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及路径探析
2019-05-22许会平
摘 要:资金运维的安全性、稳定性是决定企业单位盈亏的重要因素,那么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且稳定,就需要财务会计来对资金运维进行管理,但结合实际表现可见,在部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资金运维依旧存在安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改善。本文将先分析现代企业财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再围绕各类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企业财会管理;风险管理问题;优化路径
一、引言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需要资金持续支撑,那么在持续过程当中,如果资金的安全稳定性下滑,就很容易导致资金链出现断裂,相应经营活动、企业盈利被迫停止,同时在客户群体上,如果经营活动突然停止,势必引起市场负面反应,这对于企业“存亡”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此类现象,企业财会管理在其中的能效发挥十分重要,然而现代财会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使得部分风险问题依旧存在,因此优化现代财会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的需求。
二、财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1.人为因素
企业财会管理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依赖度很高,所以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将会影响到资金管理的质量。那么结合相关理论了解到,人必然存在误差性与不稳定性,所以在工作当中难免会出现工作失误,同时工作内容越复杂,误差性与不稳定性的影响频率就越高,而企业资金管理就是典型的复杂度高、工作时间长、流程繁琐的工作之一,所以误差性与不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此前提下,当财务工作人员出现了工作失误之后,很容易引起两种资金问题,即资金量过大、资金量过小,其中资金量过大问题,会导致资金浪费,同时加重企业运维负担;资金量过小会导致经营活动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撑,在资源上存在不足,这两种问题都会间接导致企业盈收下降,且会造成市场负面反应。
2.不法行为
大部分情况下企业用于经营的资金量是庞大的,而将这些资金全部交于财务会计人员,这一行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在实际角度上,财务会计人员在收到巨大款项之后,其容易产生不法念头,出现私自挪用公款,且在挪用公文上造假的行为,此行为首先严重侵犯了企业单位的权益,其次还触及到了法律的权威,所以属于一种情节严重的风险影响。究其原因,存在不法念头的财务会计人员之所以可以实现此类想法,是因為企业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对其进行约束,同时财务会计人员对于自身职业操守的信念也不够坚定,所以在极大资金的“诱惑”之下,其有机会通过一些违法操作来掩盖自身行为,以达成挪用公款的目的。
3.财务专业技能问题
财会管理岗位是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岗位,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必须达标,否则将引起资金安全稳定性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层面上,因为企业单位对于财会管理的认知不够全面,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为简单,不需要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此时在专业水平不足的前提下,财务会计人员无法全面处理实际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具体表现上来看,因为企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要求不高,所以出于成本考虑,不会录用专业人才,而是从其他岗位当中挑选信任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管理,此类管理人员必然在专业水平上存在缺陷。
4.与政策方针脱节
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当中,为了优化社会经济结构与资源配置,国家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该政策可以使经济结构与资源配置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那么为了顺应政策号召,企业单位作为社会经济产出的重要来源,其应当围绕政策做出改变。但实际角度上,现代依旧存在部分对政策不重视、而继续沿用传统制度的企业单位,由此此类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与政策方针脱节,相应介于市场大环境的改革,继续使用传统制度,容易出现资金浪费、成本增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纳税等应尽义务条件下,会导致企业承受风险,影响到企业生存,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改善。
三、财会管理风险管理问题优化路径
1.人为因素优化
针对人为因素的影响,企业单位应当先充分了解财务会计人员误差性、不稳定性的影响与特征,相应设立优化方向,即误差性、不稳定性的影响在现代技术背景下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在优化方向上应当尽可能降低此类影响出现的概率,之后围绕优化方向,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单位应当设立财会管理质量控制制度来进行优化,即在经营活动当中,首先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将每一次资金运动的数据、理由上报给相关领导,其次在领导层面上,需要将上报内容保存,同时对每一次上报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其中是否存在改进点,如果存在则提出相关要求,但如何实现要求则应当交由财务会计人员自行决定,最终当经营过程完成,需要将所有上报内容整合,形成财务报表,相应针对报表进行审核,避免出现“假账”等不法行为。综上,在优化路径条件下,可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激发其自检行为,相应降低误差性、不稳定性影响出现的概率,同时借助领导检查、报表审核举措,可以使资金运维始终保持正确性,有利于资金安全与稳定。
2.不法行为治理
挪用公款且进行挪用公文造假等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同时会对企业单位的资金造成直接性的伤害,所以现代企业管理层,需要对财会管理中的不法行为表现保持重视,建立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措施,利用法律权威性来避免不法行为的发生。具体来说,首先应当强调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即有必要定期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调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此举主要用于降低财务工作人员产生不法念头的概率,其次在内控制度当中,需要结合法律规定,设立不法行为权责规定,如果某财务工作人员出现了此类行为,则依照规定借助法律手段来进行处理,此举主要通过法律权威性来约束财务工作人员的思想与行为,有利于财会管理的规范性与资金运维的安全稳定性。
3.财务专业技能优化
关于财务专业技能的优化路径,本文主要提出两项举措:其一,在财务管理人员的招收环节当中,首先任何应聘人员都必须具备专业资格证书,如果不具备证书,无论其工作水平或专业技能如何良好,都不应当录用,此举主要落实了“持证上岗”的原则,对于财会管理的专业水平有保障作用,相应介于财会管理与资金运维的关系,可提高其安全稳定性,其次应当对应聘人员以往的工作表现进行审核,如果存在不良事迹,则需要酌情考虑是否录用;其二,为了保障财会管理的专业水平,企业单位不应当采用其他岗位的人员来负责相应工作,同时要认识到财会管理的正确职能,由此才能落实上述举措。
4.强调政策方针
供给侧结构改革等相关政策对于企业经济运维无疑具有正面影响,所以在此类政策的发展下,现代社会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那么为了使企业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确保资金运维的安全稳定,在财会管理当中应当强调政策方针。具体举措上,首先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进行了解,以得知该政策的主要内容,例如如何使经济转化资源保持最佳等,其次结合实际条件,建设相应的工作规章即可。
四、结语
综上,本文对企业财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在当前财会管理当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资金运维的安全性、稳定性都具有负面影响,易引起资金风险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改善;针对分析得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路径,通过路径不但可以提高资金运维的安全性、稳定性,还有利于财会管理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悦.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X):125.
[2]梅莉.企业会计管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165.
[3]张贵元.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J].财会学习,2017(13):111.
[4]毛金妹.基于内控视角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商业会计.2017(18):89-90.
[5]沈漪.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6):80-81.
[6]谢奇宏.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9):71-72.
作者简介:许会平(1978- ),女,河南省灵宝市人,学历:本科,河南广播电视台财务部在职人员,研究方向: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