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界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效应评价及动态关系研究*

2019-05-22廖凯诚李星辰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张家界金融旅游

廖凯诚,刘 晔,李星辰

(1.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2.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83; 3.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0 引言

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关联度的朝阳产业,具有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性强、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等特点,一直以来是旅游地带动地区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1]。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可通过对支柱产业的直接支持来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金融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旅游产业而言,金融体系能够通过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来影响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式及路径又进一步对金融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手段来满足不同消费者和旅游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金融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金融服务旅游经济,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旅游产业培育金融产业增长点、增加金融衍生产品的过程[2]。只有形成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合理匹配关系,旅游产业才能保持持续健康的成长[3]。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往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2〕32号)以及《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给予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项目在融资授信、发行证券、企业上市等方面的支持[4];加大信贷投放、拓展融资渠道、发展旅游保险、改进旅游支付服务及发展旅游消费信贷,支持和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提高金融服务旅游实体经济的质量[5];推动旅游产业基金设立,创新融资手段,推进旅游与金融互动协调发展[6],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金融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状态,检验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如何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最早起源于金融与经济发展问题。Goldsmith[7]通过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金融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金融发展理论。受该理论的影响,Livesay和Porter[8]揭示了金融发展对产业成长的推动作用。Kletzer和Bardhan[9]、Basen[10]发现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产业成长容易形成比较优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对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讨。Periĉ[11]研究了国际金融机构融资项目对发展中国家旅游的贡献。PAP对克什米尔旅游开发中金融机构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金融机构在克什米尔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Eagles[13]研究发现新的筹资模式对旅游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annonier和Burke[14]研究发现旅游支出对金融发展的各项措施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人均旅游支出增加约1 200美元时,金融体系的深度将提高10%到15%,金融发展效率大约提高34%。Katircioglu[15]通过研究土耳其旅游业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旅游业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互动关系,且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

国内学者有关金融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上。刘嘉毅[16]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旅游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的正向影响强度大于中部,而西部地区旅游业,由于沿袭的是单一旅游资源驱动型成长模式,导致金融发展的驱动作用并不明显。杨荣海和李亚波[17]基于金融支持理论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发现东、中部地区的直接融资对旅游产业投资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仍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杨建春和施若[18]研究发现,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正向、滞后、持续效应。解洪文和师洋霞[19]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山西运城的金融支持与旅游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支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张洪昌和凌常荣[20]借助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诊断出了金融支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效率不足的症结。

通过对上述有关金融与旅游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的文献大多只分析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鲜有文献探讨两者的协调机制,忽视了金融在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会受到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这一客观事实。此外,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机制分析尚处于空白阶段,因而需从理论上予以弥补。因此,本文尝试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做一个有益的补充,结合耦合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效应及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成长的影响,由此得出一些有启示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1 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机制分析

从本质上看,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机制可以看成是金融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路径(见图1),耦合过程可视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融合发展过程[1]14。根据Patrick的需求遵从理论[21]可知,在产业规模扩张过程中,产业对信贷资源的需求会促进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张,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张又会进一步加速资本的积累,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融资方式不断创新,金融结构和工具向多元转变,此时的金融体系不仅表现出规模的扩大,还应有效率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22]。旅游产业成长实质是旅游产业出现、生产到成长的动态发展过程[23],其每一时期的发展都需要与之配套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因此,本文从旅游产业成长的3个阶段(出现期、生成期和成长期)来具体分析每个时期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机理(见图1)。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旅游地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作用机制

在旅游产业出现期,旅游产业的核心发展动力主要依赖于要素的驱动和政府的投资,旅游产业成为了旅游地打造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此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完善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旅游产业对信贷资源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张,而金融规模的扩张又会加速旅游产业的资本累积,进而推动两者朝更高水平的状态发展。

