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在机理探析
2019-05-24肖述剑
肖述剑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而认同的达成有其自身的机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机理包括内在机理和外在机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其职业认同的形成与维系。其中内在机理主要包括动力机理、发生机理、运行机理和调节机理四个部分,这四大机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循环体系。高校辅导员通过这一循环体系从最初选择辅导员岗位逐步过渡到接受辅导员职业所带来的职业价值、职业待遇、职业能力和职业地位,最后沉淀固化为自身价值观,对辅导员职业产生持续规范的有效认同。探析其职业认同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了解辅导员职业需求,把握辅导员职业规律,为推动其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内在机理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2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2-0121-05
认同内涵十分丰富,在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诠释。哲学上的认同是指“对‘我是谁问题的基本看法”[1]。心理学上的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范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社会学上的认同是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3]。因此,理解“认同”要结合其具体的限定和内容。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4]。其职业要求规定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5]。结合辅导员的职业限定及内容要求,按照成中英教授关于“整合”的方法论原则,可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涵界定为:哲学中的“身份”、社会学中的“角色”和心理学中的“认同”集合体。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维度:职业身份认同,职业能力认同,职业待遇认同,职业地位认同。其形成机理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精进的动态过程,辅导员自身通过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程序,在满足需求、提升能力、保障待遇和认可地位的过程中逐渐将辅导员职业的职责和要求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通过动力、发生、运行、调节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循环体系。
第一,“满足需要”是职业认同的动力。马克思曾说人的需要具有“天然必然性”[6],需要是人从事一切职业活动的基本动力。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表现出的一种对辅导员职业所能带来的职业价值、职业待遇、职业能力和职业地位的心理满足程度,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工作性质的不确定性以及职业要求的多重性,导致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像专业教师那样潜心科学研究,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也不能像行政管理人员那样专心管理服务,获得领导认可和欣赏。而是陷入了既不能很好挂靠教师队伍也不能顺利归属管理队伍的两难境地,更多地承担起“消防员”、“保姆”的职业角色。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动力是辅导员群体对教师身份和被尊重地位的一种需要,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了,辅导员才能更好地融入该职业,接纳并尊重该职业,形成对职业的持续规范认同。
第二,“提升能力”是职业认同的关键。职业认同的发生往往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是该职业的工作强弱程度。职业主体对该职业认同的发生,首先取决于该职业工作强度能否被职业主体所认同。辅导员工作事情杂、头绪多、涉及面广,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辅导员自身能够通过思想斗争形成对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正确定位。二是该职业与职业主体需要的契合度。职业所带来的职业价值、职业能力、職业待遇和职业地位等能否满足职业主体的需要是职业认同发生的关键。辅导员职业能否满足辅导员身份和地位的需求取决于满足这种利益需求的契合度。其契合度越高、一致性越大,认同程度就越强。三是该职业对职业主体的能力提升度。辅导员如果不能从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就会对其职业产生倦怠感,甚至逃离。同时,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如果得不到评价主体的认可,相应地也不会有好的环境、地位和待遇,无形中也会影响到职业的认同感。
第三,“保障待遇”是职业认同的核心。职业认同的运行主要包括认知、选择、整合和内化等环节。其中,认知是高校辅导员主体对辅导员职业的初步感官、认识和理解的过程。选择是高校辅导员在认知基础上对辅导员职业所能带来的职业价值、职业能力、职业待遇以及职业地位等作出的判断和选择。整合是高校辅导员在经过认知和选择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合并,并与自身已有价值观念进行对接或重构的过程。内化是高校辅导员将加工整合后的认知、观念融入自身情感、心理和态度的过程。四个环节的持续有效运行有赖于良好的职业待遇保障,主要包括精神待遇和物质待遇两方面。如果辅导员认为自身付出与实际收获成正比,其职业认同的运行就会持续。相反,则会打断职业认同的有序运行。因此,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待遇是保障辅导员职业认同有效持续运行的核心。
第四,“认可地位”是职业认同的归宿。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会随着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认同会逐渐削弱。与此同时,随着职业的完善发展,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待遇和职业价值感也会逐渐增强,进而形成对职业认同的调节。在其职业认同形成的动态过程中,辅导员职业的社会地位能否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可、欣赏和鼓励,会以一定的信息方式反馈至辅导员自身,从而决定是强化职业认同还是削弱职业认同。如果被尊重和被重用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则增强其职业认同。反之,则削弱其职业认同。高校辅导员正是通过这一循环体系才从最初选择辅导员岗位逐步过渡到接受辅导员职业所带来的职业价值、职业待遇、职业能力和职业地位,最后沉淀固化为自身价值观,对辅导员职业产生持续规范的有效认同。换言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对它的动力机理、发生机理、运行机理和调节机理上。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动力机理
