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的变革研究

2019-05-22周昱彤

商场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统计工作变革大数据

周昱彤

摘 要:大数据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变革,对社会发展诸多领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现阶段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变革、创新策略,将统计工作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大数据应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求对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效率所有启发。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工作;变革

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统计指标、统计制度等进行了完善的构建。而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后,需要进一步变革企业统计工作,深入收集、分析海量的生产、营销、采购、财务等一系列数据,进而帮助企业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一、数据时代企业统计变革的必要性

企业统计是企业的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统计也面临着新的变革。麦肯锡公司认为数据已成为当代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渗透到每一个职能当中,对于大数据进行挖掘预示着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大数据时代能运用企业数据统计出新的需求,扩大统计的职能。

大数据指的是容量超过常规数据库的软件所能捕捉分析的数据,它产生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在发达国家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已经镶嵌到社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成为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引起企业统计工作的变革,统计工作是企业数据成长的温床,也是企业价值体现的地方。只有加强统计工作,才能让数据挖掘工作不断向前。企业要对生产、营销、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深度的挖掘,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企业管理思维也在不断变化,要探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不再是描述企业事情发生的原因,而转向对管理行为结果的预测。

二、现阶段企业应对大数据时代统计的不足

大数据时代下,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改变传统小数据下的抽样统计模式。但是调查发现,我国很多企业在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大数据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制约到大数据统计的顺利实施。

1.数据存储量较小

我国部分企业没有充分重视数据统计工作,不具备较强的数据存储观念。再加上过去数据存储技术不够先进,且需要较高的数据存储成本等,影响到企业数据的采集和存储,与大数据标准存在着一定差距。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大部分企业开始充分重视数据存储,投入了一定的资源和成本,但是还需要深入革新数据处理方法。

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共享,我国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都是独立存在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在企业中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数据也是相互独立的,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实现高度的数据共享,因此对于大数据的建设也是较为困难的。

2.数据结构多样化不足

研究发现,大数据结构的特征类型多样,结构化数據、非结构化数据等都是大数据的结构类型。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是对简单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缺乏其他类型的数据。从数据产生角度来讲,企业主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营销、采购、财务等方面的数据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忽略,这样就会对数据价值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3.数据存储分散性较强

只有对数据进行共享,方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将信息系统构建了起来,但是无法共享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甚至部分企业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中,也无法共享数据,数据存储的分散性较强。此外,在构建信息系统时,采用差异化的架构和数据库等内容,增加了数据传输的难度,无法有效共享数据。

4.统计指标需要及时革新

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统计工作主要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析。而传统的统计指标则主要是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这样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需要及时优化统计指标,以便将企业的动态特征、静态特征充分反映出来。

统计指标陈旧是大数据统计变革的一大难题。大数据分析,分析的是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因果关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统计指标已不再适用新的环境,需要通过大规模的修正才能适应新的时代。大数据环境下统计指标要反映企业的静态特征,更要反映企业的动态特征,不仅要反映企业的历史,更要反映和预测未来。现有的指标是现行制度下的产物,如果使用陈旧的统计指标,那么大数据统计将难以进行和开展。

5.统计人员地位较低

对大数据的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工作的成败。企业的统计人员只有通过大量的磨练才能具备相应的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只有高度重视大数据的重要性,投入一定的资源和培训费用,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统计人员。但是我国统计人员的地位较低,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岗位,统计工作也认为是应付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统计业务的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的变革

针对现阶段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积极变革和创新。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1.对统计人员的角色积极变革

现阶段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的主要职能是采集数据,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变革职能和角色,除了要采集数据之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较大程度上减小了数据采集难度,但是却增加了数据分析工作难度,需要不断提升数据挖掘技术。统计人员除了要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构建与维护之外,还需要传输、分析、发布数据,对数据的安全性充分重视。统计人员既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发布数据,也需要向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及时共享相关数据,以便将数据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2.充分应用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

传统数据采集技术不具备较高的采集效率,不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广泛运用过来。一般来讲,人工报表、问卷发放等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弊端。在大数据时代下,除了要对生产数据进行采集之外,还需要将市场、客户、营销等一系列数据纳入采集范畴,显著扩大了数据采集对象。实践研究表明,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数据采集成本得到降低,数据采集完整性也可以得到保证,能够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不同的数据类型有效采集。

3.统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决策当中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统计人员无法参与到企业决策当中。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决策复杂性、难度不断提升,在决策管理过程中,需要让统计人员参与进来,以便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和部署。相较于传统决策,大数据时代下的决策更加复杂,需要应用诸多的决策模型来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高层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应对。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统计人员的才能和优势,给予一定的辅助,以便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提升企业决策质量。

4.扩大企业信息统计范围

大数据时代下,显著扩大了数据源,那么企业也需要扩大企业统计信息范围,将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等统一纳入到数据统计范畴。其中,消费者信息、社会信息、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都属于重要的外部信息,通过统计这些外部信息,可以让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及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更加稳定地发展。

5.构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模式

研究发现,传统统计分析主要是遵循先假设后分析的理念。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具有较大的统计数据量和丰富的数据类型,需要改变传统的统计分析模式。要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将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出来,通过数据模型的构建,形成新的认知。由此可以得知,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需要将专业化的数据挖掘技术、处理技术运用过来。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针对性地成立数据分析部门,以便提升数据分析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和变革传统的统计工作,通过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的实施和构建,提升企业统计工作质量,将数据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帮助企业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大数据时代对传統统计学变革的思考[J].统计研究,2016,3(10):123-125.

[2]韩学龙.大数据时代下政府统计工作的变革[J].中国经贸,2016,9(12):44-45.

[3]钱安云.大数据时代做好统计工作之我见[J].人力资源管理,2016,8(14):88-90.

猜你喜欢

统计工作变革大数据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