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文化产业的实现路径初探
2019-05-23宝木
宝木
文化艺术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精神产品,属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从它们的内涵上来看,承载着社会诉求、教化理想、审美判断等精神内容,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因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从其产生与发生作用的方式来看,文化艺术生产要耗费人类劳动因而具有价值,产品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一般也要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能供人消费因而具有交换价值。文化艺术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所以,文化艺术产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也具有商品属性与商品形式。因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曲艺文化产业发展,也是曲艺工作者应关注的课题。
一
1926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瓦尔特·本雅明在其出版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中最早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同样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两位重要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1947年合著出版了《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由于“工业”和“产业”在英文中都使用同一个词“industry”,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最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的一系列活动来定义文化产业。不同国家、地区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但以“内容”为核心的界定殊途同归。美国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将文化产业称之为版权产业;日本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英国将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电视和广播13类。
我国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认为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共十大类①。据此,我们可以把曲艺文化产业理解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曲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曲艺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
新时代,健全现代曲艺文化产业体系,应加强商业模式、创作模式、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构建开放的曲艺产品生产组织体系,形成网络化、集群化协同分工格局,培育成熟的曲艺产业生态体系。
健全现代曲艺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应加快构建曲艺数字版权交易市场、演出市场和培训市场,发挥各类曲艺联盟作用,强化曲艺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加快形成包容有序的创作、表演、版权交易、票务、推广等市场秩序,形成相声、曲艺小品、快板、苏州评弹、鼓曲、独脚戏、粤曲等优势曲种的样板市场,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保障体制内体制外曲艺工作者的协同发展。
健全曲艺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应发挥曲协改革牵引作用,加强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引导,切实发挥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政策、公约、监管三位一体的融合制度,发挥各地曲协、产行业曲协、各地曲艺小剧场、曲艺高等院校、曲艺之乡(名城)的积极作用,构建边界清楚、分工协作、平衡互动的产业发展结构。
二
发展曲艺文化产业,需立足移动互联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结合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第一,建设有效的制度规范。2015年,中央下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评价文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使得包括曲艺在内的文化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互联网时代,发展曲艺文化产业要建立符合新媒体和曲艺新媒介化生存发展规律的管理、创新、发展机制,为繁荣网络曲艺创造理想的环境,要建立在对曲艺与新技术、新媒体、新业态、新模式融合方向和趋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调研的基础上,建设制度规范,保持曲艺事业和产业的创新活力,使其担当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的方针,制定新媒体时代的曲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设立专门的促进曲艺与新市场要素融合、健康发展的组织结构。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曲艺融合发展的扶持,加大对优质原创内容支持。完善相关文学艺术基金和曲艺研究基金的支持方式,重点扶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曲艺文化产业项目研发,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以正面激励和鼓励创新为出发点,引导更多的曲艺从业者走进新时代、了解新技术、运用新媒体、推动新业态、创新新模式。规范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产业的特性和曲艺艺术的特点,不能以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替代科学的决策,不能违背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二,发挥各类曲艺联盟作用。