1.在履职尽责的工作进程中增强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
职业认同是满足人的职业需要、发展人的职业素质的主体性活动。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需要是辅导员对教师、干部双重身份的满足。辅导员选择辅导员岗位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饭碗,有的是因为喜欢学生,有的是为了离家近,也有的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辅导员作为该职业的主体,增强其职业认同必须首先明确其职业身份。教育主管部门将辅导员定位为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的辅导员既不是教师,也不是管理干部,整天深陷于繁琐的日常事务之中。因此,作为职业主体,首先要明确其职业身份。从认知层面看,职业认同是指职业主体对职业系统的作用、目标、要素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是高校辅导员从以往学习或工作经验中对辅导员职业的感性认识,从而做出某种推测或判断的心理过程。在职业生活中,职业主体分别从职业感觉、职业知觉和职业认知来判断和把握职业系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明确自我在职业系统中的岗位角色,从而获得认同职业系统所必需的职业印象和职业知识。职业认同主体的动力总是在原有职业观念的印象中去分析、比较新的职业岗位和角色的要求,并分析决定是否将其纳入职业认知体系。其次,职业认同的动力还来源于职业主体对职业体系、职业要素及其运行过程而产生的一种非理性评价,是职业主体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职业的一种内心体验和情感倾向。它是职业认同过程中的基础来源,是职业认同保持稳固的思想认知和稳定发展的心理原动力。一般来说,在职业认同中,越是具有强烈的职业情感,就越容易达到认同的状态。第三,职业认同是职业主体自觉地按照职业岗位和角色的要求确立自身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职业目标自觉不自觉地去调节、支配自身的职业行为,不断克服各种困扰以实现职业目标的心理过程。职业动力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它对职业认同主体的职业行为起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只有在履行自身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增强其职业身份认同。
2.在有为才有位的职业信条中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认同
职业认同产生的根源是职业主体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和对职业理想的自我追求。高清海曾说,“必须有对于‘我的需求、利益有所意识,才能形成目的性,对于‘我的活动的意义有所意识,才能从事有计划的生产活动”[7]。可见,人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发现自身现有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要求素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至影响到职业主体开展职业活动的效率与质量。那么,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就必然有对职业要求的渴求与期望,就必须通过努力与职业的岗位要求保持一致。首先,职业认同主体在认知和感知职业地位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希望被尊重的需要,并将这种需要与职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这种职业的角色满足这种被尊重的需要时,职业主体就会把扮演好这种职业角色当作自身的职业目标,从而产生由职业需要向职业目标转化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就是职业态度。其次,职业态度是职业主体对职业行为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评价性,即对某种职业生活、职业现象、职业过程积极或不积极的反映倾向,这种反映的倾向性决定了职业主体对职业行为的选择性指向。第三,相对稳定的职业态度最终会形成职业信念,伴随着积极的职业情感投入到职业活动参与,会逐渐影响职业主体对职业价值的判断标准和判断取向。它是职业主体参与职业生活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推动着职业主体为实现职业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因此,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就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努力,坚信“有为才有位”的职业信条,不断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锻炼,履行好辅导员岗位职责,为学生辅其学业、导其思想、圆其梦想,在积极作为中不断提升职业地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发生机理
1.在千头万绪的思想斗争中增强辅导员职业角色认同
职业作为一项可以长期从事的工作,它是职业主体选择、追求或期待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是获取劳动报酬维持正常生活的工具,是一個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职业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是一种职业目标,一种被追求的理想。由于现实生活中职业活动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因此,职业主体在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是一个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现实目标到理想目标相互转换、相互渗透的过程。首先是浅层次的利益层面认同,高校辅导员对利益理解更为直接和深刻,他们经常会考虑从事辅导员职业能否带来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能否享受专职教师的基本待遇,能否实现行政人员的职级晋升等基本现实问题。一旦他们发现辅导员职业能够保证与专职教师的同等待遇,满足其教师情结,另外还具备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职务晋升,能够实现教师干部的双重身份时,他们对辅导员职业利益层面的认同就会上升为理想信念层面的认同。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是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高层次认同,但是,增强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是否真的能够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发展问题和实际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正负认同。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则为正认同;反正,则为负认同。当这些问题的答案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就会进一步加深。因此,高校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是在千头万绪的自身思想冲突中逐渐增强职业角色认同的动态过程。
