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项目驱动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2019-05-23赵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8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

[摘 要]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应利用自身应用型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更高层面上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智力溢出效应,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服务品牌”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本文以YHMC旅游扶贫项目为案例,从项目驱动的角度研究民办高校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项目驱动;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95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8-0-03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势头强劲,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之间特别是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民办高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民办高校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的政策,都要求民办高校顺应转型发展的趋势,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YHMC)旅游扶贫项目为案例,试图从项目驱动的角度研究民办高校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实现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为拓宽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广度提供思路。

2 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2.1 以“服务品牌”为特色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越来越多,有效发挥了吸引社会资金、增加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多样化等作用。四川省自2000年以来,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发展了一大批民办高校(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16年四川省有各类高校109所,民办高校34所,其中独立学院16所,民办高职院校18所。

目前,学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内容涉及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技能、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等众多因素,也从侧面反映出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资源和运作机制,从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与发展情况来看,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策略就是发挥比较优势,凸显价值办出特色。差异化打造特色,容易形成竞争力并被社会认可。民办高校体制灵活,行业性突出,应利用应用型学科优势,通过整合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等竞争要素,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服务品牌”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2.2 项目驱动转型发展

地方高校能否充分发挥好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已成为检验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转型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必须有正确的理念为指导。笔者认为,项目驱动是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里的项目,不同于课题形式的科研项目,而是来自政府、企业的综合性服务外包项目,与政府管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项目运行能够形成实际应用价值。

衡量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民办高校是区域智力高度集中的地方,承接综合性服务外包项目可以从更高层面上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智力溢出效应。教学、科研工作对知识的运用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综合性服务外包项目面临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更多的创造性。同时,项目驱动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目前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承接综合性服务外包项目可以使教师在服务实践中获得科研灵感,用服务实践的大量一手资料数据来丰富理论内涵,提升科研水平。

3 YHMC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路径设计

3.1 “教学服务型”办学定位

学院在2002年建院初期即开始思考设计学院的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但囿于办学条件和规模的限制,办学仅定位于举办一所规模小、质量高、特色明显的饭店管理学院。学院在办学进程中不断调整改革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层次和类型定位、服务区域和服务行业定位、学科专业定位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定位,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行业(即“三服务”)的办学宗旨,重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3.2 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领域与途径

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教学质量上,还体现在是否具有实力较强的科研团队以及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学院结合旅游专业优势开展科研工作,承接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科研项目,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和知名度。学院应与政府、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合作,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3.3 培养“双元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在构建岗位能力导向课程体系、注重实训实习结合的教学方法基础上,重视建设“双元双师”师资队伍。同时,学院通过“外引内育”优化师資队伍梯队,将多渠道引入行业资源与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3.4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民办高校服务社会还表现为社会、行业、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学院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教育包括3个方面:一是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包括创意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和技术服务应用型;二是专业面宽窄结合的专才培养,在保证某专业基本规格基础上,在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三是努力营造特色人才成长的环境,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意型、复合型和技能型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出被社会认可、并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精英的银杏学子。

4 YHMC旅游扶贫项目的运行及成效

4.1 项目总体情况

四川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成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按照四川省《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部署,旅游扶贫已经被列为17个扶贫专项计划之一。

依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决定》等文件相关要求,围绕《四川省旅游扶贫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的部署,省旅发委根据《四川省旅游扶贫领导小组方案》,依托高校建立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其开展片区旅游扶贫调研、规划、培训、指导和评估等工作。2016年5月,YHMC在省旅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承担四川省旅游扶贫办交办的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大片区”中秦巴山片区,地处川、陕、甘、渝、鄂、豫6省(市)交界的山地区域,包括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广元市的昭化区、朝天区、利州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和苍溪县,南充市的嘉陵区、阆中市、高坪区、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和蓬安县,广安市的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和华蓥县,达州市的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万源县、开江县、大竹县和渠县,巴中市的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共34个区(县)。秦巴山片区是我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在进入“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加快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既是实施产业扶贫的必然选择,也是拓展旅游功能,培植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带动秦巴山片区贫困农户和居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

4.2 项目运行情况

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安排,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攻坚和乡村旅游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体系、机制,协调统筹推动旅游扶贫工作,指导推动旅游扶贫重点项目建设,承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定点联系点的对口帮扶工作及其他旅游扶

贫工作。

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秦巴山片区34个区、县发放《扶贫意向调查表》了解各地的旅游扶贫需求,根据各地所提供的资料,将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县对应的扶贫工作小组,实行点到点的扶贫指导。在2016年7月-8月的首次调研指导工作中,中心就完成了7个拟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111个拟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394个拟创建民宿达标户的实地踏勘和现场指导。中心坚持精准要求,将《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工作实施方案》落细、落实,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通过整合中心资源,在旅游商品建设、旅游扶贫宣传营销方面,帮助各地在顶层设计上把握好大方向。

4.3 项目成效

中心在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按照要求按时、按量完成了工作,圆满通过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考核。中心共计辅导7个旅游扶贫示范区、13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692个乡村民宿达标户;辅导10余个景区创建工作,辅导总次数超过20次;指导培育旅游商品品牌10余个。中心收到了来自地市州满意度评价表,其中90%以上的评价为非常满意。中心通过总结各地的旅游扶贫经验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扶贫工作方面理论总结、政策创新提供了依据。

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学院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在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等领域建立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口碑,得到了各区(市)县的高度肯定。学院以项目为契机,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系部教师基于自己的扶贫工作内容和专业方向,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同时以项目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开设相关专题讲座等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学生纷纷选取自己家乡为研究对象,撰写旅游扶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毕业论文,为家乡扶贫工作献计献策,项目驱动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成效显著。

5 结 语

承接综合性服务外包项目,是民办高校充分整合资源、提高整体科研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转型发展的浪潮中,民办高校以项目驱动为突破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政府决策的智库作用,实现“服务品牌”的特色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斌.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2]韩勇,赵萍,张锐.四川省建立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制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8).

[3]邹满丽.刍议地方高校转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

[4]玄黎娜,等.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视角[J].职业时空,2013(1).

[5]冯超颖.青山绿水变脱贫奔康“富矿”[N].四川日报,2017-01-02.

[6]白骅.“旅游+扶贫”融合发展的四川经验[N].中国旅游报,2016-08-24.

[7]李飞.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研究[J].職教论坛,2015(4).

[8]李晓明,麦影.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7).

[9]刘淑艳,关文杰.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

[10]何静,王萌萌.高职院校与区域发展互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6).

[11]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2(36).

[12]沈励铭,朱晓卓.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新时期足球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
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构建研究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