在旅游产业生成期,旅游产业的相关基础设施逐步健全,旅游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也趋于多样化,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骤增,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金融业务拓宽。随着互联网发展,电子支付技术日趋成熟,为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相继推出电子购票业务、网上银行服务业务、金融旅游电子支付业务、金融旅游卡业以及旅游信贷和保险业务。第二,金融衍生产品种类逐渐增多。与旅游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旅游产品型金融衍生产品和理财型旅游金融衍生产品,前者可以给帮助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提前回笼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后者是理财驱动型金融的一种变异和应用,例如:“携程宝”“程涨宝”以及“途牛宝”等金融衍生产品。

在旅游产业成长期,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衍生产品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旅游地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此时,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模式的创新都会对金融工具和金融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结构的优化。而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工具的创新不仅会给旅游地带来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发旅游产品,增加宣传力度,而且还能提高金融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配置效率。

2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2.1 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综合评价模型

(1)

式(1)中,U为金融产业发展系统(UF)或旅游产业成长系统(UT)的综合发展水平;uij为金融产业发展系统和旅游产业成长系统内部各指标的标准化值(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wij则为两系统各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计算得到)。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正指标:yij=[xij-min(xij)]/

[max(xij)-min(xij)];

(2)

逆指标:yij=[max(xij)-xij]/

[max(xij)-min(xij)]

(3)

式(2),(3)中yij为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xij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其中i=1,2,…,m;j=1,2,…,n。max(xij)、min(xij)分别为指标xi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次,确定各指标的熵值,第j项指标的熵值为:

(4)

其中,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指标值的比重。最后,确定评价指标j的权重:

(5)

2.2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及协调特征等级的划分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而耦合度则是用来衡量系统和要素彼此影响的程度[24]。因此,根据这一思想,可以把金融产业发展系统与旅游产业成长系统通过自身的耦合元素彼此产生影响的程度定义为金融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程度[25]。本研究基于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导出金融产业与旅游产业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模型为:

(6)

式(6)中,C为系统耦合度,且满足C∈[0,1]。C值越接近1,表示两系统间的要素越是相互促进、协调、有序发展的;反之,则说明两个系统耦合度越小,两者趋向无序发展。虽然耦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两个系统之间发展的一致性,但其计算结果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两者之间的整体真实水平和状态,比如,当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都低且相近时,可以得到高的耦合度值,这显然不符合实际事实。因此,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26-27]构建金融产业发展系统与旅游产业成长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可真实地反映两者之间的耦合程度,具体模型如下:

T=αUF+βUT

(7)

(8)

RDD=UF/UT

(9)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系统耦合度;T为两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反映的是金融产业与旅游产业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水平;RDD为相对发展程度,用于反映金融产业与旅游的相对发展程度;和为待定系数,且满足+=1,由于金融产业和旅游产业均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相同,同时,参考其他学者的设定[2],本文将、的取值均为0.5。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金融产业发展系统(UF)与旅游产业成长系统(UT)的耦合协调状态及相对发展程度。借鉴廖重斌[26]172、范辉和刘卫东等人[27]26、廖凯诚和麻学锋[28]的研究成果,采用均匀函数法依据耦合协调度(D)和相对发展程度(RDD)的数值大小,将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程度依次划分为10个区间等级和9个特征阶段,具体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2.3 旅游地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指标评价体系选择及构建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就是结构的变化[7]378,其表现为金融工具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金融市场秩序与机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29-30]。所谓的金融结构是指包括金融工具、机构、中介、市场等各种金融要素的组合,反映着金融发展的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是金融结构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31]。这也意味着金融结构的变化既包括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也包括金融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有些学者认为衡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需考虑包括经济基础、法制环境、政治体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将这种环境定义为金融生态环境[32]。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2009年首次提出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认为金融竞争力是由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以及金融生态环境4个维度共同决定的[33]。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衡量地区金融系统发展水平既要考虑到金融总量(即金融产业规模)和质量(即金融产业发展效率)的变化,又要重视金融产业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贡献。因此,为了全面、准确、系统地评价地区金融发展,同时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针对性、数据可得性等原则,从金融产业规模、金融产业结构、金融产业发展效率3个维度15个指标衡量旅游地金融发展水平。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

