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创客+农产品”发展模式的研究

2019-05-22詹慧史纯纯苗慧佘雨欣

商场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客乡村振兴农产品

詹慧 史纯纯 苗慧 佘雨欣

摘 要:在对怀远县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资源分配、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营销、产业链升级等层面,助推产业升级,并对从“创客+农产品”模式表现的智慧农业、农产品物流途径等方面展开分析,探寻“创客+农产品”模式结构优化、运行效率提高的对策,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经验,为决策层在农村的政策制定和农村企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客;农产品

一、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情况

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怀远县的四大经济产区之一,包括荆山、河溜、白莲坡、唐集、兰桥、万福等6个乡(镇),總面积约12.77万亩,是怀远县“十三五”期间S307省道发展中心轴,有着极佳的区位优势,被称为怀远县城的西南门户。示范区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区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芡河湖生态示范区、茨淮新河石榴示范区。重点打造的五大产业有:更有品牌效应的稻谷、更优质的蔬果、奇特及易生长的花卉苗木、休闲观光项目及石榴特产。

二、农产品基本现状

1.互联网逐步运用于农产品销售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很多地方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已经优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加上政府部门的引导与帮助,农业资源得到整合,农产品生产集中化发展。同时,一些地区的农业部门还开发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与商业化的产业,将农产品生产与周遭产业紧密结合,延长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当地村民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户不仅专注于农产品生产,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自己的特色产业推广出去,使其更具有品牌效应,更好地实行农业社会服务化。

2.农产品管理不断强化

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一些地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更加迅速便捷地提供农产品管理、运输、销售等工作,减少了传统农业所需的成本,与此同时,还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全方位了解农产品的运输情况,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中农产品以及各类资源的损耗。以安徽省为例,为提高农业效率,实行智慧农业园建设,以农业信息技术建设应用为核心,在农业园里建立“互联网+水肥一体化”应用系统,实时监控大棚里各个作物的生长情况,农民只需要通过智能调控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农产品的护理工作,节省农民的大量精力和时间。

3.农产品市场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到全国总数的70%,而中、西部地区才分别占20%和10%左右,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类型和市场规模(500亩-1000亩及1000亩以上的大型超市)及交易量规模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东部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分别占比38.8%、57.1%、65%,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三、当前农产品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怀远县,发展依旧是以农业为主导。在“十二五”末,怀远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粮食总产量位居粮食主产县全国前20位,安徽省第五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怀远县农业发展受到的限制,存在的问题。让怀远县农业发展更进一步,跟上现代农业的步伐,分析自身缺陷,正视不足才能对症下药。

1.农业发展资源不均衡

农业发展资源的不平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水资源的不充裕不利于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也限制了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多样性,导致农作物种类较为单一;且当地交通较为不便,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的市场直接联系较少,农产品市场狭小,只能售往周边地区;当地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2016年,怀远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067元、12837元,与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接受外来信息有限,农业发展方式还处于较为保守的阶段;对于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力度,接受程度还不足;技术,市场资源的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怀远县农业发展水平的低下。

2.农产品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足,传统小农经济生产的传统较为根深蒂固,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在当地还未大面积开展起来。传统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传统人力,对于劳动力数量要求较高,且生产效率低、耗时多、产出少,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多,使当地农产品发展受限大。当今怀远县第一产业青年劳动力流失较大,多外出务工,也限制了当地第一产业的发展。

3.农产品营销手段传统低效

如今,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农业与新媒体展开合作,用新兴的、高效的方式宣传当地农产品,为产品拓展市场,打开销量是农业新的发展方向。但在怀远,农户们对于新媒体知之甚少,加之国家扶贫攻坚的政策利用率也较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当地农产品营销方式还是以农户自产零售为主,产品受众较小,一些特色农产品(如怀远花生、怀远石榴、芡河冰鱼等)的知名度还未打开,销量的低迷也造成了产品资源的浪费。

4.产业链较单一低级

产业链的发展也是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当地产品较为单一,种类较少,对于产业链的发展要求也较高。但是当地产出的产品几乎都为最终产品拿来售卖,并未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产业链较基础单一。招商引资并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引入资金、技术,进行产品再加工和产业链的升级,提高产品利用率是怀远县正在思考的对策。

