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少年壮志
2019-05-23赵学声
赵学声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
那是初冬时节的一个下午。
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正上课,
师生们聊得别提多么热乎。
这一堂上的本是修身课,
他们正在谈论理想和抱负。
讲台上,上课的本是他们学校的魏校长,
讲台下,有一群少年济济一堂坐满了屋。
这些学生年龄都在十二三岁,
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勃精神足。
魏校长说:“同学们,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问,
希望大家踊跃回答说清楚。”
这时候班长站起身来行了个礼,
说:“校长您尽管问,我们一定如实回答不含糊。”
“好!同学请坐!我的问题不复杂,
请大家告诉我因为什么而读书?”
魏校长话音刚落地,
嚯!同学们纷纷地表達思想和感悟。
这个说:“我读书为了明事理,
长大后才能行为做事不糊涂。”
那个说:“我读书为了考功名,
当官比当个平头百姓可要舒服。”
这个说:“我读书是为了吃饭,
有才干谋一个好的差事有收入。”
那个说:“我读书为了挣钱发大财,
有知识做买卖就能够精打细算收入支出都清楚。”
只有一个同学坐在那里没讲话,
他沉思不语表情显得很严肃。
魏校长一看这位同学不说话,
他打了一个手势让大家发言先打住。
“哎,这位同学你因何不讲话,
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这位同学赶忙站起了身,
同学们不由得都把他瞩目。
只见他清秀的面庞大大的眼,
在那眉宇间透露出坚定和英武。
这位同学清晰地朗声回答道: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白)“啊?”
魏校长闻听此言为之一振,
就觉得心里头涌起一股暖流有热度。
“没想到啊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
竟然有如此的胸怀和抱负!”
他睁大了眼睛来追问:
“你再说一遍,你为什么而读书?”
这位同学声音更加铿锵有力,
大声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位同学你说得好,
小小的年纪真让我佩服。
你跟大家讲一讲,
你因何有如此的感悟和抱负?”
这位同学说:“校长,我的名字叫周恩来,
出生在淮安属于江苏。
我离开家乡到沈阳,
是来投奔我的伯父。
刚来到沈阳一下火车,
伯父就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把我来嘱咐。
说那是外国租界地,
千千万万可别涉足。
如果在那里面惹出麻烦来,
有理也没处去申诉。
我问伯父这是为什么?
伯父他一个劲儿地摇头叹气止不住。
他就跟我说了四个字,
(白)‘中华不振!
他的语气中饱含着无可奈何有苦处。
打那以后我很疑惑,
租借地为何这么特殊?
明明是咱中国领土,
为什么外国人可以任意来居住?
里面到底什么样?
中国人怎么还不能随便来出入?
上个星期天风和日丽天气好,
背着大伯我到租界地去看清楚。
进了租界,但只见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
里面的人都是大鼻子、黄头发来白皮肤。
街上倒有中国巡警,
他们拿着警棍耀武扬威派头足。
见了洋人点头哈腰又立正,
见了国人连训带斥乱咋呼。
有个妇女她丈夫被洋人的汽车给轧死,
实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来做主。
哪知道中国巡警不但不把肇事的洋人来惩处,
反倒训斥她,说她丈夫不该挡了洋人的路。
围观的中国人直气得一个一个的紧攥拳,
可是在租界里,只能是不敢言来光敢怒。
通过这次进租界,
对‘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含义我有了领悟。
中国人要想不被帝国主义来欺凌,
必须走中华崛起的复兴路。
同学们读书有了才干,
我们就要做救国救民的顶梁柱。
咱们中华民族要崛起,
中国人决不能再受帝国主义来欺负。
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为振兴中华哪怕是赴汤蹈火不含糊。
这就是今天我的回答,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一番话,
同学们不住地点头都佩服。
魏校长带头来喝彩:
“好一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生少年有壮志,
堪当大任有前途。”
霎时间,教室里掌声四下起,
群情振奋在欢呼。
这就是少年壮志书一段,
周恩来胸怀大志有抱负。
现如今中国进入了新时代,
走上了中华复兴路。
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团结拼搏都把干劲来鼓足。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在追梦路上迈阔步!
点评:
赵学声先生是优秀的曲艺作家,作品颇丰。除了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琴书等山东特色的曲艺形式外,他还用心学习,尝试创作相声、单弦等,这种求索精神是我们广大曲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他的作品在严格遵循曲艺艺术特性的基础上,更有一股干净蓬勃的味道,这大约与他长期奋战在公安战线分不开,《少年壮志》就很好地体现了他这种风格。
该作品是一篇爱国主义题材的山东快书作品,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演唱,极具教育意义。作品依托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展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催人上进的励志故事。在点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主题后,作者再一次把我们带回“中华不振”的年代,描述了租界内洋人的趾高气扬和华人的悲凉处境,用写实的内容进一步夯实了主题,表现出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积极意义是“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哪怕是赴汤蹈火不含糊”。其教育意义极为突出。
白璧微瑕,这个作品还有提升的空间。作品中用“四字咬尾句”偏多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尽量去用“三字咬尾句”比较适合,而且更能朗朗上口,“四字咬尾句”偶尔出现,能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但连续出现,作品稍显松散,青少年儿童表演时可能不易把握。
(点评人: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委会秘书长 阴军)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