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出版业发展态势研究
2019-05-23周典典
周典典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理念 出版业 融合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7.013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出版行业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承载着巩固舆论阵地、传播中华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必须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坚持以顺应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为指导,用足够的创新动力促使出版业焕发勃勃生机。
自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以来,创新驱动发展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然而目前理论界却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内在构造尚未形成共识。[2]因此,研究出版业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的发展态势,需对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第一,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关键目标。从逻辑上而言,一项理念或是战略提出的背后必然饱含着明确的目标导向,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也不例外,而其目标导向的引领又是各行各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前提和意义所在。探究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目标导向,需与当下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一现实背景相结合。传统的以资本、劳动力和资源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3]已处于瓶颈阶段,所以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便应运而生。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力是人力资本和技术支持,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技术的革新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指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4]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社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改变,商业资本模式也大胆地推陈出新,这一切都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特定于新经济而言的,所谓新经济,一般是指“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必然是为了促进与其相匹配的知识经济发展而提出的。鉴于此,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以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为目标导向的。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是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关键抓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目标导向是其存在和实践的前提和依据,从应然视角探析,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应当能够体现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这一目标导向的内在属性,具体而言是指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國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5]旧的动力机制造就了以传统低端产业为主、依靠较低的人力成本和高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的确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当下旧动能显然已经不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必须以“创新”为主的新动能来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型高端产业成为贯彻落实经济发展动力转变的主战场,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向增量拓展和存量优化上转型。另外,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消费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化、多层次与多样性的消费需求日益凸显。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要求经济发展必须由投资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让社会创新成为新的发展动力,从多方面拓宽经济发展动力支撑结构的渠道。同时,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响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需要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与路径进一步总结与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要求以高效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来形成经济发展动力机制转变的核心驱动力量。
第三,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是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为关键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为关键抓手的先进理念。如果单纯论及理念本身,忽视理念的实践层面则很容易走向“空想主义”的极端,理念便也成了口号。因此,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落脚点和根本在于理念的实践,而促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关键举措在于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现阶段,科技在驱动经济发展的动能中所占有的比重较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导致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科技的进步对于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科技发展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用知识贸易替代原先的产品贸易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科技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也朝着高端化的方向调整。另一方面,科技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装备与设计程序,开发并推广出新的工艺,从而提高资本效率。有鉴于此,促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转为现实的路径选择便是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形成以科学技术为主的“创新动能”,以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出版业的发展态势
首先,建设出版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出版业发展的价值诉求。依上文所述,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在于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毋庸置疑,以此理念为指导的出版业的发展必然也应该以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为其价值追寻,具体表现应为:建设出版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强国的建设是知识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呈现形式,而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出版强国,因为“出版活动和出版产业是教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基础”,[6]在文化强国战略中起着关键作用: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先进文化传播的关键利器,同时也是普及知识、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7]另外还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动、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建设新时代出版强国的过程当中,应充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国际视野,将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化解为有利因素,并且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出版经验,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出版业发展的价值诉求。
其次,转变动力发展机制、实现传统出版业向新型出版业的转化是出版业发展的战略导向。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要求与影响,尤其在创新驱动理念的影响下,社会公众对文化需求的形式和内容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就出版业来看,其发展本质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现代出版业必须要有深层的动力发展机制,使其能够在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宏观方面来看,新型出版业强调“守正出新”。现代社会对于图书的需求与传统社会相比具有许多新特点,尤其对“新内容”“新信息”“新方式”的竞相追逐,导致出版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这时就需要出版商持续关注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结构和新的社会生产方式,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历程,汲取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探索新的发展趋势,用新思路引领出版业的新发展。从微观方面来看,新型出版业要将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新的动力机制。为了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发展趋势、打造新型出版业态,出版业需要将工业设计、创意内容和数字技术产业相结合,形成多维度的信息视角,优化读者的阅读环境和拓宽信息获取的途径。总之,当下出版业的发展正积极地向着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方式靠拢,努力达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由过去平面式的思维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立体式思维发展模式转变。
最后,融合新媒体、实施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是出版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据上文所述,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的出版业以建设出版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为价值追求,以转变动力发展机制、实现传统出版业向新型出版业转化为战略导向。当下传统出版业存在供需不匹配、结构性失调、产品同质化等产业结构性问题以及产业创新不足等问题,亟需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融合新媒体,进行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现产业的升华和转型。这是转变动力发展机制、实现传统出版业向新型出版社转化的落脚点和根本所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此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探讨。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8]具体到出版业而言,则是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结合新媒体为改革的方法,促使出版行业实现供需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产能,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实现按需供给。探讨供给侧离不开对需求侧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传统出版业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并且传统出版业的供需模式发展滞后,供给方难以及时了解到需求方的具体需求,导致的结果便是供求双方的衔接效果差,产品滞后、滞销,产生大量的库存、压仓。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传统出版业可以与新媒体相融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受众的需求倾向进行收集,供给方在对大数据收集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后作出决策,确定提供产品的内容与方向,即所谓的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PUGC),有效提高出版产品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出版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实现出版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出版产品的质量,降低传统出版产业链的高投资成本,改变产品滞销、大量库存的现状,实现出版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出版业的高效发展。
其二,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出版资源。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的出版业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创新”这一主题。“熊彼特将创新视为对现有均衡的打破与扰乱,是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9]具体到出版行业同样如此,在创新驱动理念的指导下,出版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出版资源,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出版行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出版业可“集聚中国出版业的人才、内容、渠道、资金等优质资源,建立中国最大的出版数据云平台”。[10]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出版资源,实际上是出版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主要举措,其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目前市场上出版资源良莠不齐的现状,改变出版业产品供给现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出版业的有效供给,减少出版行业的无效和低端供给,推动出版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化,实现传统出版业向新型出版业的转化。
结语
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作为指引,是出版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由传统向新型转化的关键,亦与建设出版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紧密结合新媒体及相关技术,进行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是促进出版行业产业升级与转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加快与新媒体相融合的新型出版业态势研究兼具理论与现实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本文系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张謇经济法律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CX18_0335)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97页。
[2][9]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第41~49頁。
[3]王玉民、刘海波、靳宗振、梁立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4期,第1~12页。
[4]习近平:《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0页。
[6]于殿利:《文化自信与出版强国》,《出版发行研究》,2018年第1期,第13~21页。
[7]周蔚华:《出版:文化自信的拱心石——一个出版史的视角》,《出版发行研究》,2018年第1期,第5~12页。
[8]陈二厚、齐中熙、韩洁:《中国供给侧改革》,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第62页。
[10]陈波:《“互联网+”时代出版业发展新思路》,《企业经济》,2015年第12期,第103~107页。
责 编∕刁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