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9-05-23麻艳梅
麻艳梅
[摘 要]地方院校办学模式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存在教育与科技经济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指出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构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旨在为构建我国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持,确保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9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8-0-02
0 引 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趋势下,很多地方高校在我国全面发展高等教育政策的引导下进行重组与升级,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但是,在地方高校不断加快建设步伐的过程中,高校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对地方院校的评估结果看,虽然大部分地方院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在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办学思路也不够清晰。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对确保地方院校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
1.1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
在地方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其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院校开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刻分析两者之间的具体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两者在本质方面存在不同,主要表现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专科教育层次方面存在差异。首先,从质量监控体系来说,两者采用的评估方案有所不同。其次,从学生获得的学位方面看,通常情况下,地方院校會授予学生学士学位,但是职业院校却不会授予学生学位。再次,对于学生所具备的能力要求方面,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拥有相对强的知识转化能力,而职业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即可。最后,从学生职业发展来看,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学生拥有更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就业范围相对狭窄,学生继续学习的潜力相对较低。
1.2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培养类型不同。就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应用知识,所学的理论知识广度以及深度被限制在特定行业中,但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更重视研究一些高深知识。就学生的能力情况而言,前者培养的学生拥有很强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运用与转化知识,而后者培养的学生拥有相对较高的科研素养,更加重视应用新知识。
2 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2.1 办学定位不清晰
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在采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现状,根据行业真实需求准确定位办学目标。这一理念很早就被提出,但就现阶段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地方院校依旧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看作本科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叠加。由于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具体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模式和人才培养及实际需求不相符。
2.2 课程体系不完善,综合素养课程不足
很多地方院校采用的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没有构建动态调整机制。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和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其培养的学生要满足行业需求。基于此,学校设置的课程需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但是,大部分地方院校所开设的综合素养课程非常少,而且课程内容也缺乏创新。
2.3 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
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应拥有相对强的知识转化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地方院校因为实践教学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导致地方院校的优势以及特色逐渐减退。第一,地方院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地方院校经费紧张,对学生实训以及实习教学工作的投入相对少,导致学生不能开展实习以及实训学习,使学生失去了应用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机会。第二,地方院校盲目引进师资。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地方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会引进拥有丰富经验以及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但是,现阶段很多地方高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倾向于引进一些具有较高学术威望的教师,虽然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非常高,但是其实践经验并不一定丰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4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不健全
对于大部分地方院校来说,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不够完善是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第一,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基本上都是由任课教师或者辅导员负责,不重视教学评价工作。第二,没有构建较为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多实践教学在评价过程中依旧采用“考试”的形式,但利用这样的评价方法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 地方高校构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3.1 明确办学定位
地方院校要明确办学定位,为学校开展各种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地方院校在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应当全面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行业特征,再依照实际办学的需求,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分化专业方向,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确保行业特征有所体现,同时构建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变化动态调节制度,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能够给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大批人才,还可以更加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3.2 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
国内地方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多数都比较陈旧,且没有建立动态的调整体系,导致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和现阶段科学技术与行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而言,其主要目标是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内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实现该目标,学校必须保证所设置的课程要随着行业发展实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拥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要重视基础教学工作,還应重视专业能力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3.3 产学研相结合,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在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时,学校应认识到合作研究拥有的基础地位。通过合作研究不仅能加强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在合作以及交流过程中及时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以及行业发展情况,将这些内容均融入课程学习中。此外,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第一,地方院校应确保评价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有高校参与,可以采用“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社会评价机制,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由高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转变以往只看成绩的评价方式,构建以应用能力评价为主,对学生知识、素养以及能力等全方位评价的评价体系。第二,评价方法要逐渐多元化,逐渐加强定性评价所占比例,构建定性和定量合理结构的评价体系。
4 结 语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正在推行大众化高等教育,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正好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地方院校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到科学的发展策略,确保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字学娟,李茂.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园艺专业为例[J].热带农业工程,2017(1).
[2]曹建芳,郝耀军,王鸿斌.地方高校理工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2017(2).
[3]张娟,徐文.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条件[J].人才资源教育开发,2017(16).
[4]罗文广,胡波,曾文波,等.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5]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6]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