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想象 聚焦细节
2019-05-20桂梅宋运来
桂梅 宋运来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剪发》是一篇童漫作文,以孩子喜闻乐见的组图形式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有趣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同时又给孩子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可以抓细节促想象,让孩子由赏到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察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编习作能力。正如童漫作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宋运来所说:“以‘画作为写作的诱发‘原料点,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升华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逐渐理解、遵循儿童习作规律的过程。”而此篇正是能够由孩子的学习兴趣点延伸开去的一个极佳素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观察与想象逐幅表达出图画内容,并能将四幅图串起来讲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故事。
2.学生在完成口头表达后,能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两幅图写一段话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流程】
一、精巧设疑,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最怕爸爸妈妈带你去干什么?
生1:我最怕爸爸妈妈带我去学钢琴,因为我觉得练琴太枯燥乏味,很没意思。
生2:我最怕爸爸妈妈带我去绿博园的鬼屋玩,因为那太恐怖了,我一进去就会被吓哭。
师: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漫画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毛,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最怕爸爸妈妈带他去干什么?
生:想。(全体瞪大眼睛盯着投影,满怀期待。)
【点评:教学伊始,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打开话题,再设置悬念,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课堂气氛便活跃起来。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里都充满期待,下面的教学瞬间就变得意义重大了。】
二、逐图深入,想象细节
(一)出示漫画一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小毛同学最怕什么?
生:剪發。(板书:剪发)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1:我从那句爸爸对小毛说的话,猜到小毛最怕剪发。
生2:我从小毛听了爸爸的话后很不情愿的表情猜出他最怕剪发。(板书:表情)
师:小毛同学的爸爸说:“小毛,头发这么长啦,该剪啦!”听了这话,小毛同学是啥表情啊?
生1:小毛噘着嘴,一副很不乐意的样子。
生2:小毛的眉头皱着,看起来很不开心。
师:那此时小毛可能会对爸爸说什么?你能想象出他们当时的语言吗?(板书:语言)
生1:小毛会说:爸爸,我最怕剪头发了,要是理发师剪到我头皮怎么办呢?
生2:小毛会说:爸爸,我的发型很帅的,要是剪了变丑了怎么办啊?
师:那爸爸又会怎么劝小毛?
生1:爸爸说:别怕,我让理发师给你剪轻些,保证不会剪到你头皮。
生2:爸爸劝小毛:你看现在夏天都到了,你头发这么长,不剪的话可能会生虱子,生了虱子,就会把你的头皮咬破哦。
生3:爸爸会说:小毛,剪头发不可怕,说不定你剪了头发后还会变得更帅呢!
师:可是啊,爸爸左劝右劝,无论怎么劝,这个小毛同学啊,就是不愿意去剪发。如果你是小毛的爸爸,你会怎么做?
生1:狠狠地骂小毛一顿,说他不听话。
生2:也有可能会把小毛拉到理发店去。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很简单,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情”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情来揣测他们的对话及心理,这是童漫写作应关注的一个点。】
(二)出示漫画二
师:你们看爸爸是怎么做的啊?
生:爸爸真的把小毛拉去剪头发了。
师:那这个小毛同学呢?
生:小毛拼命挣扎就是不肯去。
师:那你们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吗?除了用“拉”表示爸爸的动作,还可以用哪些动词来形容?(板书:动作)
生1:爸爸拖着小毛去剪发。
生2:爸爸拽着小毛去剪发。
师:爸爸一边拖着小毛一边还可能在说些什么?
生1:你这个小东西,竟然怕剪头发,我就不相信我治不了你。
生2:头发不剪哪能行啊,就要生虱子啦!
师:而小毛又会说什么呢?
生1:不去嘛,我就是不要剪头发。
生2:不去不去就不去,我的发型好着呢!
师:剪发前的小毛,可真是叫奋力挣扎啊。(板书:前)他会被爸爸拉去剪发吗?
【点评:这一部分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变换不同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这也是漫画写作应关注的一个点。】
(三)出示漫画三
师:唉,这个小毛好可怜啊!爸爸力气大,他的力气小,最后他还是被拖到了理发店。看看他现在是什么状况?
生:哭得好伤心。
师:爸爸怎么训他的?
生:堂堂男子汉怕剪头发,不像话。
师:此时理发师还可能会对小毛说些什么?
生1:小朋友,你不要乱动哦,再动我就要剪到你耳朵咯。
生2:小朋友,你别怕,我是有经验的理发师了,不会剪到你头皮的。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被爸爸妈妈强迫着做某件事的经历吗?当时你们心里是怎样想的?
生:有一次周末,我妈妈一天让我上三个辅导班,我不愿意去,她就强迫我去。我当时心里很生气,觉得妈妈不爱我,干吗让我这么累啊,周末也不能好好玩玩。
生:我有一条裙子,是一个亲戚帮我买的,我很不喜欢。有一次出去玩,妈妈就强迫我穿上它,我就很不开心,一天都不想跟妈妈说一句话。
师:那你们大胆猜测一下此时此刻(板书:时)小毛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板书:心理)
生1:小毛想,凭什么大人都这么霸道啊,我们小孩子连一点儿自己的想法都不能有吗?
生2:小毛想,唉,真倒霉,剪了就剪了呗,也只能这样了。
师: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大家能大胆地猜测一下剪发后的剧情吗?(板书:后)
生1:小毛很生气,回到家就把门反锁了,爸爸怎么叫他,他都不出来。
生2:小毛回到家,照了照镜子,竟然发现自己真的变得更帅了。
师(神秘地摆了摆手):同学们,你们猜得都不对!
