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农业新业态 海门市“智慧农业”发展研究

2019-05-23范利利

上海农村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海门农产品

■ 范利利

“智慧农业”,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计算机与互联网、物联网、音频、3S、移动技术及农业专家系统,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智慧农业”正积极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华丽转型”,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从“精耕细作”到“智能高效”,农业经营管理从“分散单一”到“规模化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从“风险隐患”到“追溯保障”,农业生产信息从“滞后脱节”到“防患未然”。

一、海门市农业科技创新积极践行发展“智慧农业”

(一)海门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成效

一是物联网技术助农业生产基地成为“智能工厂”。通过利用物联网的智能感知、识别、通信感知、传感等技术,普通的农业生产基地,魔术般变为“智能工厂”,不仅省心省力,还能高效产出。目前江苏省海门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已达44个,占南通市的18%,其中设施农业基地26个,畜禽养殖基地15个,水产养殖基地3个,分布在海门高新区、常乐镇、三厂工业园区等10个区镇。常乐镇庵宝村大地辉旺农业基地,建成运行南通范围最大的农业智能“物联网”平台,由综合控制管理系统、外部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节水喷灌系统、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实现智能化工厂式管理,可以实时查看基地作物成长情况,浇水、日照、施肥等农业作物生产过程一体化管理。精准化种植、智慧化管理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农业基地作物品质安全和种植效益有效提升。据测算,利用物联网技术的蔬菜大棚,每亩种植收入比一般大棚增加1500元以上。高新区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基地,是江苏省农科院驻海门博士服务工作站的驻点单位,充分利用物联网等科技,建有现代科技蔬菜园1000亩,建设了16座新型日光温室、40亩的玻璃智能温室,采取穴盘播种机自动点籽,电热丝育苗,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农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管理技术等,实现基地温室及土壤的温度、湿度智能控制,实现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农药和病虫防治,实现安全可靠的质量保障等。

二是大数据开发助农业信息资源转为“数据中心”。信息社会掌握数据就是掌握财富,“智慧农业”不仅要技术创新,也要管理好农业信息资源。常乐镇利用“互联网+农业信息资源”构建智慧农业“乐农业”模式,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围绕农民、土地、农资、农产品交易等实现土地流转数据库、土壤分析数据库、农资农机数据库、病害虫数据库、农产品交易数据库等。余东镇长圩村成立“益农信息社”,不仅能使村民轻松获得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信息,帮助村民开展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水电费和通信缴费、邮政、信贷、小额提现等,还能提供农资、农产品及各类生活用品的网上交易服务。悦来镇以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打造集高效种植、科技推广、科普展示、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综合示范中心,是农业信息资源集中的信息中心平台。海门还大力构建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相继推出“12316”“海门携农网”“海门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平台,集农业政策、技术等信息于网站平台中心。

三是电子商务助农产品经营销售成为“钱途行业”。农产品滞销难销、收益低一直是让农民头疼难题,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物流、支付技术等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电商领域里的“蓝海市场”。海门农产品电子商务现有发展表现为主推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合作社、农场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为代表,应用农产品网站推广,入驻淘宝、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第三方平台,注册微店铺等形式。全市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拥有自己网站的约16家,开设农产品网店40家,实行微店营销5家,2016年实现网络销售额超过2.3亿元。三厂工业园区旺盛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之外,开设了淘宝店和微店,电子商务销售形势喜人,旗下的“苏洪鲜食”2013年注册微信平台,2014年注册天猫旗舰店,苏洪的线下渠道不断壮大,在南通、海门市区开设了13家高端实体生鲜门店,设立一个占地30亩的智能冷链配送中心。线上领域不断进步,2016年网络销售达1.5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成为不折不扣的“钱途行业”。

四是网上讲堂助农民培育成为“智慧农民”。农民再教育、再学习是一项重要工程,网上学习,网络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助“智慧农业”时代农民成为“智慧农民”。海门市2016年出台《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又快又好建设。目前海门农村家庭电脑普及率和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农村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4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常乐镇利用网络开设网上“E农讲堂”,进行农业技术知识的网上培训教育。农业局为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统筹安排加大培训力度,对农业职业技能、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进行培训,2016年共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6446人,总数可达到34210人,远远超过省下达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3000人的任务。为普及村干部大专学历,组织部在党校举办了三期村干部学历提升班,利用网络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学员覆盖人数达300多人。

二、海门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农业”现存问题

一是缺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指导发展的有利抓手,“智慧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规划指导。海门还没有出台有关“智慧农业”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智慧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有待加强,“智慧农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内容有待增加。

二是缺人员。一方面,在农业科技管理人员上,“智慧农业”科技人员存在缺口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业科技人员中,农学、畜牧类传统农业产业人员比例较高,而农学信息、信息工程等新型领域人员比例较低。另一方面,在农民水平上,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依赖过去的农业生产经验,接受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缓慢。

三是缺资金。目前海门“智慧农业”主要试点推行,示范发展,大范围推广还有难度。原因之一是资金制约,农业科技产品成本较高,涉及现代科技的技术支撑,科研院所指导,IT运营商运行需要经费支持。资金欠缺需要民间资本有意向加入,需要政府大力投入,需要纳入农业补贴,需要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积极参与。海门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参与“智慧农业”的积极性还不够,投入“智慧农业”发展上还比较谨慎,担忧投资成本和不可预知的风险等。

四是缺土地。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智慧农业”发展需要规模化生产,土地成为制约因素。目前农业生产以农户小规模生产为主,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的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规模化生产需要土地。但是农村涉及土地征用、流转等问题非常复杂、繁重,村干部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叫苦不堪。在调研过程,发现征地时按组来征收比较顺利,按亩、按项目来征收比较难。比如海门工业园区流转583亩土地发展农业项目,需要流转13个点,涉及征用补偿的,政策体现的是“谁先征用,谁先受益”原则,农民思想转换跟不上出台的政策,土地是集体所有,农民的诉求集中起来,操作过程困难。

三、利用科技做大做强推进海门“智慧农业”发展对策

(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要加大

“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下,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意义。但考虑到智慧农业前期投入较大,一般农业企业难以承受等因素,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加强政府对“智慧农业”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将“智慧农业”列入“智慧城市”发展重要部分。二是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加大示范点的优秀样本学习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建设,跟踪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的实施效果,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保障工作。

(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要加快

虽然海门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已达80%以上,但海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还需加快,积极推进光纤进村,建立村村信息数据中心等一系列实施工程。通过不同渠道,建立通畅的信息获取途径,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邀请专家开展“智慧农业”技术攻关研究,投入基层软件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开发应用,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智慧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队伍建设要加强

“智慧农业”要充分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奖励,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更多青年科技知识分子投身于农业发展。建立“智慧农业”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农业技术管理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等学习培训,或邀请“智慧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来海门集中授课。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包括基本生产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经营理念等多方面的培训,进而使农民真正成为“智慧农业”应用者、受益者。

(四)构建多元化发展策略支撑“智慧农业”发展

“智慧农业”涉及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如生产、管理、销售、检测等,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会面临技术挑战,如网络、平台以及后端等各个环节,覆盖技术、产品以及平台等多方面。政府部门统筹指导形成相关的发展战略模式。同时海门“智慧农业”的推进,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等农业主体在技术、经验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拉动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大户等加入“智慧农业”的行列。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海门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No Pain,No Gain
台上三分钟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海门赞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