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课程设计

2019-05-22焦丹琳

商场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

摘 要: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而成现代学徒制的新型职业技能培养制度。本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视角,从高职《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的课程设计入手,从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对本课程做出整体设计,对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建设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

学徒制是职业技能培养的一种基本制度。拜师学艺,艺精出师,古今中外自古既有。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而成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学校企业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现代学徒制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1993年英国正式提出现代学徒制的概念。近年由于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逐渐被广泛接受,在发达国家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如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标志我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正式实施。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推进,要求“政行企校”四方融通,根据“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双层级人才培养特点,基于协作系统理论,清晰化“校-企-其他组织(政府、教育部门、行业)”利益体在三维度体系内的职权与责任,构建教产协同对接的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企业视角下的职业课程体系构建是试点成功推进的关键,围绕理实一体、做学结合对实务类课程做整体设计乃是关键中的关键。

秉承“招生、培养、实训、顶岗、考评、就业等全方位的联合与贯通”理念,高职《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课程整体设计从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做起。

一、从学情、岗位、定位到目标的思路设计

1.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文科生较多,连锁专业女生数量较男生多。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较理论学习而言更爱动手操作。学习过程情绪化特征较为明显,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内容学习效率低下,之前接触到的专业知识有限。课程设计必须基于实际的学情展开。

2.岗位分析

《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是偏基础理论学习和基础岗位技能实践的课程,课程培养对应合作企业前台服务类岗位群,如店铺导购、理货员、收银员、店长助理,后台作业类岗位群,如仓储配送员、采购作业员,总部管理助理类岗位群,如信息助理、人资助理、财务助理、营销助理、开发助理。三类岗位群的逻辑关系见图:

课程设计必须先对三类岗位群的工作情境进行分析,对工作技能进行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提炼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

3.定位分析

《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连锁企业市场开发运作》和《连锁总部综合管理》是高职连锁专业的五大主干课程。《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定位于五大课程的应知应会基础,开设于大一上学期,既与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平行课程一起夯实相对宽泛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为后续主干课程和关联课程有机构建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序列展开奠下基石,其他专业课程是该课程在具体领域的加深和拓展。思路上明确了基础和基石的课程定位,对教学内容把控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就具有指导意义。

4.目标设计

从学情分析入手,先对工作岗位内容和需求做分析,再对课程定位做分析,接下来确定培养目标。为实现培养符合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实现校企之间人力资源无缝对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课程设计四个应知、六个应会的整体目标,即连锁业态应知、开发运作应知、门店管理应知、总部管理应知,连锁经营调研分析应会、商圈调查应会、商品管理作业应会、配送作业应会、门店服务应会、总部基础作业应会。分解后提炼出七个能力目标,涵盖了业态商圈调研、前台服务、后台作业和职能部门基础工作的四个方面。

顺应这样的设计思路,下一步的过程设计是课程整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从教学内容、能力训练、项目情境到课程进程的过程设计

1.教学项目内容

按照项目教学理念,经反复斟酌把教学内容提炼为七个项目,能力训练项目与之匹配也是七个。七个教学项目分别是认知连锁经营与管理、认知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认知连锁商品管理与采购管理、认知连锁物流配送管理、认知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认知连锁总部运营管理、认知连锁门店管理。

培养方法上,采取双导师课堂内外教学和学生学徒穿梭各实训基地调研作业相结合;方式上,以导师为引领、学徒为主体、技能训练为主线展开。运用项目演示、分组讲练、工作过程六步法等教学手段,遵循阶梯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认知行规律,完成以上七块教学内容。

2.能力训练项目

匹配教学内容的七个能力训练项目,分别是训练对合作企业的连锁化经营调研,训练对合作企业门店商圈和布局调查,训练对合作企业商品部采购部的日常作业,训练对合作企业配送中心的日常作业,训练对合作企业的POS系统和MIS系统的操作,训练对合作企业总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调研,训练对合作企业门店的日常管理。

实施能力训练项目的方法第一是小组工作过程六步法,师生共同提供资讯,在导师引导下学生小组做出任务决策,编制工作计划,基地实施计划,工作过程中的检查与调整,最后是成果汇报与评估。第二是师带徒的演示教学法,师傅示范、指点、帮教、评价,学徒观摩、操作、整改、总结,同样遵循阶梯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认知行规律來完成。