近年来,曲艺小剧场在全国大中城市遍地开花,日益成为繁荣当地文化演出市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有益补充。据统计,目前全国曲艺小剧场近千家,从业人数近3万。无论是从曲艺创作生產还是市场营销推广,单一的曲艺社团和曲艺小剧场在面对多元的文化竞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有些甚至被市场淘汰。“抱团取暖”成为一种趋势,组建曲艺产业战略群组也就有了它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曲艺产业战略群组可有一个或多个机构组建,如文化公司、行业协会、人民团体,战略组群可以通过联盟的样式来实现。联盟,顾名思义,是为了实现长期的、整体的发展目标,而与其他同行业组织采取的联合开拓市场、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使用商标品牌等一系列利益共享活动。在联盟主导下,制定自律公约,培养专业曲艺作者,提供优秀的曲艺作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保障曲艺版权有序流转和合理使用,创造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推动曲艺产业的发展。当然,联盟经济还包括异业联盟、产业联盟等,这种联盟将进一步激发曲艺的生产创作模式、市场运营模式和受众消费模式的创新发展,催生出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创造曲艺的真正市场盈利点的同时,还将不断引发新的消费服务需求,进而形成巨大的新兴市场。
根据曲艺的产业链条,可分为曲艺的生产创作、曲艺的演出资源、曲艺的市场营销和曲艺的消费观众四个战略群组成联盟。曲艺的生产创作群组可解决曲艺最核心的“文本”问题,通过院校、高级研修班等方式,加大曲艺作者队伍的培养,吸引更多的创作人才成为职业的曲艺作者,随时能提供质优的曲艺文本,避免在快餐式消费和市场丛林法则下,出现大量粗制滥造、内容大同小异甚至低俗、庸俗、媚俗作品。曲艺演出资源群组可解决资源的极大浪费问题,某省专业曲艺院团,每年演员的演出场次不到20场,演员无事可做,这就造成人才流失和艺术水准的下降。通过战略群组,提供详尽的演出市场、演出内容、演员专长的信息,给演员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各地均衡发展。曲艺的市场营销战略群组可解决曲艺一直以来无专业团队从事市场拓展的问题,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曲艺演员就要考虑如何提高艺术修为和演出水平,而市场就应由懂艺术、精营销、会传播的人才去经营。在曲艺演员现在将自己的作品拍成MV上传到网络上就已经被认为实属难得的现状下,市场营销大有可为。曲艺的消费观众战略群组可解决“粉丝经济”的有效实现和最大化,观众是需要培养的,他们在产业链条上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前瞻意愿和行为影响着曲艺作品的市场价格、曲艺作品的内容和曲艺市场的走向。
第三,建立曲艺文化产業投融资机制。市场需要资本要素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更是在资本的助力下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文化产业的轻资产性质以及信用评估机制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大多数文化项目难以得到资本的青睐。曲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虽然,个别小剧场从内容生产、内容创意、版权交易方面已经开始和资本进行合作,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寻求曲艺产业的投融资模式,也应成为曲艺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资本视角来看,曲艺还没有形成具有完全链条的产业概念,这也是曲艺一人一台戏、擅长单兵作战的形式所决定的。从新元资本《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数据库》得知:2017年上半年股权投资涉及规模616.58亿元,同比下滑21.16%;IPO上市企业有所增加,为16家,已上市的文娱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发行信托融资1465.03亿元;新三板方面,2018年前六个月仅有240家文娱企业挂牌,同比减少36.34%,但挂牌新三板的文娱企业发起了849起各类投资。在IP泛娱乐的理念下,股权市场、主板市场、新三板市场是文化产业投资的三大重点渠道。这就决定了曲艺要借力资本市场,必须在公司化运营、股权架构上符合市场规则,满足资本要求,建立共融共生的机制。
曲艺产业的投资机会又在哪里?首先,是曲艺新媒体平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巨大文化产业市场,曲艺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在文娱市场占有重要之地,其线下内容生产和蓬勃发展的小剧场是发展的着力点。互联网新时代发展,带来曲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建设具有IP孵化价值的曲艺新媒体生产传播平台,将改变现有曲艺生态,出现曲艺行业的独角兽。其次,是曲艺产业链支撑体系,包括专业营销、线上线下活动策划、事件策划、第三方评价等。曲艺产业投融资可以采取政府、银行、专业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市场研究机构、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的方式,从市场调研到风险评估、从政府项目和版权备案到运营保险、从创作机制到市场营销,在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结构化的设计,从而由各方各自发挥作用,分散风险并各取收益;第三,面对曲艺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信用级别低等问题,可以建立以项目收益为主题的贷款或信托产品投融资模式,以收入质押方式帮助曲艺团队走出经营困境,实现良性发展。