2.在纷繁复杂的事务处理中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认同
“相较于专业教师,以及高校党政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陪伴学生在校学习生涯时间最长的还是辅导员”,[8]再加之事务杂、压力大、头绪多,进一步削弱了辅导员对从事该职业的认同感。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把辅导员职业打造成为一个终身可以从事的职业。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提出,为高校辅导员在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处理中继续坚定地选择辅导员岗位指明了方向。辅导员群体相对于社会各职业群里来说,事情比较多而杂,经常要加班加点,而且成绩效果还不容易显现,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辅导员的工作感觉烦躁。另外,生长于千禧年的大学生群体天然地对网络有一种亲近感,时常通过网络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如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游戏生命等价值观,工作难度的进一步加大,也影响到了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但与此同时,辅导员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下,其个人职业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逐渐养成了“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思维习惯,既能教书育人还能管理育人,逐渐练就了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职业本领,充满了对辅导员职业的信心,把辅导员职业当作事业来做,而不是当作跳板和饭碗。随着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其认同感和幸福感逐渐增强,最后决定将自身的爱与智慧奉献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运行机理
1.在共鸣与迁移的转变中增强辅导员职业情感认同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运行,本质上是“自然认同”与“理性认同”的有机结合,“自然认同”更多地偏向于“情感”和“惯性”,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原发性因素。而“理性认同”则更多地偏向于“逻辑”与“效率”,是个体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性因素。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中,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如影随形且相互作用,只是不同个体在认知基础、选择内容、整合方式以及内化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职业认同强度有所不同而已。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中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的过程与机理是不能分开的,两者是密切相联和交融互补的。主要包括“共鸣”与“迁移”两种机理:一是情感共鸣。它是职业认同发生的基础,会使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产生愉快或不偷快的情绪。在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发生着情感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辅导员在从事辅导员职业活动中,他们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职业价值、职业待遇、职业能力、职业地位作出判断和选择,与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念进行衔接和融合,从而产生对辅导员职业的情感认同。二是情感“迁移”。它是职业认同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运行经过认知、选择、整合后能否内化为辅导员职业的价值观取决于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在情感上的体验。当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有着良好的情感关系时,辅导员职业所带来的职业价值、职业待遇、职业能力、职业地位就会“迁移”到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观上,使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当然,“迁移”也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当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存在负向的情感关系时,则会使之产生厌倦感和抵触感,从而降低对辅导员职业所带来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因此,在辅导员职业认同运行的过程中,增强辅导员情感的“正向迁移”是促使辅导员职业情感认同的关键所在。
2.在理论与实践的联动中固化辅导员职业规范认同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运行,落脚点是内化环节,辅导员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体验逐渐转化为对辅导员职业的规范认同。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联动的机制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两方面,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通过各类培训或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真正理解和把握辅导员职业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自身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和规范其职业行为,形成规范认同。