5.经济收入风险高稳定性差

由于当地农业技术性较低,传统的“靠天收”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当地农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市场也相对狭小,导致农业收入稳定性差,收入年差异大。在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率低,人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差,也加重了农业收入的风险性。

四、“创客+农产品”模式介绍

“创客”这一词汇自李克强总理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便在全国范围内风靡。创客与农产品的结合无疑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好处,指引农民走上发展致富道路。现如今,创客+农产品的种子已悄悄发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农村知识分子以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等为农产品创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农产品走上了全新的模式道路。

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创客+农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式:

1.农产品+直销店模式

直销店的模式省去了中间的渠道,使农产品直接从农民到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的价格大大降低,既有益于消费者,也让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不过,直销店的模式仅靠农民自身力量难以实现,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或是企业的介入,依靠大量的资金链以及专门的管理人才打点。

2.农产品+餐饮模式

农民与餐饮店直接合作,以优惠的价格每天向餐饮店供应大量新鲜可靠的蔬果家禽,讓顾客都能品尝到原生态食材所做出的美食,同时餐饮店也可通过店内以及互联网宣传,直接向顾客售卖原生态食材,提高效率,同时满足了农民、餐饮店和顾客三方的需求。

3.农产品+网红平台+电商平台模式

网红经济模式现如今十分火热,这里的网红可以是明星名人,也可以是网络当红女主播,甚至可以是自家打造出来的“村花”。农民们组织策划营销,邀请网红来在线直播讲述对农产品的体验感受,然后农民在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进行同步销售,如此一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的效应,农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

4.农产品+微商模式

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家农产品的种植、生长、采摘、打包等信息,让顾客了解到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并提供小奖品鼓励人们转发加好友并加入群聊,这样口口相传的口碑宣传,虽然传播范围有限,但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营销效果。

5.农产品+可视农业模式

“可视农业”通过现代科技监测技术直接将整个流程上传至企业平台,产品生产过程透明化,依靠互联网让消费者直接看到农作物以及牲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这无疑解决了消费者们的后顾之忧,消除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危机,同时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6.认养模式

如今,城市中已经很少有养殖场的存在,农场可增设一种“认养模式”,将一些动物面向广大消费者(如猪牛羊及家禽等),通过认养的方式,让客户参与到养殖中来,一方面减少人工养殖成本,提前将产品销售出去,减少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增加客户的参与度,提高客户的兴趣。

五、“创客+农产品”模式深化

1.加强农村金融支持

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大农村合作信用社的影响力度,让有想法去贷款创业的人获得相对对称的信息,从政策上减低贷款利息,贷款申请标准,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有创业资本,去带动村民劳动致富,带动脱贫积极性。在农产品种植养殖方面,可以引入商业保险、政府保险,根据不同情况由政府、村民按照比例购买保险,丰富保险模式,将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技术人才支持

通过设立专项研发资金、增加技术人才岗位、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外来技术人员流入,留住当地人才;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建立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和互联网技能;落实奖励措施,鼓励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产业大户给予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并减免相关税费。

3.构建智慧农业物联网

智慧农业将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串联。通过对农田中的温度、湿度、农作物的高度密度等信息的监测来实现对农作物的全方位的掌握、分析,从而对农作物进行远程控制;并将收集的农产品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类、分析,上传到相关的物联网农产品信息平台,通过与以往数据的对比、分析,调整种植决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使农作物更好地成长。

4.建立乡村物流体系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鼓励企业建乡村物流配送网点。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网络电信设备的建设,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架设电缆,铺设光纤,实现城乡之间的网络畅通,打造农村网络“村村通”;在农村电商较为集中区,设置专门的网络服务站,及时为出现问题的电商从业者排忧解难。建立全新的物流仓储运输体系,政府结合当地电商分布,合理规划配送网点,优化路线,加强对农村物流的管理,建立合理有序的农村物流市场,助推农产品走出去和走得远。

参考文献:

[1]杨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与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J].农业经济,2016(04):122-124.

[2]李鲁,李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高效化发展的路径探索[J].价值工程,2019,38(06):62-64.

[3]刘明洋.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3):24.

作者简介:詹慧(1998- ),女,汉族,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史纯纯(1999- ),女,汉族,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苗慧(1998- ),女,汉族,青海西宁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贸易经济;佘雨欣(1998- )女,汉族,安徽滁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创客乡村振兴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