第四,推动曲艺产业融合和共享。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产业是一个渗透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与其他文娱、艺术、科技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通过突破产业边界、重组产业要素而融合形成的产业新业态,往往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曲艺产业发展,基础在传承,关键在创新。不善于传承,创新就没有根基;不善于创新,曲艺就没有活力。传统文化的根基越深,文化产业发展的底子就越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就越多,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曲艺来讲,首先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的曲艺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认知水平和欣赏品格,要尽可能融入现代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和根脉。曲艺还要与科技实现高度融合,不能因在舞台上使用了些声光电就一概否之。因为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目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途径空前丰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展现出广阔前景。曲艺如果不借助和融入科技的力量,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实现曲艺与科技融合,就是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传统曲艺节目的生产传播和被消费的方式。如音画评弹《徐霞客》就充分利用了光、影、视频等现代舞台手段,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同。各曲艺表演场所充分利用互联网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也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渠道。
共享经济解构和塑造新的组织架构的同时,推动了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曲艺虽然是以方言为语言载体的一门艺术,但随着社会二元结构不断消解,人口不断迁移,互联网的多点传播,它的地域性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吐故纳新,这就为曲艺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可能。共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曲艺信息、演员、场所、编曲、配器、传播等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搭建全国有30余万曲艺工作者的共享平台,不仅有利于拓展产业链条、增加文化产业附加值,更可以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深入挖掘受众需求,提升曲艺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相关链条或产业链的平台经济集群。
第五,大力发展互联网曲艺。随着网络的普及,曲艺也快速进入互联网领域,并以其海量的作品、经济便捷的使用、开放互动的观演交流,在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重塑了曲艺的版图,构建着新的曲艺生态,改变曲艺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但一些宣传错误价值观念的曲艺作品还在网络上传播,恶搞文化、酷文化等各类青年亚文化消解着主流文化的正当性,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及其对社会的道德认知等都带来消极的影响。另外,在商业利益和眼球经济主导的市场中,传统经典曲艺作品在网络空间被边缘化。如何尽快度过互联网曲艺的初级阶段,在不影响其生命力的同时,提供给它更大的生长空间、更优质的土壤、更科学的引导方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互联网曲艺,应加强与商业网站的引领和合作。在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中,以商业网站为代表的市场力量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网络文艺产业的氛围一直比较浮躁,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产品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甚至一些商家利用低俗内容和炒作方式来吸引网民,网络文艺有些细分产业的盈利模式不清晰。对于这种状况,需要健全文化产业链和相关配套体系,鼓励商业网站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借鉴传统文艺单位严格的内部审核等把关人制度,建立网络企业自我把关机制。支持传统文艺单位与网络企业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结盟转型,使商业网站资金、人才与市场优势和传统文艺单位的资源优势、品质追求和社会担当相结合。②
发展互联网曲艺,应打造一支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新技术的队伍。新时代的曲艺工作者要放下身段,具备互联网思维,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了解技术、媒体、业态、模式对曲艺的作用,策划和推出曲艺文艺重点工程和品牌曲艺活动,用优秀曲艺作品深邃的人文美学思想以及精湛的艺术表现来引导提升网络曲艺水平。加大网上曲艺评论队伍建设,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引导曲艺界热点焦点问题的舆论走向,确保主流声音通过主流渠道传递给主流人群,赢得广大曲艺界和曲艺受众的认同,打造良性互动的网络文艺舆论生态。
第六,建设曲艺版权数字平台。据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提供的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曲艺类图书4420册,中国曲艺家協会现存曲艺类图书资料2233册,总共6653册,还有海量的视频音频资料等存量数据资源。随着曲艺事业繁荣发展,大量曲艺增量资源也将为充实曲艺数字资源库提供内容。建设曲艺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对各曲种的图书、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表等数字化,并通过建立元数据、形成知识条目、多重标引、设定编码、分级存储管理、多种复合检索等,形成对资源的最有效管理,以便高效地保存和利用数据资产。通过云存储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曲艺数字容量规模。数据资产是数字化媒体的核心资产,也是曲艺数字媒体平台和数字出版物的基础。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平面媒体等多种平台进行版权发布和出售,实现资源的机构和个人出售。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其实现的路径更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断修正、调适。研究曲艺文化产业的当下实现路径,或偏或窄,或浅或薄,是为抛于方家,引发关注,为繁荣发展曲艺艺术助力。
(本文为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课题《推动曲艺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部分成果,课题编号ZQYJY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