表1金融产业发展系统与旅游产业成长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标准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

表2旅游产业成长与金融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注:括号内表示指标的权重和属性,其中,“+”表示正指标,“-”表示负指标;各指标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及张家界的统计公报,部分缺失数据按年均增长率均值和插值法估算所得;本文所有数据的计算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金融产业规模是反映一个地区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也是衡量地区金融体系实力雄厚的重要指标。从地区金融体系机构形式来看,选用金融相关率、保险深度、金融集聚度和金融要素规模投入等指标进行衡量。其中,金融相关率用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总额占GDP比重表示;保险深度用保费收入占GDP比重表示;金融集聚度用产业区位商理论表示,即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值;金融要素规模投入用金融业单位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表示。金融产业结构反映金融产业多元化发展程度,从地区金融产业来看,金融产业是指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和租赁在内的从事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由于部分行业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选用金融产业贷款结构比例、金融产业结构比例、保险产业结构比例对其进行度量。其中,金融产业贷款结构用中长期贷款总额与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之比表示;金融产业结构比例用保费收入与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之比表示;保险产业结构比例用人身保险收入与保费收入之比。金融产业发展效率是金融系统发展的质量指标,也是衡量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发展效率以及金融产业发展状况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选用储蓄投资转化率、储蓄率、贷存比、金融发展效率、保险赔偿率、对外融资能力、保险密度以及存贷差等指标表示: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之比,用以衡量地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储蓄率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GDP之比,用以衡量地区储蓄动员能力;贷存比是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用以反映地区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金融发展效率是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用以反映地区金融机构整体的发展速度;保险赔偿率是保险支付总额与保费收入的比值,用以反映地区保险产业亏损程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地区保险事故的发生频率,对保险公司而言保险赔偿率越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越强,而对地区发展而言保险公司赔偿率越低保险事故的发生频率越低,其间接反映了地区的社会治理能力,因此本研究将此定义为负指标;对外融资能力是实际利用外资与GDP的比值,用于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反映地区政府的间接融资能力;保险密度是保费收入与常住人口的比值,用以衡量保险产业的发达程度;存贷差是年末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与贷款总额之差,存贷差越大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受阻,也就意味着本应该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间接反映了金融机构信贷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本研究将此定义为负指标。

旅游产业成长系统是一个综合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根据产业发展理论的理解[34],产业发展的动力由多种形式的合力综合作用构成。陆国庆[35]也认为产业本身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难以从单一方面对其进行解释,应把产业置于社会经济这一大系统中,通过对系统各种作用力及相互关系分析才能找到产业演进的真正动力。麻学锋等[36]认为旅游产业成长主要分为自我成长和外源成长两方面。其中,自我成长主要是包括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在内的自身要素的成长,外源成长是指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其他要素的成长,例如旅游交通要素、政府支持力度等。根据上述思想,本研究认为旅游产业成长是旅游产业形成、发展到成长的动态过程,是受市场、资源、环境、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产业要素投入、产业发展效率4个维度,选取16个指标对其进行衡量,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

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是体现旅游产业成长的显性指标,是衡量地区旅游产业成长规模的重要标志,包括旅游市场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因此,在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维度上,选取国内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国际游客人数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指标衡量。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按当年平均外汇汇率折算获得。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要素投入是衡量旅游产业成长的内外部环境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地区的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地的吸引力。因此,选取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旅游产业劳动力要素投入、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每万人拥有公共营运汽电车来衡量地区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投入状况。选取旅游丰度和旅游禀赋反映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旅游丰富度由地区旅游资源种类(包括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景点、5A、4A、3A、2A、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加计算获得;旅游资源禀赋参考文献[37],根据各旅游资源乘以相应的权重之和计算而来。旅游产业发展效率是衡量旅游产业成长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旅游贡献度、旅游集聚度、客运总量、交通网络密度,旅游产业国际发展效率等指标。旅游贡献度用旅游总收入与GDP的比值表示,用以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集聚度是根据产业集群理论的区位商演化而来,用旅游总收入与第三产业总产值的比值除以第三产业总产值与GDP的比值表示,是衡量地区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的;客运总量和交通网络密度用以反映旅游交通的承载力和发达程度;旅游产业国际发展效率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旅游总收入的比值表示,用来反映旅游国际市场的发展程度。

