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学起源发展与展望暨2017年第六届全国乐器学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9-05-22耿瑜曼李子晋
○耿瑜曼 李子晋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第六届全国乐器学研讨会暨东方乐器研讨会于北京市亚奥国际酒店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承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东方音乐研究院院长韩宝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研究顾问冯光生、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付晓东、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自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应有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翔、中国乐器协会会长曾泽民、美国PANGEA 音乐制作传播公司执行董事汪洪等出席大会。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音乐周报、现代音响技术、演艺科技等出版社、媒体的代表,和上海民族乐器厂等企业的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研讨会。
一、乐器学学科发展概述
乐器学Organology 从词源上看,是由希腊语的öργανον(organ)作为前缀以及λóγοс(-logy)作为字根组成。organ 意为instrument,器具或工具,logy意为study,学科的意思,因此从词源来看乐器学可意为一门以乐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①Wikipedia:Organology,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ganology,1 January 2018.格罗夫词典第二版中对乐器学的解释为“研究乐器历史和社会功能、设计、建制和演奏相互关系”②Grove Online:Organology, http://www.grovemusic.com/index.html,2012.的学科。从学科关系上看,乐器学与历史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体系音乐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强调乐器发展历史、乐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情况及乐器发生原理等技术层面的科学。音乐声学、民族音乐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信息学中都有涉及乐器学的相关研究。
乐器学学科的发展最早开始于博物馆中的乐器分类。工业大革命后,大规模的殖民和传教活动扩充了大量的博物馆乐器收藏,促进了乐器学学科最初的发展。③John Blacking.The Biology of Music Making.In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Edited by Helen Myers.New York: The Macmillan Press, 1992, pp.301-314.从马依龙和霍尔恩博斯特尔-萨克斯乐器分类法开始,对乐器分类的研究成为了乐器学最重要的部分。后来的乐器学集中于收藏目录、术语、分类、结构描述、形态、振动方式、材料、装饰、表演技巧、所产生的音乐(音响及音阶)、乐器的使用、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乐器使用的信仰、表演者的地位及训练、乐器的象征主义、作为艺术品和音乐工具的美学意义、文化遗产等研究。④汤亚汀:《西音乐学之乐器学》,《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51-56页。
二、乐器学会议
由于乐器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研究的广泛性,诸如音乐考古学会议、音乐图像学会议、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及偏向于乐器本体研究的音乐声学会议均有涉及乐器学专题。如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办的第八届国际音乐考古学会研讨会中,其中国音乐考古新发现研究、世界各国音乐考古学研究及成果相关板块中就有关于乐器学的讨论⑤王清雷:《交流与对话“第八届国际音乐考古学暨第四届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年会”综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152-157页。,例如《中国传统“琴式”发展初探》《古希腊艺术中的竖琴与竖琴师》等文章。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ISGMA),英文全称为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Music Archaeology,是由国际音乐考古学会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学术会议。该会议始于199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届。其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音乐考古学领域,每届会议均吸引大量海内外专家学者与会讨论。