3.项目情境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理念,首先对合作企业工作情境作出分析,然后提炼学习情境。通过对企业总部各职能部门、门店和配送中心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技能分析,找到七类工作情境对应七类理实一体化学习情境。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培训部、开发部日常工作对应调研分析类学习情境,商品部、采购部的日常工作对应商品管理类学习情境,物流部或配送中心仓库日常工作对应物流配送管理类学习情境,信息中心和技术部日常工作对应信息系统管理类学习情境,运营部和各门店日常工作内容对应门店运营管理类学习情境。

把工作情境、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和能力训练项目)对应整理得下表1:

4.课程进程

接下来就以学习情境为纲,纲举目张编制课程进程。课程总计60课时,从认知、情感到态度由浅入深安排三轮调研实践,分别是业态调研、商圈调查和总部职能部门调研共26课时,小组协同展开,中期前开展两轮,中期后开展一轮。同时做中学、学中做、做学融通安排四轮学徒实践,分别是商品管理采购作业、配送作业、系统操作和门店销售服务共34课时,学徒个体完成,中期前后分别安排两轮。兼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主线。

课程进程设计详见下表2:

三、从效果、评估到思考的评价设计

1.教学效果

依托深度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实施,学生愿学、愿做、愿想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运用小组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工作过程六步法,学生团队意识、意志品质、成就感和满足感都得到增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职业素养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落到了实处。据麦可思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对连锁毕业生回访记录表明,《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被学生认定为“从事连锁经营管理各岗位工作最有用的课程之一”。

2.教学评估

按照过程设计方案实施后,对学生学徒的学做情况要做科学严谨的评估考核,评估设计要精心。传统的课程学情评价主要依靠笔试(开卷或者闭卷形式)考核,对学生的项目实操和岗位实操技能评判缺乏设计。为更好地保证现代学徒人才培养质量,本课程采用百分制下不同权重划分考核部分,学习小组调研分析部分占比20%,学徒实践部分占比40%,理实一体化综合卷考占比40%。小组项目和技能实训须精心设计考核标准和达标层级(优秀级、良好级、合格级、不合格级),调研项目完成情况从过程到结果三个方面来设计考核标准,一是调研计划的编排,二是调研过程的记录分析,三是调研报告和成果的形成及汇报。学徒实践情况从师傅示范、指点、帮教,到学徒操作、整改、再操作,最后熟练完成的历经轮数来设计考核标准。评价对象是实践过程和任务成果,评价过程设计为首先学徒自评和互评,然后师傅点评,最后专家总评,评估顺序是先计等级再折算为百分制的分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创新教学评估设计,实施关键是宣传到位,作好记录,善于总结,促进内省。

教学评估设计方案归纳为表3。

3.教学思考

现代学徒制研究视角下的高职《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课程设计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基地积极展开实践学习活动,做中学、学中做、工学交替、讨论交流,课堂从内延伸到外,教学效果自然达到更优。使用项目化设计和工作任务六步法,做到“项目引领、任务分解、学生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通过“师傅演示、学徒跟进、技能过手、强化入脑”的螺旋上升,真正做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师傅为教与学服务。值得反思和努力的是,教学项目和能训项目的充分融合、项目单元的设计还需要精耕细作,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还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使用还不够。在推广企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大背景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课程设计更需推进信息化教學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四、小结

在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纷纷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大背景下,依托合作企业立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创新《连锁经营基础与实务》课程设计,对专业新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把设计方案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并不断改进、细化和深化,对密切校企合作、培养优秀的新型学徒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晶.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20-24.

[2]张波.三维度双层级教产协同对接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以连锁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4):7-11.

[3]潘策.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5,(21):205-207.

[4]阚雅玲,丁雯.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以百果园学院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24):60-67.

[5]田茂松,李丽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设计探讨[J].现代商贸业,2017,(31):171-175.

[6]曹旭光,耿君宜,张宗英.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与供应链,201(10):173-174,178.

[7]陈璐.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4(29):13-15.

作者简介:焦丹琳,(1969- )女,汉族,经济学硕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