3 实证分析

3.1 旅游地城市概况

张家界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大庸,后在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在2000-2016年间,张家界旅游收入由2000年的19.4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443.1亿元,占全市GDP的89.05%。在金融存贷款方面,2016年张家界金融机构年末存款和贷款总额分别为682.5亿元和417.5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82%和15.13%。由此可见,张家界是典型的因旅游建市的城市,且依靠独特的自然风景闻名海外。从产业生成视角来看,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经历了“出现期”(1989-1999年)“生成期”(1999-2008年)“发展期”(2008-至今)3个阶段[23]92。不同阶段的旅游产业成长,其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每个阶段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因此,本研究选择张家界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在现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效应,及其两者的动态关系。这对厘清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机制,实现金融与旅游产业的合理匹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旅游产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发展,丰富和延展旅游产业成长的理论框架。

3.2 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效应评价分析

如图2所示,2000-2016年张家界金融系统整体呈现出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势态,但也经历了几次波动。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图2 张家界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效应时序特征

在生成期(2000-2008年),张家界的金融发展水平呈两阶段差异性发展,具体表现为在2000年(0.339)至2003年(0.544)呈急剧上升趋势,在2003年至2007年(0.309)则呈现急速下滑趋势,2008年(0.328)有反弹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发展水平在2000到2003年出现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由于2003年民间资本的活跃[38]导致张家界金融系统的各发展要素急剧上升,尤其是金融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1.99%)、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136.45%)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7.57%)的提升最大,金融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以及金融发展效率整体都得到了优化。但在此之后,金融贷款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速有所放缓。旅游产业成长水平由2000年的0.053增长至2008年的0.3,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包括:在生成期初期张家界的旅游产业成长水平较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产业要素投入以及交通网络密度等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2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趋于成熟,加上宣传力度增大,促使张家界声名远播;旅游产业成长水平逐步提高,更多潜在游客转化为实际游客,加速了旅游企业的资金回笼,同时加上市委市政府围绕“着力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目标[39],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03年的低迷是由于受SARS危机的影响导致张家界的旅游人数呈现出断崖式的下滑[40-41]。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效应在生成期的时序特征为:2000年(0.366)至2004年(0.668)呈增长趋势,但在2003年有一次低迷现象,这是因为旅游产业成长水平的低迷拉低了两者的协调程度。在2004年至2008年(0.56)呈持续下滑趋势,这是由于金融发展的持续下滑造成的。

