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籍人口的社会管理与服务

2019-05-22毕灵斐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

摘要:在对外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外籍人口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社会管理体制为核心,梳理国内外关于外籍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文献,为深入调研义乌市的实际情况提供经验借鉴。并结合调研实际,梳理义乌市外籍人口管理的典型性和特色之处。

关键词:外籍人口;社会管理;文献梳理

一、研究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40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加深,国际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来华外籍人士数量也出现急剧增长势头。这一群体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此情境下,要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保证外籍人口在华的基本权益与生活,就势必离不开社会管理的话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体系”,重视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管理方法,强调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外籍人口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从而逐步成为近年来各界热切关注的话题之一。

义乌市是我国外籍人口聚集的典型,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常驻外商居留义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外籍人口在义乌的适应度、满意度和幸福感未必呈现良性趋势。大量外籍人口聚集,使社会管理的压力增大。故本文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等理念的指导,积极调研义乌市外籍人口的管理需求,不断完善涉外行政手段,推进政策落实,总结特色管理办法,致力于将义乌市外籍人口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外籍人口的研究主要从社会融合和管理服务切入。梁波等(2010)对西方社会融合理论进行了汇总后分为三类:以Gordon为代表的结构性和文化性“二维”模型;以杨格一塔斯(J.Junger-Tas)等人为代表的结构融合、社会文化融入和政治合法性融入“三维”模型;以恩泽格尔(H.Entzinger)等人为代表的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主体社会接纳等“四维度”模型。李庆(2013)社会融合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认为应从经济融入、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五个维度对我国促进外籍移民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并且应从信息化管理和建立外籍人员服务机构两方面提高管理和服务外籍人口的能力。朱蓓倩(2016)在研究上海市外籍人口的过程中认为应增添心理维度,可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中因子分析建立外籍人口城市融入评价指标体系。

王晓虎(2011)提出要建设国际化社区,尽快推动国际社区人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加强社区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不断加强文化建设、鼓励国际社区与一般社区的融合;刘玉蓉(2016)认为必须树立链条式管理思维,将外籍人口聚居区风险治理视作一个完整链条,构建从入境到社区再到出境,各环节衔接顺畅、紧密配合的风险治理框架。

从基本的文献梳理来看,目前对外籍人口来华的背景原因和普遍现象、普遍化和系统化的管理与服务方式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从微观角度区别特征、如何从特殊情况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管理与服务模式还相对匮乏。因而本调研从浙江义乌这一典型的外籍人口聚集地区切入,总结其普遍与特殊并存的管理服务方式,进而在全国推广,这一流程巨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结果

经过文献梳理及实地调研,将义乌对外籍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与我国其他地区进行了比对、分析,梳理出义乌市的独特之处。

1.把控根源,重视外籍人口出入境管理工作

义乌市火车站、机场、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要点,均设立不同语言的文字警示牌,提醒外籍人士出站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在交通枢纽内及各个出入口,也有民警、保安按时值班、巡逻。交通枢纽外还设有小型外籍人口出入境服务站。在“三非”问题前,义乌市选择从根源入手,严格遵守外籍人口“依法入境”的基准线,直接减少乃至阻止非法人员入境,同时辅以随机抽查、专职队伍检查、市民监督等方式,落实外籍人口出入境要求。

2.独特企业,减少外籍人士的入市困难

大量的外籍人口也催生了义乌市独特的企业。该类企业为外籍人士提供“包办式”服务,通过购买直接帮助外籍人口准备材料,随同外籍人士办理手续。依托这类企业,外籍人口能够提高办理手续的效率及准确性。这类企业还承办官方主办的各类涉外会议与活动,从宣传层面引导外籍人口准确办理手续。

3.依法重教,积极进行涉外法制宣传

外侨办、国际商贸城、商品城、义乌港等地均设立了涉外法治教育宣传栏,时刻警醒外籍人士尊重、遵守中国的涉外条款。尤其必须遵守“入境登记”“正规就业”“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的基本要求。除此以外,义乌市十分重视外资企业的依规投资,合法经营,强调外资依法注册的流程规范性及后期企业、员工缴税的必然性,并提高违法的惩戒水平,对违法犯罪坚持“零容忍”的处理方式。

结语

本文在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义乌市外籍人口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基本阐述,梳理了义乌对外籍人口管理的基本模式与核心内容,顺应了义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在收集官方信息的同时深入基层,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展现特色之时着眼于不足之处。在义乌,涉外条例严格实行,涉外管理细致把控,外籍人口需求落实到位,义乌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中小型的国际化流通地。但对于外籍人群的信息交换、社会保障、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义乌市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李庆.城市外籍人口管理研究[J].城市观察,2013(03):138-147+177.

[2]朱蓓倩.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刘玉蓉.外籍人口聚居区风险治理的框架构建[J].廣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03):24-30.

[4]卢韦,姜岩,张金慧.加强国际化社区服务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3(01):220-222.

[5]赵书.浅谈国际化背景下成都市外籍人口的依法管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05):65-69.

作者简介:

毕灵斐(1999- ),女,汉族,山东省诸城市人,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
社会管理要善于回应个人利益诉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公安管理科学体系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马克思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启示
城市为老服务事业发展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