),但往往存在就业增长滞后于产业增长的现象(宫超,2018)。
理论上,流通连接了社会生产与最终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流通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就业效应理应起到主导作用(黄雨婷,2017)。首先,流通产业升级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推动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性产业发展,通过流通服务性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李杨超,祝合良,2016);其次,自从网络零售业的兴起,推动流通业逐步转向虚拟化与信息化(左燕,李歆,2018),运营流程复杂性不断提高,从O2O管理、网购管理、终端配送、仓储物流等供应链运营升级环环相扣,改变了传统流通业的运营模式,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学习能力与技能要求,涌现了众包物流、O2O零售、B2B批发电商等新型流通业态,加深了流通产业的分工密度,扩大了产业规模,降低了流通业创业门槛,也对专业性人才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更大。然而,流通业创新升级也将淘汰劳动技能单一的劳动力,一些传统体力劳动岗位也将消失,随着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大量低素质劳动力面临失业危机,加之传统流通业人才入行时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现今年龄偏大而难以接受新知识,不适应使用现代化信息科技的工作环境。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推升了我国流通业的产业地位,进入了流通先导性时代,令流通业以及相关服务性行业也迎来发展与转型契机,流通业规模扩大将提高就业容纳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流通业,同时推动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性产业发展,通过流通服务性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随着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对其他岗位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传统流通业,2015-2017年间实体零售业的倒闭潮极大程度上冲击了就业。同时,随着流通业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加大,对流通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和劳动技能要求较高,特别是信息系统与智能技术的接受能力。总之,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对就业的吸纳力,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分工结构,淘汰部分传统的就业岗位,这种挤出效应导致就业受到负面效应。
流通创新对就业效应的影响机制
流通产业发展能增加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净利润扣除资本成本的所得,经济增加值能有效测量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否是高效的,而不是牺牲资本收益为代价,经济增加值也被广泛地用于研究测算宏观经济效率性增长。因此,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都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根据奥肯定律,国内生产总值对失业率具有抑制作用,流通产业升级对就业量的影響机理,有一部分是通过推动宏观经济增长而促进就业率的改善。通过经济增长,社会增加投资,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有利于产业供给,促使企业相应更多雇佣劳动力来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就业量增长。而奥肯定律也在一定条件下会失效,这是因为当不平衡性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进入调整升级期,促使产业转型淘汰掉落后产业,导致就业总量开始下降,失业率开始提高。因此,流通业升级一方面会促进就业增长,但另一方面也会抑制就业增长。
同时,流通产业的价值链升级也会对社会就业产生影响。价值链是由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组成的分工链条,分工链条上的企业相互协作创造经济价值,价值链升级将打破原有的分工形态。具体而言,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推动传统流通业升级为现代化流通业,如电子商务、O2O流通、新零售等,促使流通效率迅速提高,改变了流通业态、支付方式、物流服务等运营环节,劳动者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人工劳动转变为信息化办公,促使流通业逐步脱离劳动密集型,导致大量教育程度、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较低的劳动人口下岗或失业。另外,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流通价值链的方式也不利于就业,在人工智能与流通业的商业模式融合下,无人零售、机器人配送、自动驾驶等的出现将取代人工服务,对可替代性较强劳动岗位的就业量造成不利影响。
变量描述
本文以流通业相对就业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流通产业升级的计量模型。DE代表了以地区总就业量为基准的流通业相对就业水平,lndistr和distr_tfp用于测量流通产业升级,分别测量了流通业增加值以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控制变量上使用了地区经济产值的自然对数(lnGDP)、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地区城镇化(Urban)、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比重(Trade)、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K)。本文采用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我国历年流通产业就业量具体如表1、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的数据得出,从2005年到2016年总共12年间,我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仓储运输业的就业人口经历了8年的高速增长,然而在2013年后有所回落。2011年和2013年这两年都有一个爆发性的就业人数增长,这得益于B2C电子商务和O2O电商蓬勃发展的两年,充分表明流通业产业升级对就业量的推动作用。2005年我国流通业总就业人数为1339.1万人,2016年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1995.1万人。其中,批发零售业的就业人数在流通业中比重越来越高,至2012年已经超越了原本最高的交运仓储邮政业,交运仓储邮政业就业人数相对增长不如批发零售业,这充分体现出传统仓储物流业正在丧失流通业的主导地位,由于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加速了社会商品周转速度,去中介化态势加强,促使零售业、餐饮住宿等终端流通业态的发展潜力与就业效应更强。不过从流通业整体来看,2013年以来除了交运仓储邮政业保持不变外,我国批零业和餐宿业出现了结构性就业量负增长,导致整体流通产业就业量负增长,这是由于2013年以来实体经济受到了电子商务的负面冲击,纷纷关店倒闭引发的失业潮。
结果分析
本文数据是面板数据,采用似不相关性回归(SUR),并且采取个体与时间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借助Stata 12.0测算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的数据显示:流通产业增加值对流通业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748,说明随着流通产业增加值的提高,会促使流通业相对就业水平会提高;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148,但是不显著,说明流通业的管理效率与技术进步并没有对就业量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产业升级一方面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会淘汰低技能岗位而减少就业,两者效应抵消而产生了不显著的结果。这一回归结果,证实了先前提出的理论,形成机制可以这样分析:随着流通产业升级,与现代化流通相匹配的流通性服务需求也得到扩张,促使流通相关性产业就业人数提高;然而,与现代化流通业匹配的服务性人才供给还需要长时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这促使就业人数上升具有滞后性,而产业升级对传统劳动人才的淘汰效应将迅速反馈,进而总体表现为负面的就业冲击。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梯度存在不同,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使得流通产业升级对地区就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将全样本分成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四个子样本,分别对不同区域的流通产业就业效应进行比较,这不但能检验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并且能探讨经济发展梯度对流通就业效应的影响。