在发展时期(2008-2016年),2008 年以来,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仅对中国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对实体产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由于2010年的4万亿刺激(E点),张家界金融系统的综合要素都不同程度上升,经历2010年的顶峰之后,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从而导致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开始下降。同时,2011 年后,我国金融体系开始出现钱荒、互联网金融等诸多情况,金融发展水平系统下降趋势明显[42-43]。因此,在该时期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再升”的波动增长趋势。在2008(0.328)-2010年(0.531)、2012-2013年(0.486)、2014-2016年(0.652)呈上升趋势,在2010-2012年(0.387)、2013-2014年(0.482)呈下降趋势。在旅游产业成长方面,自2008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文件,以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受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和2009年的甲型流感(H1N1)的影响,张家界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而导致了旅游产业成长水平持续低迷[44]。为应对此次冲击,政府和旅游行业积极推出“张家界山歌节”[45]等带有民族风味的旅游新产品,激发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弘扬了民俗文化。此外,响应市委市政府“1656行动计划”[46],一大批景区实施了提质改造,碧桂园凤凰酒店等高端休闲酒店的正式营业,在提高旅游承载能力的同时,也改变了张家界只停留在观光阶段的局面;旅游营销推陈出新,世界翼装飞行表演等重大促销活动的举办,使张家界世界旅游城市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有力地拉动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成长。因此,在该时期的旅游产业成长水平的时序特征为:2008(0.3)-2009年(0.259)、2012-2013年(0.479)呈下滑趋势,2009-2012年(0.489)、2013-2016年(0.822)呈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在发展时期的时序特征为:2008(0.56)-2011年(0.681)呈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受金融发展水平增长的影响;2011-2012年(0.66)呈下降趋势,这是受旅游产业成长水平作用的影响;2012-2016(0.856)呈持续上升趋势,这是由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3.3 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协调效应检验与相对发展程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之间的协调效应和相对发展程度,我们利用公式(1)~(9)计算出张家界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程度,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不难发现,在旅游产业成长的生成期,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366~0.668之间,相对发展程度介于0.686~6.396之间,协调等级经历了由“轻度失调(2000年)向濒临失调(2001年)向勉强协调(2002-2003年)再向初级协调(2004-2006年)再向勉强协调(2007-2008年)”的变化。发展阶段经历了由“高度拮抗(III)(2000年)向低度磨合(VI)(2001-2004年)向高度磨合(V)(2005)再向低度磨合(IV)(2006年)再向高度磨合(V)(2007-2008年)”的波动发展。协调发展特征在2000-2004年表现为金融产业超前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在2005年、2007年、2008年表现为金融产业同步于旅游产业发展,在2006年表现为金融产业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这说明在生成期金融发展水平整体是超前于旅游产业成长的发展,此时两者协调效应表现为旅游产业成长追逐金融资本的发展;金融发展水平对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远大于旅游产业成长对金融发展的贡献。

在旅游产业成长的发展期,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593~0.856之间,相对发展程度介于0.791~1.849之间,协调等级经历了由“勉强协调(2009年)向初级协调(2010-2013年)向中级协调(2014-2015年)再向良好协调(2016年)”的稳步增长。发展阶段经历了由“低度磨合(VI)(2009-2010年、2012年)向高度磨合(V)(2011年、2013-2015年)再向低度协调(VII)(2016)”的发展。协调发展特征在2009-2010年表现为金融产业超前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在2011年、2013-2015年表现为金融产业同步于旅游产业发展,在2012年、2016年表现为金融产业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这说明在发展期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出同步发展趋势,此时两者协调效应表现为金融发展和旅游产业成长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表3张家界金融发展系统与旅游产业成长系统的协调与相对发展程度的评价结果(2000-2016年)

注:变异系数是用以反映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及发展增长趋势稳定性的指标。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3.4 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为了检验张家界金融系统的发展水平对旅游产业成长的动态影响,本研究先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Granger Causality Test)检验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后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检验两者的短期动态关系。在做上述分析前,需对各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张家界的金融发展和旅游产业成长水平通过了1%、5%或10%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原始数据为平稳数据,可以进一步做协整检验。

表4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模式中的C、T、L分别表示ADF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其中滞后阶数的取值是根据AIC最小准则确定的;“***”、“*”分别表示通过了1%、10%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协整检验结果(见表5)显示,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水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无协整关系的原假设,最大特征值检验也得出相同结果,说明张家界的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5 协整检验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虽然张家界的金融发展(UF)与旅游产业成长水平(UT)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需先确定检验模型的最优阶数,本文根据所有检验值通过量最多的阶数作为最优阶数的判定标准。然后,根据最优阶数检验张家界UF与UT的因果关系(见表6)。检验结果显示:张家界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UF不是引起UT的原因的零假设,但接受了UT不是引起UF的原因的零假设,这表明张家界的金融发展是引起旅游产业成长的重要原因,但旅游产业的成长并不是引起金融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旅游产业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以“旅游建市、旅游兴市”的张家界而言,金融资本必然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然而,张家界中长期贷款占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比重过高,导致金融资本回笼速度较慢,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长对金融发展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47]。例如,2016年张家界中长期贷款占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比重的81.3%,这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增加,并将严重阻碍张家界金融系统的发展。

