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自查小组在ICU护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2019-05-23胡玉兰秦玉荣
胡玉兰 秦玉荣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收治的科室,护理质量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护理管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又是管理水平的体现,护理质控是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科自2017年7月以来,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质控计划,成立ICU质控自查小组,制定各组的护理质控检查内容及检查频次,实行全员参与护理质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病区开放床位32张,现有护理人员72名(含3名护士长),其中定科护士50名,轮转、进修护士22名。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9.16±3.45)岁。学历:本科52名,大专20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35名,护士29名。将2017年1月-6月为传统组,2017年7月-12月为质控组,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组 2017年1月-6月为传统组:采用传统三级护理质控模式:护理部-护士长-质控护士。护理部每季度检查一次,护士长随机对护士工作进行抽考,质控护士不定期检查护士的工作质量,指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护士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对患者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1.2.2 质控组 2017年7月-12月为质控组:在传统三级质控模式的基础上,成立质控自查小组,同时在科室内开展三级质控模式:护士长-质控护士-护理组长。
1.2.2.1 成立质控自查小组 根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结合ICU的工作特点及人员实际情况,成立6大质控小组:重病护理组、分级护理组、护理文书组、护理安全组、核心制度组、消毒隔离组。每组设立组长1名,组员2~3名,组长由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员强弱搭配:既有工作能力强的,也有工作能力弱的,由强带弱以促进护士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护士长负责整体协调、监督。由质控护士统一督查。
1.2.2.2 组织全员培训 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对全科定科护士进行ICU护理质控标准培训。有新护士入科时将护理质控标准作为入科宣教内容,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医院制定的护理质控标准及ICU的护理质控细则。同时将护理质控标准及检查细则放在科室的QQ群上和科室的质控墙上,提供多个信息平台,方便大家学习。第二阶段:组织各质控小组成员学习各自分管的护理质控内容及检查细则,要求人人掌握ICU的护理质控标准,在工作中人人以此标准为指南严格要求自己,检查时以此标准为客观评价标准。第三阶段:护士长或质控护士在科室晨会上以提问的形式带领大家学习护理质控标准,进行2次护理质控相关知识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年终优秀小组评比的条件之一。
1.2.2.3 质控方法 由护士长-质控护士-小组组长组成科室质量监控链,护士长负责科室整体协调、监督工作。质控护士负责制订科室质控制度、检查表,检查细则及检查的频次。质控小组每年更换一次检查内容,有利于小组成员掌握质控细则。由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班次及实际工作需要,灵活安排检查时间,每月至少检查5次,每组至少要检查一次,检查时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当事人在班时当面交换意见并由当事人改正;当事人不在班时一般缺陷由小组长代为纠正并告知当事人,同时记录在科室质控本中,质控小组成员在非检查时段发现的问题也统一记录在科室质控本上。要求科室全体护士每周必须查阅科室质控本,对出现与个人相关的问题,当事人写下原因分析、整改措施、预期目标并签名。严重缺陷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当事人及时返回科室解决问题。对多次发生、重复发生的问题在科室晨会及每月护士会上学习,对出现问题较多的护士作为重点督查的对象,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认识。核心制度组每月抽考20%护士的核心技能,最终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质控小组组长每月将本组检查结果统计,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每月月底前交给质控护士。质控护士在每月护士会上反馈,每季度由质控护士组织召开一次质控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再进入下一轮的自查自纠,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持续改进。
1.3 效果评价 ①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每月由质控护士根据ICU护理质量检查表及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表,对各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满分100分),由核心制度组负责每月的核心技能(心肺复苏、人工气道吸痰、呼吸囊的使用、电除颤)考试(满分100分)。②护理问题重复发生情况:每月质控护士根据ICU护理质控检查,统计出各组护理问题重复发生情况,计算出发生率。③满意度调查:每天由一名护士对前一天转出的清醒患者,按照科室自行设计的ICU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大部分满意、基本满意、少部分满意、非常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大部分满意的患者人数)/回访的清醒患者人数。④ 比较传统组和质控组ICU病区的重病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核心制度、消毒隔离、核心技能等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护理问题的重复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两组护理质量(重病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核心制度、消毒隔离、核心技能)评分比较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护理问题重复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质控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重病护理 分级护理 护理文书 护理安全 核心制度 消毒隔离 核心技能传统组 92.2±2.2 90.4±2.1 92.6±3.1 94.6±2.3 93.3±3.3 95.7±2.4 81.8±2.4质控组 98.4±1.7 95.8±1.6 96.6±1.2 98.3±1.5 96.3±1.6 98.9±1.6 97.1±2.1 t 7.7057 6.8467 6.1843 4.6043 4.3648 6.3628 49.923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问题重复发生情况比较 质控组的各项护理问题重复发生例数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问题重复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质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3.1 提高了护理质控意识 ICU是急危重症患者集中诊治的科室,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护理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护理质量控制是把握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护理管理的核心[1]。而护士是护理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在ICU成立质控自查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小组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具体工作能力及各组检查的内容,合理安排组员的检查范围,从而实行人人参与护理质控。组员在负责部分检查的同时,能够达到掌握这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意识。人人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使她们由被动检查变为主动参与,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能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纠正、自我完善[2],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表1可以看出,成立质控自查小组后各组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组员在执行量化质控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3],促进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3.2 增加了护士的风险意识 ICU患者使用的仪器设备多、侵袭性治疗操作多、管道多,护理风险大[4],通过质控自查小组的质控,保障了各项核心制度、操作流程的落实,每月28日之前各小组组长将本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后交给质控护士在科室护士会上反馈,通过每周晨会、每月业务学习和案例分析、质控墙等多种形式进行质控反馈,使护士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护士长、质控护士加强督查,追踪措施落实及效果评价,从而约束了护士的不规范的行为,使护士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增强。表2的结果显示,护理问题的重复发生率明显下降。
3.3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成立质控自查小组,通过护理质控改善了护理流程,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规范质控小组成员的培训,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预判能力,使患者的生命保障得到了增强。使护士与患者之间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衔接[5],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表3显示患者的满意度质控组比传统组明显提高,质控组非常满意患者增加,不满意的患者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ICU护理人员多、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质控环节多,任何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在ICU成立质控自查小组,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对护理质控的参与意识,也加强了临床护士自我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