【点评: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被爸爸妈妈强迫做某事时的心理,而联想到主人公小毛被爸爸强迫去理发时的心理,这样的想象更具生活性,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关注人物的心理,这也是漫画写作应关注的一个点。】
(四)出示漫画四
(生看图后笑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笑什么?
生1:小毛把仙人掌上的刺剃掉了。
生2:这盆仙人掌一定是爸爸平时最爱的植物。
师:哈哈,你们一定没想到吧!小毛真是太有创意了!爸爸剪了他的头,他就剪了爸爸最爱的仙人掌的“头发”。第二天,当爸爸看到这副情景,心情怎么样?
生1:爸爸火冒三丈。
生2:爸爸怒氣冲天。
师:你觉得这个小毛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1:我觉得小毛很调皮。
生2:我觉得小毛很淘气。
生3:我觉得小毛很可爱。
生4:我觉得小毛很聪明。
生5:我觉得小毛的报复心很强。(师提醒这里的报复得加上引号)
【点评:让学生自己说出笑的原因,本身就是在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地读懂图意。再让他们谈谈对小毛的印象,深化了学生对小毛这个形象以及对整个故事的认识。】
(五)完整说图意
师: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生:这个故事生动有趣。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你能把它讲出来吗?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组内每人说一幅图,再推选一位代表将四幅图的内容串起来说一说。
小组合作要求:
(1)组内每人说一幅图,要通过想象把图画内容说具体。
(2)每组推选一位说得最好的代表准备汇报。
(组内交流后,选两组同学汇报。)
师:如果我们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的话,你们觉得加什么题目比较合适?
生1:剪发。
生2:被剃了头的仙人掌。
生3:小毛剪发记。
【点评:把单幅图的内容说出来并不太难,但把整个故事的内容说出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在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互助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通过研讨的形式来回顾与总结整个故事,便把这种难度降低了一个坡度。再让他们为漫画故事加个题目,是为了进一步考查他们对故事中心的提炼能力。】
三、由赏及创,落到笔端
师:这么好玩的故事,我们能把它写出来吗?
生:能。
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先选择其中的理发前、时、后的一个部分来写,不用加题目。
出示习作要求:
发挥想象,选取理发前、理发时、理发后的某一两幅漫画写一段话。
(生写,师巡视。)
【点评:这里的习作训练其实为片段训练,之所以这样做,是受课堂时间所限。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又让他们习作时关注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如此训练其实是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
四、及时反馈,先评后议
选取两段写得较有特色的习作进行点评、批改。
(投影出示第一位学生习作,写的是“理发前”部分。)
师: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习作有哪些优点?
生1:他写的时候关注到了人物的对话。
生2:他写的语句很通顺,字也很漂亮。
师:可以给他提点儿什么建议呢?
生1:他可以再写一写人物的表情。
生2:想象还可以再丰富些。
(投影出示第二位同学习作,写的是“理发时”部分。)
师:谁来说说看这位同学的习作有哪些优点?
生1:他写的时候既关注到了人物的对话,也关注到了人物的神情。
生2:他还写到了理发师理发时的动作。
师:可以给他提点儿什么建议呢?
生1:小毛剪发时的神情还可以写得更加生动些。
生2:如果他能把小毛理发时的心理写一写效果就更好了。
(其他学生提的建议时,展示习作的学生拿出笔来在习作旁注明,如“加心理”“写生动”等,以便回去修改。)
【点评:既然有习作就应当有师生的赏评,说出优点的同时,也提出建议,这比老师独自评要更有实效。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所获得的成长是不容小觑的。】
五、提出希望,鼓励投稿
师:同学们,课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漫画故事写完整,写得好的作品,我们还可以向报刊投稿哦,说不定啊,还能被发表出来呢。
【点评:以投稿与发表来鼓励学生,就像是在学生的心里栽下了一棵充满希望的小树苗,孩子们一定会加倍努力精心侍弄,为它浇水施肥,然后期待它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好吃的果,如此会给学生认真完成写作提供无限动力。】
撷萃集
给梦想插上翅膀的机会
一个对寻宝很有热情的小男孩找到了一个石头碎片,他坚定地觉得这是个重大的古文物(其实不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把这个石头忐忑地寄给了当地的罗马德意志博物馆。
没想到,他们居然真的收到了博物馆的馆长回信!信里语气极其认真,是这样写的:
非常感谢你将你的宝贝寄到我们罗马德意志博物馆来。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你的宝贝进行了观察和长时间的解密。最终有人得出结果。这是一个黏土碎片。
工匠将黏土物件在烤炉中长时间高温烤制。因为高温,这个黏土片非常坚硬,也可称之为石器。此外这个石器还上了釉,所以有点儿闪亮。
你的黏土碎片源自一个埋在土里的大水管道,这个管道很有可能是19世纪烧制的,所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
虽然你的黏土碎片不是出自于罗马时期,但是它还是个老物件,向我们展示了科隆人当时的生活。请你好好保留它,并向你的朋友展示。
来自罗马德意志博物馆的祝福
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们的梦想。
想想,这件事估计会让这个孩子很长一段时间的梦想都闪着光吧,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是童年值得珍藏的一笔。
——如果有这样的,给某个人的梦想插上翅膀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啊。
(来源:豆瓣 宴之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