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坚守和学脉赓续的结晶
——在“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丛书首发式上的致辞
2019-05-23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项阳同志主编的“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丛书首发式今天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项阳同志邀我一定来参加。作为他曾经的同事,也作为对学术探求有兴趣的同道,我很高兴来表示祝贺。这是一套真正值得重视的音乐文化史丛书,它是项阳同志及其研究团队二十余年研究成果的汇集,是他们坚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努力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讲清楚”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
项阳同志是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音乐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在音乐考古、音乐史、传统音乐研究等领域都卓有建树。如对中国弓弦乐器历史的研究、山西乐户的研究、中国乐籍制度与中国传统音乐关系研究,礼乐制度与礼乐文化研究等。项阳重视出土文物、历史文献与活态遗存之间的关系,遵循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重视田野考察,提出了许多研究理念,如“接通”“以乐观礼”“宏观把握下的微观研究”“制度、乐人、本体相结合”等。这些研究理念、研究范式,是他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记得十五六年前,他正致力于山西乐户的研究,长时间在山西农村考察,给我的印象真可谓是风尘仆仆、满面风霜的样子,可贵的是他乐此不疲,每见面,他讲起田野考察的新发现如数家珍。一个学者对学问发现的欣喜,真可达到忘情的状态。项阳的研究理念与研究范式逐渐被学界认可,并产生普遍影响,这是一个学者具有创新性研究的标志。我想这是项阳同志对他多年从事的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项阳同志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音乐研究所比较长期地主持工作,并长期担任硕、博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生,这套丛书即是项阳和他学生研究成果的汇集。可以说,每本书都有很好的学术品质,体现了每位研究生踏实的治学精神。项阳同志是这套丛书的总主编,也是总设计师,不仅体现了他执念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术精神,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学术期许。全套丛书十三本,五百余万字,是学术的坚守,也是师生情谊的凝聚。
薪火相传,学脉赓续。中国的音乐学术、中国的音乐文化研究就是因为有诸多前辈学者和项阳同志他们这一代学者这样的坚守,有这样的传承,才取得了今天的发展与成就。
近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向西方看齐,不断西方化、世界化的过程,我们总是试图用西方的理念、概念、模式研究中国问题。这一学术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才开始全面反思。但直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才逐渐形成自我主体、多元参照的艺术理论研究体系。中国的历史发展有自己的轨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自己的脉络。我们不能机械地套用西方的理念、概念、模式研究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要深入考察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确立自我主体的坐标并学习汲取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理念,解决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的指导思想,值得我们用心学习领会。
我认为,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一是民族性,二是当代性,要在二者的融合辨析中建设我们独特的艺术理论体系。项阳同志提出的“接通”等诸多研究理念,是他多年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是中国学者中国理念的中国表达。项阳曾撰文《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自觉、自信、自省》《增强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自信心》,探讨中国音乐话语体系,强调用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国本土文化。这套丛书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诸多问题,涉及乐人、乐籍制度、礼乐制度、礼乐、俗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会社等多方面,是项阳倡导用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研究理念,从中国实际、中国经验、中国材料出发,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努力将中国音乐文化“讲清楚”的具体实践与成果。
当然,讲清楚的同时,还有“要有用”的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问要经世致用,都是注重一个“用”字。当然这个“用”不同于生活的实用,它是要通过揭示文化延续传承规律,揭示艺术发展规律,揭示艺术本体创作规律——这就是“讲清楚”,让人们比较清楚地认识这些规律,以指导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艺术事业发展和艺术创作繁荣。毫无疑问,“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丛书”对于“讲清楚”和“要有用”,对于我们构建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用中国音乐话语体系深入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引领的意义。
最后,祝丛书首发式活动圆满成功!
2019年7月25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办系列学术活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建所65周年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建所65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办系列学术活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专门的音乐研究机构,于1949年开始筹备,1954年正式成立。数十年来,音乐研究所的学者们孜孜汲汲,殚精竭虑,为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办“音乐考古学的新材料与新问题暨李纯一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黄翔鹏纪念文集》首发式”“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暨音乐理论图书出版座谈会”“传统音乐研究理念与学科建设暨何芸、简其华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第三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创作理论)学术研讨会”“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等,全面回顾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学术传统,拓展学术视野,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