根据表3分区域的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效果不变,流通业增加值对流通就业量的影响仍然为正,略高于全国样本为0.811,而流通全要素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达到了0.344,这得益于东部地区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就业环境,流通就业效应略微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流通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开始发生变化,流通业经济增加值对就业效应的影响为0.723,影响强度低于东部地区,同时流通全要素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显著为-0.077,说明中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升级对流通就业反而有略微负作用;而在西部地区,流通业经济增加值对就业效应的影响为0.534,影响强度远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而流通全要素生产率的就业效应也不显著;至于东北地区,情况比较特殊,流通业经济增加值对就业效应的影响不显著,而流通全要素生产率的就业效应也不显著,这可能因为东北一度是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地区,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劳动就业人口的存量较大,弹性较低,导致流通就业效应不明显。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首先,我们发现流通产业增加值对流通产业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与奥肯定律的观点相一致,产业发展提高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就业岗位增加,提高就业率。然而,这种影响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的流通产值的就业效应最强,在中部地区略微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环境较差,就业效应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區内流通产值就业效应不显著。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流通产业增加值对流通就业的影响过低,甚至没有影响,这与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失衡有莫大的联系,产业结构过度依赖第一和第二产业,导致转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失衡。
其次,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就业量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流通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社会投资而促进产业发展,令劳动人口淘汰效应能被新创造的劳动岗位所抵消,这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能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就业增加也更有利于流通产业有更多的人才储备,有利于形成龙头流通企业与众多中小流通企业共生的市场格局。
最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与升级对就业影响程度不足,说明流通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不协调,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的流通业就业效应更优,中部地区次之。因此,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应当加快产业转型,重视流通业对就业的潜在促进作用,从而发挥流通升级释放就业效应的良性循环,弥补或抵消产业升级的低端劳动淘汰效应。
(二)政策建议
第一,政策应当鼓励流通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只有坚持创新和产业升级才能贯彻供给侧改革的理念,迎合人们的消费升级需求,让商品流通降本增效。如今,80后和90后都是消费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消费观念开放而追求个性化,生活品质需求高,他们的储蓄意愿远低于前人,消费比重更高,可以为高品质的消费品支付高价格。鼓励零售供应链组成共享性的协作形态,终端零售收集消费者的大数据偏好,整合线上和线下的供应链信息和消费者信息,构建高弹性、敏捷性的迎合消费升级的新流通模式。我国流通企业有必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深度协同的流通体系,为消费升级营造良好供给氛围,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这从长久来看有益于我国人才创造价值升级。
第二,政府应当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新商业模式建设新制度法规。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流通产业出现了较大的交易风险问题,而且以“刷单”、“买点击量”、“搜索竞价”为代表的互联网特有市场乱象,促使电商行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垄断问题,这都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型流通产业对我国流通转型升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对新型流通商业模式的监管,迫切于规范电子商务的市场秩序,但同时也要尊重流通产业市场价值,保证公平竞争,进而对阻碍流通产业的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予以法制惩治。对于垄断现象,地方性或外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对流通市场往往建立森严的壁垒,不利于我国民间流通企业的进入,政府应当整治此类垄断行为,保证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民间流通企业发挥就业吸纳作用。
第三,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发展缺乏协同力,不利于流通业发挥就业效应。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供给侧改革,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小流通企业创造有利的社保、税收和融资条件,促进流通业的规模扩大,通过流通业扩张创造相关就业岗位,有利于降低当地劳动力人口的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杨超,祝合良.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流通业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6)
2.黄雨婷.我国流通业外资进入的就业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7,43(3)
3.张冠凤.我国流通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4.左燕,李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PVAR模型的动态关系[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5.宫超.流通产业的经济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