表6 格兰杰因果检验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为了探究张家界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之间的短期互动关系,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见图5)。图5显示:在滞后1期内给张家界金融发展一个正向冲击后,旅游产业成长产生正向效应,并呈现出上升趋势,在第3期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在第9期后趋于平稳,见图5(a)。然而,在滞后1期内给旅游产业成长一个正向冲击,金融发展产生正向效应,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在第2期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在第9期后趋于平稳,见图5(b),冲击过程同图5(a)相似,但持续效果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成长的影响明显强于旅游对金融的影响。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5 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成长之间的脉冲响应曲线

运用方差分解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张家界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相互作用程度(见表7)。从表7中可知,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第1期均100%受自身波动冲击的影响,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成长的冲击在第2期才开始显现,在冲击初期(第2期),张家界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成长的冲击强度为26.156%。从整体来看,冲击强度呈现出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最大程度的贡献发生在第4期,贡献率达到62.555%,在冲击初期(第2期),金融发展对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的作用强度快速上升2期后,增长放缓,在第5期后作用强度趋于稳定,稳定在62%左右,这说明金融发展对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在金融发展的方差分解方面,张家界的金融发展从第1期开始就受旅游产业成长的冲击影响,冲击强度为2.318%。冲击强度经过第1、2期的快速增长之后,在第3期基本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13%左右。

表7 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成长的方差分解表

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旅游产业成长初期对金融的依赖性不强,波动冲击均来自于自身的发展,这是因为旅游产业的初步形成是依赖于要素的驱动和政府的投资,金融机构的资本在旅游产业成长初期贡献较少[23]93。但随着旅游产业的成长,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的贡献会逐渐增大,这是因为以往仅依靠政府的投资难以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而金融的发展确可以给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保障[48]。金融产业的发展从发展初期就需要来自于其他产业发展的冲击,这是因为金融产业的发展表现为金融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金融资本必须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资本的增长,但研究发现,在以旅游为核心产业的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对金融发展的冲击最大强度也仅为13%,由此可以看出,张家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更多地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带动。

4 结论及建议

从旅游产业生成视角出发,定性分析了张家界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之间的耦合协调机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了两者的协调效应及动态关系。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张家界金融发展和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效应在旅游产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在旅游产业生成期,两者的协调效应表现为旅游产业成长追逐金融资本的发展;此时的金融发展推动旅游产业成长,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的贡献远大于旅游产业成长对金融发展的贡献。在旅游产业发展期,两者的协调效应表现为两者的同步发展状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二,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知,张家界金融发展与旅游产业成长呈现出单向因果关系,即金融发展是引起旅游产业成长的重要原因,但旅游产业的成长并不是引起金融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三,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可知,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初期对金融的依赖性不强,波动冲击均来自于自身的发展,但随着产业的发展,金融发展对旅游产业成长的贡献表现为滞后、持续、正向效应,贡献率最终稳定在62%左右。而金融产业的发展从发展初期就需要来自于其他产业发展的冲击,旅游产业成长对其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持续时间短、贡献力小等特点,贡献率稳定在13%左右。

上述的研究结论对地区实现金融与旅游协调发展战略的启示在于:在旅游产业成长过程中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体系,金融产业对旅游产业成长的支持不仅体现在金融信贷规模的增长上,更关键的是要不断革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提高金融资本在旅游产业的配置效率。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提高金融资本在旅游产业成长过程中的配置效率。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但后期收入稳定等特点,金融部门需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资本在旅游产业中的配置效率;在促进金融规模适度扩张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旅游产业成长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第二,拓宽旅游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满足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多层次金融需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担保机制,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供给结构的多元化,有效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多层次金融需求。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根据产业生成理论可知,旅游产业成长历经3个阶段,由于数据难以获得,导致本研究的时间维度较短,并没有包含旅游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这是本研究的一大不足。此外,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并未将旅游产业成长过程分开研究,日后的研究可以从旅游产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分析金融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

猜你喜欢

张家界金融旅游
张家界的幺妹儿哟,张家界的酒儿……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毕业一起去旅行之张家界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旅游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