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职业的生活实践,逐渐深化了对辅导员职业的理性认知,通过正确的选择和整合环节后,对辅导员职业的价值、待遇、能力和地位逐步接受,进而形成并强化为对辅导员职业的价值认同。从本质上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根源于和服务于辅导员职业的实践及其现实。辅导员自身通过策划或参加具有一定职业意义和价值的学生工作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职业教育,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再通过内在的思辨、选择和融合等环节,进而深化为对辅导员职业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辅导员在职业认同的运行过程中,职业理论学习和职业生活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职业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辅导员职业的内在认同。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调节机理
1.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深化辅导员职业持续认同
高校辅导员在对职业认同的内化过程中经历了发生和运行阶段后,已经达到了从内心深处接受辅导员职业的事实。但如何让辅导员进一步深化沉淀职业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点,外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这就需要辅导员自身通过“认同—不认同—再认同”这一循环过程来深化沉淀其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并非是个自然顺畅的流程,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反复变化。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在经历发生、运行阶段后,会表现出一种不稳定的认同状态,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会有循环往复的变化,表现为认同与不认同的状态交替出现,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认同状态。在形成“再认同”的有效状态之前,这其中会有一个辅导员自身自我调节的过程来深化沉淀其职业价值观。随着年龄、知识和阅历的不断增长,其职业价值观会时常变化,大部分辅导员会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自身与职业要求的差距,会主动根据相应的职业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我行为,在循环往复过程中深化对辅导员职业的持续认同。
2.在化理想为现实的实践中增强辅导员职业信念认同
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化理想为现实,逐步树立并形成对辅导员职业的信念认同。信念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因素的调节,一是驱动因素的调节。辅导员自身的动机、兴趣、需要和利益等因素對其职业认同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驱动性,职业实践中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冲突,需要辅导员自身不论是处于内在自愿还是外在压力都要按照职业化的要求标准去调整自身驱动因素,将职业信念与职业标准进行整合、调整和重组。二是情感因素的调节。在职业活动中,个体的情感往往会受到内在需要、职业期望以及评价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状态下的情感会影响职业认同的程度。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要上升为信念认同的层面,就必须通过情感调节来消除消极的、负面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的积极、正向认同。三是意志因素的调节。“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变革事物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一切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是意志行动,都必须受意志过程的支配和调节。”[9]因此,增强辅导员职业的信念认同,还要有意志因素的调节。通过强大的意志力帮助辅导员克服固有的、表象的、浅层次的思维定势,树立终身从事辅导员职业的理想,不断提升其思想境界,真正实现对辅导员职业的信念认同。
结语
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探究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形成的动力、发生、运行和调节内在机理与理路:即动力机理要通过履行岗位职业角色和坚守职业信条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身份认同和地位认同;发生机理要通过思想斗争和日常事务处理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角色认同和能力认同;运行机理要通过转变和联动机制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情感认同和规范认同;调节机理要通过循环往复的过程调整和化理想为现实的具体实践来深化辅导员职业的持续认同和信念认同。这些都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形成的内在机理,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关键重点。通过对其内在机理的阐释和揭示,希望能引起教育部门和辅导员自身对此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为缓解辅导员职业认同危机,激发辅导员工作潜能,突破辅导员职业发展瓶颈提供学理支撑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37.
[2]陈国强等.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68.
[3]彭克宏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842.
[4][5]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10-05].http://www.gov.cn/xinwen/2017-10/05/content_5229685.htm.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52.
[7]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集(第二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45.
[8]温健琳.基于质化内容分析法的师生关系与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2):153.
[9]卢家楣.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3:384.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