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防控探讨
2019-05-22汪安达
摘 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常规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的弊端日益显现,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进一步提高处置效率,已成为商业银行广泛的共识和迫切的需求。本文以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为核心,通过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和经验,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资产的策略及其防控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不良资产;防控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背景
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开始逐渐重视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控,加上各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商业银行机制改革,中国银监会的分设监管。我国银行业和实体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使得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出现持续的“双降”。银监会成立后,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一直是对银行业监管的两个重要指标,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监管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自2008年以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货币当局开始实行应急性的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反常态大规模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致使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多,银行的信贷投放和投资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出现了由“双降”到“双升”的转变。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的“双升”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撑能力。纵观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实践,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导火索。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审核和发放极其小心谨慎,防控和化解不良资产也成为了商业银行管理的首要任务。
二、不良资产成因
1.全球金融大环境的冲击
截止至今,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时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仍不明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3.6%,较2016年上涨了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为2.2%,增速较2016年上涨了0.2个百分点;新型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4.6%,比2016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经济增长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达到25%,但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交往中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我国出口行业相对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急需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而短期贷款正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大心头之患,对缓解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的“双升”现象造成不利的影响。
2.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的影响
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一路走高,我国政府不得不对房地产市場进行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但去泡沫化效果仍不明显。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资金短缺的局面。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商因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申请破产重组。房地产商通过信托、私募、委托贷款等渠道多方筹集资金的现象较为常见。建筑行业的贷款需求和提款频率明显上升,建筑业普遍存在垫付款大幅提高,开发商的资金结算速度明显放缓,造成建筑公司应收工程款项难以快速、有效地回收等问题。房地产贷款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房地产贷款中可疑类贷款的数额逐年增加;二是个人购房贷款的风险渐渐开始暴露,房贷违约现象频发;三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正面临着大幅度缩水,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银行自身内部的因素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信用为担保从社会公众吸收闲置资金、向同业拆借资金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商业银行难以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国内经济发展一样,均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由于我国银行业进入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比较晚,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信贷管理机制尚未完善,银行的风险意识不强,贷款评估、决策机制没有形成,贷款的发放受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真正地做到贷前认真审查,贷后及时跟踪检查的制度要求,责任制、激励与制约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银行内部各项业务的利益冲突之间难以协调。由于受中央银行的制约,商业银行缺乏核销呆账坏账的权利,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呆账坏账冲销制度。正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制度的缺陷,导致银行的管理难度加大,工作不够深入,风险防范与监控出现疏漏,危险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方案加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会出现人情贷,因公谋私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
4.监管当局监管不力和相关律体系不健全
从我国现有的监管体制来看,银行业主要受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监管当局既要保证银行的风险安全,又要重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使得监管当局处于两难境地。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由于经验不足监管当局制定的相关制度尚存在缺陷。在监管的过程中同样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要求不严、监督不及时、只重视规范性监管而无视风险性监管。正是由于一系列的潜在风险使得商业银行未能及时解决问题贷款而造成不良资产余额累积的现象。另外,现行的有关商业银行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银行在债权保护方面仍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事实上难以全面执行《破产法》的情况下,企业不论效益、信誉状况如何,商业银行都必须给予贷款,银行也难以提前回收破产企业的贷款。对于各个地方政府来说,尽快发展本地区经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已成为普遍的行为特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地方政府采取行政干预司法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难以实现,商业银行难以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三、常规方法处置不良资产的缺陷
1.不良资产评估定价难度大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使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加重。我国不得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进行打包出售,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现阶段,我们所见到的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都是提前被美化过的,资产管理公司难以了解不良资产的真实情况,对不良资产的资产评估定价难度加大,严重干扰了管理公司分析研究收购的资产是否能够满足本身的利益需求,难以有效地提高资产回收率,也难以帮助商业银行释放压力。也正是商业银行的这种行为使得不良资产的风险暴露延后,导致监管当局难以及时和有针对地制定并实施相关管理政策。
2.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转移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当局采取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和投资快速增加以实现银行收益率上升。与此同时,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拨备,以抵御出现不良资产率大幅上升的现象,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的要求由100%扩增为150%。商业银行因此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置不良资产。但部分商业银行却因此放松对不良资产的关注,导致过度支配所拥有的拨备。不良资产贱卖现象频发、用自身拨备配额去抵消商业银行的损失,然后再将其高价卖出获得利益,从而是商业银行的业绩看上去相当的完美。银行其实并没有获得盈利,却使得商业银行的后续风险加大,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转移。
3.易引发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现阶段,商业银行主要以不公开的形式对不良资产进行定价和处置不良资产,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银行或个人在资产买卖的过程中套利,甚至为个人牟利。在现实中,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银行在出售、管理、核销不良资产的是同一个部门,难免会出现内部管理执行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做到相互监督,不良资产以贱卖和高价拍卖的方式来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上去如此完美。
四、运用互联网处置不良资产的策略和建议
1.培育规范的网络市场环境
现阶段,运用互联网处置不良资产还处于新生阶段,由于缺乏经验,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着巨大的漏洞。特别是在近几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呈现出“双升”现象,不良资产的处置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大心头之患,健全和完善处置不良资产的网络平台建设,有助于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及银行风险的化解。不良资产处置得越早、越充分,越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回笼,从而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恢复。
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现行的有关商业银行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只能对部分信用行为形成的债权提供法律保护,并没有囊括所有的信用行为,导致中小型企业恶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频发,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这种现象更是大范围地发生,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转变成呆账或坏账,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最终形成。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刻不容缓。
3.结合大数据实现资产证券化
通常来说,并非所有的不良资产都适合于证券化。银行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银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收回一部分资产,减少自身损失。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拥有不均等的交易信息,交易的任何一方都缺乏做出准确决策的足够信息,难以达成共识,使得交易工作推进艰难。通过大数据分析各方的资产负债状况,以实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公开化,调节双方之间的信任危机,使商业银行的部分资产实现证券化。
4.实现互联网与不良资产创新相结合
运用互联网与不良资产创新相结合,是突破商业银行出售不良资产瓶颈,扩大投资者数量和购买力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资产创新措施,可以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转化为基础资产,减少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在融合了各种创新模式的网络资产处理,有必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创新工具結合起来。形成良性互补,推动互联网模式处置不良资产的进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不良资产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切肤之痛,不良资产率过高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将目标风险控制在可控的金融业管理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危机。
参考文献:
[1]周琰.不良资产网络处置研究[J].海南金融,2018(08):13-18.
[2]陈雯雯.“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探析——以淘宝网处置平台为例[J].福建金融,2018(10):41-45.
[3]崔学敏,肖庆伟,杜海娇.“互联网+”背景下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探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8(10):25-30.
作者简介:汪安达(1997- ),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5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