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微视频:主流媒体时政报道的创新探索

2019-05-20杨明珠

出版广角 2019年8期
关键词:时政

【摘要】 新媒体语境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主流媒体为更好地适应新的传播格局,开始了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探索。由于新颖的传播方式与内容架构,时政微视频已然成了政治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当前时政微视频的发展现状为着眼点,对时政微视频的传播价值与发展趋向进行相关探究,为未来时政传播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时政微视频;主流媒体;时政报道;创新探索

【作者单位】杨明珠,聊城大学农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8.019

一、时政微视频: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转型之路

时政微视频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发声形式,在关注重大时政题材、聚焦热点时政事件以及展现先进人物故事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创新时政新闻传播方式的同时,亦保留了政治新闻传播中题材的重要性与话题的热点性。伴随着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网络终端移动化趋势的加强,时政微视频成为当前新的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发声的重要途径。

1.时政微视频的兴起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秒拍、抖音等各种微视频软件凭借着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精巧别致的主题框架以及即时便捷的传播方式正源源不断地向广大网络受众提供丰富的娱乐与消遣资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消费的碎片化转向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伴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优化升级,国内主流媒体也纷纷因时而变,将以往的政治传播与网络传媒进行了创新性的融合。政微视频正是国内主流媒体准确把握信息传播碎片化与终端移动化时代特征的产物,具有传统政治新闻传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说,时政微视频的兴起正是我国主流媒体顺应新时代媒体环境,促进自身能力提升的显著标志。

2.时政微视频的发展现状

第一,主流媒体接受程度较高。当下,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以及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等主流媒体越来越频繁地以时政微视频作为载体进行新闻传播,许多重大事件与场合中的时政微视频收获了可观的点击量与关注度。其中,中央电视台在占领先机方面体现了极具战略性的发展眼光。比如,中央电视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进行之际推出的《领航“一带一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G20)期间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天》等系列时政微视频便呈现了爆款现象。时政微视频也成为当前时政新闻报道的标配。

第二,产品输出成果较为丰硕。从时政微视频的报道实践上看,时政微视频凭借着精巧的故事架构、及时的信息交互以及灵活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互联网语境下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视频产品也呈现精致化的趋势。从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与“十八大”“十九大”期间所推出的时政微视频产品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主流媒体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在摒弃传统时政报道宏大叙事手法的同时,也将关注点集中于政治活动现场的生动性、主题思想的凝练性与视频后期的精良性等方面,并积极主动地吸取网络媒体中的有益元素,并进行趣味性的创新,从而实现对舆论环境创新性的引导。

3.时政微视频的现实意义

时政微视频凭借主流媒体严谨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传播角色,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政能量”的时代重担。

第一,时政微视频在形式上创新了政治传播方式。传统的政治新闻传播多是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会议讲话等内容为主体,具有鲜明的严肃性与正统性。如此一来,传统的政治新闻传播方式往往也会因正统、官方的限制,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不能起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时政微视频的出现则在拓宽政治传播渠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创新作用。

第二,时政微视频增添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以往,媒体对政治新闻的传播更倾向于单一方向的灌输与宣传,舆论互动以及民意反馈等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匮乏,而时政微视频则带有双向交流意味的对话性特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用舆论代替宣传的观点越来越与国家对社会舆论以及民生民意的关注相呼应。时政微视频在传统政治传播形态基础上将实现这种转变升级。

第三,时政微视频在舆论上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实力。《初心》《V观》等现象级系列时政微视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次新内容的推出都吸引着无数网民的关注。时政微视频对国内主流媒体提升公信力、影响力以及美誉度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优化了政治传播的生态环境,引导社会舆论朝着积极、健康和乐观的方向发展。

二、时政微视频传播价值探析

时政微视频容量虽微,却可容家国情怀;其体量虽微,却可传民族大义;其结构虽微,却能将故事娓娓道来,以碎片化形式在短时间内向受众传递时代正能量。时政微视频作为一種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传播价值。

1.采用新颖的传播形式

时政微视频可以采用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形式。在以往的时政新闻传播中,国内主流媒体通常单一地采取新闻报道或是纸媒刊登等方式加以宣传渗透。这样的传播形式虽然可以较好地保证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与主流媒体的正统性,但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中,传统传播形式的及时性与创新性不足。时政微视频借助互联网媒体传播的形式与载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互联网的传播逻辑与语言方式,以精巧的构思把深刻的主题融入,更好地做到对主题内容的聚焦,并形成巨大的传播辐射面。

时政微视频可以添加流行式的网络表达形式。众所周知,网络中流行元素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一旦有新事物在网络上形成信息流,便可以带动巨大的流量,吸引无数网民纷纷效仿并加以使用。这一新颖的传播形式在2017年两会期间得到了充分彰显。在两会报道期间,新华网推出的《习近平关心的六件事》系列时政微视频便主动将《一人我饮酒醉》《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等网络神曲与垃圾分类回收等主题相结合,并进行极富趣味性的讲解。主流媒体充分利用了流行式的网络话语以及表现形式,将鲜明的时政主题融于媒体的幽默性表达中,一改国内主流媒体以往严肃的形象与生硬的话语。

2.蕴含丰富的表现内容

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时代环境中,微视频在内容表达方面往往无法做到传统纪录片与长篇通讯那般囊括众多。如今的时政微视频也早已抛却曾经惯用的宏大叙事手法,采用别出心裁的积木结构,即每一系列时政微视频都由几部短片或是片段构成。这些短片看似相互独立,却互相辉映,在全面展现视频主题的同时,也使视频的表现内容更为饱满丰富。

