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功率激电法在青海门源地区某矿产调查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2019-05-23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祁连火山岩极化

陈 敏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 惠州 516001)

激发极化法在金属固体矿产的勘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次在青海门源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开展大功率激电中梯工作,以圈定异常,浓缩和界定下步工作靶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1]。

1 地质概况

本区区域上处于北祁连缝合带中的早奥陶世火山弧中。

1.1 地层

该检查区内地层主要为早奥陶世阴沟组和第四纪地层。

早奥陶世阴沟组:工区出露早奥陶世阴沟组第一段(O1y1)、第二段(O1y2)。

阴沟组第一段(O1y1):分布于工作区南部,主要岩性为凝灰质砂岩、凝灰岩、杂色砂岩夹少量板岩。与上部早奥陶世阴沟组第二段(O1y2)呈断层接触关系[2]。

阴沟组第二段(O1y2):分布于工作区中北部,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玄武安山岩、蚀变火山角砾岩、细碧岩夹少量灰岩、砂板岩等。

第四纪地层(Q):主要为第四纪残坡积物、河流冲洪积物。

1.2 侵入岩

检查区内没有岩浆岩体出露,仅有一条花岗岩脉沿断层侵入,长约200m,宽约30m,分布于检查区中部。

石英脉分布于检查区西部,主要呈细脉状、网脉状侵入于早奥陶世阴沟组地层小裂隙中[3]。

1.3 变质作用

本区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作用为主,其中接触变质作用是区内矿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1.4 构造

区内共发育2条北西向逆断层(F12、F13)、1条北北东向性质不明断层(F12-1)和1条近东西向断层破碎带(Fp)。

F12断层,其上下盘地层为早奥陶世阴沟组地层,断层面岩石破碎,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

F13断层,为早奥陶世阴沟组地层碎屑岩段与火山岩段界线,岩石较为破碎。

Fp断层破碎带,发育于阴沟组第一段凝灰质砂岩中,由数条规模不等小断层组成,可见长度约300m,宽约120m~150m,产状为30°~70°∠60°~80°。推测为区域性断裂的次级构造。

2 地球物理特征

2.1 航磁异常特征

在祁连山脉一带的航磁异常分为北-中-南三带,与本次工作有关的航磁异常带为北带,

本测区位于祁连与门源之间,测区内磁异常多呈椭圆形,推测可能由基性火山岩和部分中酸性岩体引起。

2.2 1∶5万地面磁异常特征

从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测定统计的结果看:北祁连成矿带磁异常显示总体呈北西走向,异常的走势与地质构造走向是一致的,总体反映了北祁连成矿带内的磁异常基本分布特征,磁异常总体系基性—超基性岩体、基性火山岩和部分中酸性岩体引起。

地球物理场与矿产的关系:对北祁连成矿带的矿床进行统计显示重磁异常带内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重磁异常能较好的反映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范围,以及断裂构造的分布和产状,因此形成内生金属矿产沿重力梯级带和线性磁异常带分布,尤其反映两组断裂交汇的部位更有利成矿;区内重磁反映NNW向断裂与区域NWW向断裂交汇部位,具拉张性质,易于导岩导矿和矿液活化转移再聚集,而内生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岩浆构造活动带。区内矿产多以金、铜、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为主。

3 物探异常特征及解释

本次激电中梯极距参数:AB=1500m,MN=40m,点距40m。

根据视极化率及视电阻率特征,对低阻高极化异常进行异常圈定,本次工作圈出极化地质体3处,其编号为glg-1、glg-2、glg-3(见图1)。异常总体走向为北西西向。

glg-1异常沿走向长度大于600m,视电阻率较低,呈相对低阻高极化特征,与地面发现褐铁矿化带异常位置及走向基本吻合,推断异常由褐铁矿位置下部未氧化的黄铁矿引起。

glg-2异常沿走向长度大于800m。视电阻率较低,呈相对低阻高极化特征,极化地质体与断裂破碎带位置相吻合。

glg-3异常沿走向长度大于800m,走向大致与glg-2平行。视电阻率较低,呈相对低阻高极化特征,极化地质体与断裂破碎带位置相吻合。

地质人员在6号线与7号线之间异常位置发现有金矿化点,金品位为0.52g/t,可见引起异常的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在本区开展矿产检查工作,发现2处矿化线索,分别编号为V1、V2。

图1 激电中梯推断成果图

3.1 V1矿化线索

位于阴沟组(O1y)火山岩地层断层破碎带内,宽约2m,长约150m,垂直断层破碎带不连续捡块取样分析,含Au 0.52g/t。蚀变现象有褐铁矿化、硅化、高岭土化等。反映了火山岩地层中断层破碎带内有找Au的潜力。

3.2 V2矿化线索

位于阴沟组(O1y)火山岩地层中,该处石英脉呈网脉状发育,脉宽2mm~10mm,每平方米可达十余条,北西向展布。石英脉带宽约5m,地表可见长度约80m,推测为后期热液所致。通过1:1万土壤测量工作,在该处发现Au异常最高可达66.6×10-9。

4 结语

大功率激发极化法物探工作的成功使用,为该区后续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个实例表明,在多金属矿产勘查中,采用激电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的不断提高,地表易识别矿越来越少,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找隐伏矿。

故此,充分发挥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寻找金属矿中,激电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祁连火山岩极化
壮美祁连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火山岩地层厘定及其意义
达巴松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技术研究
接财接福
摄影《祁连秋色》
月映祁连玉,酒泛夜光杯——酒泉夜光杯雕技艺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