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2019-05-21玲/

市场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能源

左 玲/ 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碳排放量也是世界首位。《2018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指出,2017 年中国能源消费3053 百万吨油当量,超过美国780 百万吨油当量,稳居榜首。能源需求过大导致能源供需失衡、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我国用能部门中,居民能源消耗已成为工业部门外的第二大能源消耗部门,占所有终端能源消费的11%;而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又占居民能源消费的69.05%,家庭能源消费比重相对于生产能源消费的比重不大,且消费方式比较分散。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的物质基础,对国家来说,能源是基础资源也是基础产业,是驱动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而城镇家庭能源是总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城镇家庭能源问题,对于加快建成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生活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现状

(一)东部城镇家庭日常消费活动用能特征

本文所说的城镇家庭能源主要是指按照城镇家庭日常能源消费活动的能源供应,即炊事、取暖、制冷、家用电器、交通和热水等的用能。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 年度(CGSS2015)数据,如表1 所示,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家庭日常消费活动用能中,热水和集中取暖能源消耗最多,分别为574.58tce、442.07tce,这也说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高,人口众多,冬季采暖需求大,必须大量使用能源来取暖,因此热水和集中供暖的消费活动耗能最多;其次是交通383.01tce;除了分户取暖外,家庭日常能源消费活动耗能最少的是制冷,51.25tce。这是由于制冷的工具主要是风扇、空调等家电,电力能源相对于煤炭、薪柴来说,属于低碳能源,因此耗能少。

表1 东部城镇家庭日常消费活动用能(单位:tce)

(二)东部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从家庭能源消费种类的角度来看,结合表2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主要的家庭能源消费是天然气,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216.43kgce/ 年,在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接近42%。其次分别是成品油、电力、液化石油气,人均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37.71kgce/ 年、115.99kgce/ 年、27.07 kgce/ 年,所占比重为27%、22%、5%。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天然气管道铺设面积广且人口密集,因此天然气、成品油和电力在东部地区城镇家庭能源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随着国家倡导使用清洁能源,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居民对煤炭和秸秆/ 薪柴能源消费需求也大大降低,煤炭和秸秆/ 薪柴在东部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依次为2%、1%,其人均家庭能源消费分别为10.93kgce/ 年、4.19kgce/ 年。太阳能虽属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也较好,但需要较大的初始投资,普及率极低。因此,太阳能在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小,仅为1%。

表2 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 年度数据(CGSS201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始于2003 年,是我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2015 年CGSS 项目调查覆盖全国28 个省/ 市/ 自治区的478村居,经统计,共完成有效问卷10968 份。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因此将CGSS2015 年的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筛选和处理后,有效样本共1208 份。

(二)模型设定以及变量选取

经过上述的理论分析,家庭能源消费与许多因素有关,本文主要分析其中家庭户特征因素的影响。家庭户特征因素包括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财富等;其中家庭财富主要用家电数量和家庭住宅面积两个指标。本研究将家庭能源消费总量设定为因变量,利用CGSS2015 微观数据,通过建立OLS 回归模型,详细探讨家庭户特征因素对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根据选取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运用Stata14.0 分析软件,文章将研究模型设定为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E 表示家庭能源消费量;Scale 表示家庭规模,即家庭人数;Age 表示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取家庭成员年龄平均值,18- 29 岁为青年型、30- 45 岁为青壮年型、45- 60 岁为中年型、60 岁以上为老年型;Edu 表示受教育情况,由于户主是家庭的主要决策者,因此选取的是户主的受教育水平;Inc 表示家庭年收入;App 表示家电数量;Size 代表家庭实际居住面积;a0和aI表示截距项和回归系数;εi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假设有i 个家庭,使用了n 类能源种类(如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等),能源主要用于m 类消费活动(如炊事、家电使用、取暖制冷等)。对于第i 个家庭,以Energyi,m,n表示第n 种能源用于第m 类活动的实物消费量,相应的可以根据每类能源品的折标系数coefn调整为以千克标准煤(kgce)计量的标准能源消费量。第i 个家庭全年能源消费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文涉及的能源包括七类: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秸秆/ 薪柴、供暖和太阳能。家庭能源消费活动分为:炊事、取暖、制冷、家用电器、热水以及交通。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将家庭能源消费总量设定为因变量,利用CGSS2015微观家庭数据,通过建立OLS 回归模型,运用Stata14.0 分析软件,回归结果如下:

表3 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OLS 回归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主要受居民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家庭人口规模、家电拥有量的影响。其中,居民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家电拥有量与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受教育水平与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家庭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能源消费消耗越少。这是由于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越高,居民的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越明显,在选择能源消费种类时,更倾向于消费清洁、低碳、健康的能源。家庭收入每增加1%,家庭能源消费随之上升0.14%,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家庭人口规模每增加1%,家庭能源消费随之增加0.22%;家用电器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家庭能源消费随之增加0.76 个百分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各种高端家电、厨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家用电器越多,家庭消耗的电力自然也随之增加,从而家庭能耗也会随之上升;家庭年龄结构越偏向老年型,家庭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这是由于家庭成员中,老年人比重越大,由于退休效应,老年人停留在家中的时间多于青壮年,生活用能活动频繁,因此家庭年龄结构越偏向老年型,家庭用能越多。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研究基于2015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通过东部地区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现状特征分析以及设定OLS回归模型,结果发现:(1)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家庭日常消费活动用能中,热水和集中取暖能源消耗最多,分别为574.58tce、442.07tce,制冷耗能最少;(2)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比重最大,高达42%,其次是成品油和电力,太阳能消费比重较低;(3)在家庭户特征影响因素中,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主要受居民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家庭人口规模、家电拥有量的影响。其中,居民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家电拥有量与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受教育水平与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政策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调整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使用无疑是最为清洁高效的,并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居民对天然气的使用只会增不会减,但是我国的天然气储备并不充足,因此,国家应加快天然气储备,使居民消费过程中尽量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降低对电力和煤炭的需求。另外,太阳能设备成本偏高,因此在我国的使用比例非常小,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太阳能的推广与使用,比如可以通过相应的财政补贴来缓解居民购买的压力,鼓励居民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从而缓解能源紧张的压力。

2.加强宣传,提高居民节能环保意识

通过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家庭受教育水平与东部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家庭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家庭能源消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居民文化素质高,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自然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当倡导将节能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去,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知识,增强节能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

3.结合东部地区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各种能源资源相当丰富。东部地区,沿海范围最广,因地制宜,可通过建设风电、光伏基地,做好能源管道运输工作,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一方面通过开发新能源,缓解城镇能源紧张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对建设全面小康、两型社会发挥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能源
石器时代的居民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人口与就业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