此外,美国声学学会会议、国际声学大会等声学专业会议亦有讨论乐器学相关内容,例如,2005年5月16日至20日于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第149届美国声学学会会议中,其音乐声学研究板块涉及了虚拟乐器、弦乐器设计与构造等前沿科学。美国声学学会会议(ASA),全称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⑥美国声学学会,官方网站,https://acousticalsociety.org/, 2018.,自1929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74届。该会议每半年举办一次,研究内容包含海洋声学、动物声学、建筑声学与音乐声学等声学基础内容。同时,该会议音乐声学研究论坛涵盖了乐器声学、音乐声学基础理论等多个分支;国际声学大会(ICA),全称为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22 届,第23 届即将在德国亚琛举办。该会议由国际声学委员会发起,每三年举办一次,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生物声学、建筑声学、物理声学、音乐声学等。该会议的乐器学研究内容多包含在音乐声学板块,例如201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中⑦国际声学大会,官方网站,http://ica2016.org.ar/,2018.,有针对弦乐器(String Instruments)、管乐器(Wind Instruments)的主题研究;国际音乐声学研讨会(ISMA),全称为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al Acoustics,其会议主题涉及乐器声计算机建模、音乐教学法、人类声感知等。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与国际声学大会交流密切,如2010年会议即为当年ICA会议的卫星会;国际声与振动学术会议(ICSV),全称为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⑧国际声与振动会议,官方网站,http://www.icsv25.org/,2018.。该会议由国际声学与振动学会发起,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举办24届,第25 届会议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该会议研究方向注重建筑声学、声与振动信号处理、通用声学等,对乐器学领域有所涉猎。
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简称国际博协乐器专委会,或CIMCIM)与乐器学领域密切相关。该会议全称为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Instruments and Music⑨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network.icom.museum/cimc.im/,2018.,是以乐器为中心的国际性会议,研究内容涉及乐器博物馆收藏、乐器演奏、乐器形制、乐器声音品质、乐器文化、乐器数据库等。专委会下还设很多工作组,有“国际乐器博物馆及藏品目录”(编撰组)、“乐器的保护和修复”(研究组)、“乐器的标准编目”(编撰组)等,后又细分有“民族乐器”“视听技术”及“乐器演示”等研究组,以适应多元的乐器对象研究及更充分的文化展示。每组各司其责又频频交流、合作,对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⑩贺志凌:《2015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俄罗斯会议侧记及中国乐器博物馆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国音乐(季刊)》,2016年,第2期,第203-208页。。2015年,俄罗斯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两地举办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年会⑪贺志凌:《2015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和音乐收藏委员会俄罗斯会议侧记及中国乐器博物馆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国音乐(季刊)》,2016年,第2期,第203-208页。,以“全球视角博物馆环境中的表演与表演者”为主题,围绕博物馆乐器展开讨论。其内容既关注乐器本体,如《记录音乐收藏中的风管类乐器:意大利长笛特质》等文章,也涵盖对相关乐器文化的论述。
每年在葡萄牙举办的国际乐器学会议也是重要的乐器学会议之一。它为乐器学研究与实践提供平台,关于乐器最新的科学和实验成果都会在会议上由优秀演奏者进行实践演示,会议加深乐器与文化遗产的联系,同时以跨学科的方式传递最先进的乐器学理论、乐器技术和应用,参会的人员有乐器发明家、制造商、音乐家、收藏家以及学校、博物馆、研究机构的代表等。
有关乐器学的研究还会在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声学、音乐信息学等国际会议上出现单独的议题。此外,在国内主办的乐器学国际研讨会,还有2006年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 研究院主办的“乐器学再思考——乐器研究的挑战与转机[乐器研究的新途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10年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的“乐器学国际研讨会”⑫黄婉:《探索乐器学研究新方法、反思并重构乐器之存在——“乐器学研究的挑战与转机”乐器学国际研讨会及专题讲座述评》,《音乐艺术》,2006年,第4 期,第108-115页。。