中央电视台于2017年推出了系列时政微视频《初心》,该视频3集时长,虽然加在一起不足20分钟,但是在发布后24小时以内,点击量突破4亿。这部作品以三个短视频生动真实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河北正定以及福建宁德等地的生活工作经历,将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心系百姓、不忘初心的质朴情怀淋漓尽致地进行了展现。《初心》短片创造性地以微视频的小切口传递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在微小架构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内容。

3.关注普遍的受众需求

时政微视频可以采用喜闻乐见的体验模式。时政微视频将历时较长的政治信息进行适当的简化,既保障了国家政策与决议得以准确传播,又以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保留了大量的受众群体。每一条微视频的推送都以小切口的叙述方式承载宏大的政治内涵,并以网民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收到了可观的关注度。此外,微视频在加工制作后将更易于输出、保存、回放以及传播,在重视时政讯息时效性的同时,亦能兼顾对信息立体循环播送的最佳效果。

时政微视频可以体现平等亲切的对话交流。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如今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时代,网络观点的表达也慢慢同样变得碎片化、平等化。基于此种特点,各类主流媒体因时而变,开始主动加强与受众群体的交流互动。各类时政微视频不仅做到及时发声,而且频频由官方亲自与观众用户进行亲切的交互。这样亲切平等的对话模式将易于打破主流媒体在大众印象中的高冷形象,不断缩小时政传播主客体间的心理距离,在不断提升受众黏性的同时,更为积极传播社会与时代的“政能量”提供了话语建构。

三、融媒体视域下时政微视频的有益探索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碎片化的短视频信息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而时政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更为传播新时代的“政能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主流媒体的发声筒,时政微视频要想更好地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寻求创新。

1.主题内容的历史性深挖

政治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往往需要体现一定的时效性,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向广大受众群体传递信息。而时政微视频在未来的探索过程中,对某些适当的题材,则可以在确保时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性挖掘,追寻其历史足迹与时代渊源,在重现过往历史的同时,实现对当前时代的关照,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以2018年3月由中央电视台所推出的《从深圳到雄安》这一时政微视频为例,彼时恰逢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且即将迎来雄安新区设立一周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已经带有一定的话题热度,而视频更是通过带领观众重温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建立的历史变迁过程,再次引起新的网络舆论热点。

主流媒体是存储国家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的丰富资源库,其内容资源是任何商业媒体与自媒体都无法比拟的。而时政微视频在进一步对主题时效性进行挖掘的同时,亦可以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进行历史性的深入挖掘,使视频作品更具有历史厚重感,在润物无声之中传递中华民族伟大的家国情怀。

2.媒体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时政微视频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也展现得越发真切。比如,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曾推出了电影化的时政微视频宣传片《中国一分钟》。在这部微视频中,制作团队创新性地将电影媒体技术运用到时政微视频中,注重将富有节奏感的音乐、镜头的切换以及场景的转变形成呼应,并在镜头的剪辑与画面的叠加方面别具匠心,将大量枯燥的数据变得可视化和趣味化,使政治新闻视频具有了美学倾向。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时政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使用大数据对受众群体进行信息的广泛收集与精准分析已是大势所趋,而AI、VR、H5等可视化前沿技术也被吸纳并加以应用,以实现时政微视频更为精准化、智能化的传播实践。因而,在新的传媒语境下,主流媒体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媒体技术在未来时政微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创新性应用,從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开创时政新闻报道的新局面。

3.品牌建设的阶段性构想

品牌对新闻媒体的长期发展而言,是最具价值与影响力的隐形资产。在当前时代环境下,各类时政微视频如火如荼地发展,这与主流媒体始终致力于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内容辨识度有着必然的联系。

以2014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所推出的《V观》栏目为例,其中,《V观APEC》《V观G20》《V观国家公祭日》等微视频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追捧,成功打造出《V观》的独家品牌效应,至今依然保持着居高不下的关注热度,为当前时政微视频的进一步品牌化、精致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借鉴经验。由此可见,品牌栏目与优质的媒体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时政微视频的品牌建设新构想,为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的博弈注入了更强的竞争力。

四、结语

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与移动化的互联网语境中,时政微视频以主题凝练、形式新颖以及传播广泛等优势,适时顺应了当前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潮流。时政微视频创新性地以小架构反映大主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对受众群体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媒介变迁与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时政微视频的出现为切实提升主流声音的公信力与影响力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时政微视频在未来发展中对产品内容、技术及品牌等方面所进行的更深层创新探索,也将使自身成为优化政治传播方式的重要途径,并以此更好地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时代“政能量”。

|参考文献|

[1]卞祥彬. 媒介环境变迁下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策略[J]. 当代电视,2019(1):77-79.

[2]王雅琴. 微视频时政新闻传播转换和思考[J]. 中国出版,2018(18):51-53.

[3]袁映雪. 微视频:党媒时政报道的新形式与新探索——以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2018(20):47-48.

[4]王艳. “现象级”原创时政微视频:融合时代国家电视台舆论引导的创新实践[J]. 电视研究,2018(6):8-10.

[5]曾祥敏,王孜. 微视频创作与创新策略[J]. 电视研究,2018(6):4-7.

[6]史伟,王晓东. 从《V观》看央视时政微视频报道新特点[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8):36-38.

[7]李舒,宋守山. 移动互联背景下主流媒体时政微视频品牌建设——以中央电视台时政微视频《V观》为例[J]. 电视研究,2018(7):14-16.

猜你喜欢

时政
时政要闻
“时政作文”如何备考
你做“时政”,我来“配”
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观”
时政要闻
时政
时政资讯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