自2012年起,“全国乐器学研讨会”作为国内唯一独立的且具有持续性的全国性乐器学会议,每年一届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音乐科技系承办。会议围绕乐器学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音乐科技系在音乐声学及乐器科技方面的优势,结合历史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博物馆学等主题,已开展了六届不同主题的研讨会。2012年,研讨会在韩宝强教授倡导下,就当今的乐器学研究应如何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定位及研究方法与视角,开展了第一届乐器学研究的讨论;2013-2015年,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提升项目“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为基础,分别就中国民族乐器发展模式、民族乐器改良、世界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发展历程等问题展开讨论;2016年,主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涉及乐器声音分析、制造技术的问题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乐器科技”的主题讨论;2017年第六届全国乐器学研讨会针对“一带一路”主题,探讨东方乐器声学特征、工艺材料、历史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并与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增设乐器博物主题,共同为国内外乐器学同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对促进乐器学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2017年全国乐器学研讨会
本届全国乐器学研讨会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展开,议题广泛,涉及东方乐器音响特征、传统乐器革新、乐器科技等多项内容。此外,为加强海内外专家学者、乐器企业代表之间的交流,本届研讨会设有学生论坛、圆桌讨论及改良乐器展演版块。2017年全国乐器学研讨会着眼于乐器学国际前沿,探讨电子乐器未来发展、音乐与计算机科学等问题。同时,立足于东方传统乐器文化,从乐器文化交流、乐器本体发展中汲取知识,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作用。
(一)会议报告
本次乐器学研讨会从乐器本体研究、乐器承载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改良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口头报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涉及“一带一路”沿线乐器的主题:
上海音乐学院应有勤教授在《竹管定音打击乐器的不同声学原理》报告中讨论了东南亚地区11 种不同发声方式的竹管打击乐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饶文心教授在《印度的持续音乐器及其音响特征》中强调,南亚印度传统音乐和民族乐器中存在一种普遍的持续音现象,这种现象在印度音乐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排箫与排箫音乐》报告总结归纳了欧洲罗马尼亚、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等地形成的排箫形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美国PANGEA 音乐制作传播公司执行董事汪洪先生《如何传承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参与美国凤凰城的乐器博物馆建馆工作引发的思考》报告中结合自身多年演出、采风经验,从乐器改良方面提出中国音乐走向国际化的思考;中国音乐学院付晓东教授发表《琉特类琴弦的低科技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琉特类琴弦发展脉络。
2.涉及乐器本体——乐器声学、乐律制主题:
四川音乐学院夏凡副教授《“品”的音律限定与可控空间——以当代新疆弹拨尔为例》探讨了“品”与弹拨尔乐器音律的相互影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史智轩《玉斋琴律研究》报告主要论述了山西中路梆子音乐的主奏乐器——晋胡的律学特征,其独特的律制被命名为玉斋琴律;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专业负责人刘宇统《宜宾哈号制作流程和声学特性及其音乐文化蕴意解读》根据作者采风成果,介绍了流行于四川省南部农村的吹奏乐器——哈号的源头、制作与声学特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曾迅副教授《川南苗族大唢呐口述实录》详略得当地记录了苗族大唢呐的工艺与材料研究、乐器声学特色和主要定律方式;中国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乐器学与乐律学之关系》以我国当前乐律学研究实例,探讨了乐器与律制之间存在的固有联系,同时指出了二者之间相对独立的论域;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张有川副教授《民族管弦乐队常规乐器音强匹配研究——以四件代表性民族乐器为例》利用现代音乐声学测量技术,得出四件民族乐器的基础声学数据,并对民族管弦乐中的乐器使用提出方法建议;中国音乐学院李子晋副教授《乐器学学科的科技分层》论述了不同研究方式对于乐器学实践探索的应用;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杨阳副教授《北京钟楼声效应初探——兼议古戏台利用空腔扩声的技术》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与声压级测量的方式,解释了北京钟楼的声学效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莉副教授《扬琴自动演奏机器人机械臂设计》提出一种新型拟人化的自动演奏机械臂,并阐释了该机械设计的可行性。
中国音乐学院参会学生亦发表相关报告。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欧阳平方《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制作技艺及其声学性能分析》记录了对于贵州雷山苗族芦笙形制、制作与声学性能的田野调查研究;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本科生汪雨婷《艾捷克板膜耦合振动的音乐声学研究》主要分析了膜振动对于艾捷克音色的影响;音乐科技系硕士汪韵旋《探究竹笛芦苇笛膜与透明胶带笛膜对声音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同一竹笛使用芦苇笛膜与透明胶带笛膜的音高、音准、音色等差异与联系;音乐科技系硕士李昊辰《人工皮二胡与蟒皮二胡的声学特性对比研究》通过对人工皮、蟒皮二胡的市场调查与声学分析,对于二胡皮膜改良提出了参考;音乐科技系硕士李伊然《扬琴琴竹材质对音色影响的研究》选取牛角、檀木、传统竹头的琴竹进行样本采录与声学分析,并最终根据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不同材料琴竹的品质优劣性;音乐科技系硕士静恩涛《琴托对二胡声音的影响》通过声学研究,阐明二胡琴托在影响乐器声音要素中的作用;音乐科技系硕士王博《弓弦乐器——乌塔森潮尔的声学研究》使用声学软件GMAS 和Sonic Visualiser对附有蒙古刀的传统弓弦潮尔与现代弓弦潮尔在声学特性上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总结出两种潮尔的声音特性。
3.与乐器学相关的录音、计算机等技术主题:
中国音乐学院程伊兵副教授《电子乐器:从诞生到未来》详细论述了电子乐器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有关电子乐器发展前景的思考;复旦大学李伟教授《计算机听觉与音乐声学的结合之路》概述了近年来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与音乐声学等领域的交叉联系与差异,并对基于音乐声学原理的音乐类人工智能应用系统提出自身见解;中国音乐学院李大康教授《民族器乐独奏的录制》结合自身多年录音经验,强调了有关录制民族器乐独奏的关键要素;中国传媒大学王鑫副教授《民族乐器录音的最佳方位研究》利用了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二胡、邦笛、古筝和琵琶的录音位置提供了最优解;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曹勐《古琴的音乐声学特性与录音方法》不仅系统论述了古琴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且根据录音实践,总结了适于古琴声学特性的录音方案。
4.具体的乐器工艺与改良: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杨琛副教授《云南苗族芦笙的制作工艺研究》通过对云南文山市等三个地区的芦笙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进一步探索了云南苗族音乐音高与音程关系的状况;福建泉州市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福建泉州北管乐队与乐器制作》记叙了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竹制吹管乐器——泉州北管的制作特性;长沙市文琴学会会长文正球《〈音乐之美在于和谐〉——东方乐器组合研究:文琴系列组合及与其它乐器的组合》一文中阐述了对其创新乐器——文琴在制作与合奏当中的实践感悟;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铁梅副教授与沈阳音乐学院江云凯老师《中国民族拉弦乐器改革研发》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革研发的主要成果与研究方向。
(二)圆桌讨论
本年度增设的圆桌讨论,旨在突破以固定主题为主的报告形式,使参会者全面参与“乐器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乐器学会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三个关于乐器学发展的主旨讨论。
乐器学教学发展现状环节由韩宝强教授主持,旨在通过讨论来促进乐器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圆桌讨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教师、乐器厂家等代表就乐器学与乐器学会议的未来发展展开激烈讨论。复旦大学李伟教授认为,乐器学研讨会可举办定期小型会议,并与国内外综合类院校及全国乐器厂商进行合作,举办多专业、多角度的学术交流会;多元乐器演奏家、美国PANGEA音乐制作传播公司执行董事汪洪老师根据自身参观美国凤凰城乐器博物馆的经历,强调中国乐器制作人应保证乐器质量,并积极向海外推广中国乐器,秉承“一带一路”观念;星海音乐学院乐器工程系、电子乐器设计与研发专业教师吴洲阐述了其团队目前的研发成果,包括VR 乐器与环绕声交互式虚拟乐器。乐器学教学应当注重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三)改良乐器展演
本次会议不仅学术内容丰富,在第二天还增设了改良乐器展演内容,乐器包括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教授研制的全转调箜篌、雷琴协会会长王华杰先生研制的雷琴、长沙民乐团文正球先生研制的文琴、闻风乐团团长文博先生研制的六弦阮和改良琵琶。展演充分体现了乐器学理论到乐器改良实践的转化成果,同时,为契合东方乐器主题,会议还设置了内蒙古少数民族乐器组合以及新疆少数民族乐器组合展演。乐器展演由旅美音乐家汪洪先生主持,由潮尔传人布林巴雅尔介绍马头琴及潮尔的发展,并由中央民族乐团五色风乐团演奏员现场演示艾捷克、都塔尔等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对应的音响效果,展演全程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录音专业曹勐副教授带领学生录音以保留高质量的音响资料。这是乐器学理论知识用于乐器改良实践的一次成果展示,是乐器学学科理论到实践的一座桥梁。
(四)总结
2017年全国乐器学研讨会于12月10日上午12时闭幕。本届会议为期2天,共计三十余位代表发言,涵盖内容广泛,成果丰富。针对即将于2018年举办的乐器学研讨会,在保持每年对乐器本体、科技、音响分析等方面进行关注的基础上,该届会议将进一步加强与人文学科,尤其是乐器博物、乐器分类等主题的结合,争取从理论到应用都有进一步的突破,继续为乐器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四、结 语
现代科技手段为乐器研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其中包括对于乐器学本体与乐器音响的研究。由于乐器本身的构造决定其发音原理及特征,因此研究乐器音响需结合乐器本体在振动学上底层的特性来研究。对于文化本身的理论研究对乐器改良实践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概括乐器发展历程对乐器的改良具有启示作用,而对于文化属性的定量研究可以再反馈至乐器本体,这才是乐器改良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