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穿过字里 春色溢满行间

2019-05-20周晓霞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迎春花杏花少先队员

周晓霞

何谓“教材只是个例子”,早已经是共识。而在实践中何以贯彻则有太多的路可走。2019年秋学期全国教材一统,统编教材最显著的编排体系就是单元主题化。对于目前在使用各种版本教材的四、五、六年级来说,必然要面临一个转变,担忧者提出的无非是知识点衔接、体例模式变化的问题,所以本学期立足于“教材只是个例子”的设计意识更强烈了。笔者本学期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是整个学期的模块框架,整个单元的听、说、读、写教学被我重新统整分配在两周内完成。其中一个模块就是:指向写作的单元主题阅读。现以主题为“春”的第一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与收获。

“春日寻芳”——初步阅读整体感受“春”的足迹

春,是本單元的主题词。主题下安排了四篇与春相关的不同体裁文本。不同文本的创作目的不同,文中“春”的气息自然是不同的,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诵读之后,我要求孩子们寻找不同文本中的“春”,找到“春”的足迹——感受“春日寻芳”的愉悦。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篇现代诗歌,也可以说是一份植树造林倡议书。运用诗歌的形式显示出轻快活泼的节奏,最为鲜明的诗歌特点就是押韵及首尾呼应式的重复。第一小节的“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是在那“和煦的春风”里做出的决定,脚步是轻快的,应和着春日的轻快;脚步是充满向往的,应和着春日的美好;脚步是充满探索精神的,应和着春日的希望。而最后一节中的“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则是在经历了荒滩、沟渠、山坡、公路……过后,感受到了“绿色工厂”之于人类健康幸福的影响,展望了新绿装点后祖国美丽的版图——对于植树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所做出的明确决定。而这首诗与一般的少儿诗歌有一个细微之处的不同:所押的是“u”韵,也就是常说的闭口音。闭口音比较低沉,开口音比较欢乐,是常识。那么作者何以选择这样一个韵脚呢?当然是有目的的。虽然是和煦春风下迈开的轻快脚步,指向却不是郊游那么的欢畅,而是有一番辛劳的:他们的足迹要遍布荒滩、沟渠、山坡、公路……所到之处不是游乐嬉戏,而是留下一片又一片的绿色。可以说,诗中美丽的春天既是少先队员们感受到的,也是他们共同营造的。

孩子们的身份与诗中“少先队员们”的身份完全契合了,这就让他们很快被诗句带入那份辛苦而快乐的植树劳动中去。他们兴致勃勃地行走在诗行里,踏着“红领巾”的足迹,寻觅着“春”的气息,开始自己的诵读之旅。他们发现了“春”散落在那些美丽的词语里:和煦的春风、青翠的小树、绿色工厂、一片新绿、绿色宝库……诗中并没有一处对春天的正面描写,甚至没有一句完整的描写。对于“春”的发现,全凭这些零散的意象所激发的联想、点燃的想象。

《第一朵杏花》记述了气象学家竺可桢为了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指导邻居孩子一起精确、细致地观察的小故事,说明要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必须有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作前提。“第一朵杏花”自然就成了故事的关键事物,关注的焦点。故事按时间顺序描述:第一年的春天,孩子告知杏花是“今天开的”,并不是竺可桢所想要的答案。第二年春天的一天,得知了第一朵杏花确切的开放时间,邻居孩子和竺可桢的那段没有提示语的对话精彩地写出了他们的兴奋和喜悦。由此小事引出作者要阐述的也是竺可桢一直秉承的科研精神。

故事中对于春色的描写有三处。文章的开头第一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另有穿插在句中的“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第二处就是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描写了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景象,引出“杏树的花苞”。最后一处是直接描写了那第一朵杏花:“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了“春色”,而且很快地发现每一处都有“杏花”,感受到由主题引发的景物描写。

《燕子》是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海燕》中的片段,也是不同版本教材中被选率很高的一篇散文。对于这篇文字的解读,无论是网络还是报刊,那可谓铺天盖地。而对它的理解肯定绕不开去的就是其原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的习惯,而对于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的训练也是作为单元主题阅读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自当另有时间与设计安排,这里且不去赘述。改编后的课文自然已经有了第二次创作,而就教材呈现的文本,镜头仍然聚焦于“春”。

学生初读课文,发现了散文最大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看似庞杂的春日讯息里,贯穿其中的就是那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它是春的使者,春的精灵。而文中典型的春景描写有两处: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小燕子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所处的角色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两段春景艺术效果的不同,第二自然段纷繁,第四自然段淡雅,且有乐感,浑然天成。

《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其意象自然来自春天,就那自然景物来说,杜牧和程颢这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和我们现在的人眼中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作为经典的魅力恰恰在于境地与思想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取景。于是初读课文,我们只是找出两首诗中相同的景物和不同的景物。相通的景物:“绿”与“柳”,“红”与“花”,“水”与“川”,共有的“风”。杜牧另有“村”“郭”“酒旗”和“楼台”(寺);而程颢则有“云”与“时人”入镜。

春景的寻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阅读行为。那么真正指向写作的单元阅读可以实现一些什么,又能如何去实现呢?

“春意盎然”——对比阅读体裁感悟“春”的韵律

“寻春”之后,便是沉醉其中了。基于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感悟“春”之于不同体裁文本的韵味,才是阅读教学中真正的“语文行为”。我将四篇课文中的“春景”一股脑儿地呈现出来,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同样是春天的那些景物,他们为何要这样写?

融在诗行里的春:《走,我们去植树》中代表“春”的意象被找出来,品味着意于它的融化。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这些意象词语意思的理解上,对于诗歌来说,真是丢了西瓜而捡芝麻。所以我提出了:大家寻找出来的“春天”都与什么交融在一起?一个“融”字,让学生有了品味的方向。大家很快发现:“和煦的春风”融进了大家“轻快的脚步”里,这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春意盎然的季节令人意气风发,脚步自然轻快。“青翠的小树”不仅仅是指少先队员们栽下的树苗,同时也是少先队员自己的象征。那荒滩里、沟渠边、山坡上、公路旁的一棵棵青翠的小树见证着少先队员们的童年,陪伴着少先队员们的成长。“绿色工厂”的产品——清新的空气自然是融进了每个人的体内,给人们带来健康、幸福,演奏一曲曲快乐的歌。植树造林,美化祖国。既实指绿化祖国的行动,也象征着少先队员们对于祖国建设的重要,正如一棵棵树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样,一个个茁壮成长的少年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绿色的希望”足以让诸如“风沙”这样的困难“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它不仅融在自然的环境之中,更融入“四化”建设之中。“融”——在那众多的意象中如何寻找一些切实而美好的动作去组合去填充——这是在读诗中必修的功课。

进入情节中的春:作为故事《第一朵杏花》中的春景描写,在情节发展上有着怎样的作用,是阅读时特别要关注的。所以联系故事前后情节来对照阅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这只是故事写作的惯常开头: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及背景。单一来看可以这样理解,然而对照第二年春景的描写就能体会到两次描写的“情节安排”。第一年对于那杏花的描写只是“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这是一种印象式的写意。那杏花就是一片粉红在那儿了,什么时候有的,谁都没有太过在意。邻家的孩子、竺可桢、院子里所有的人,可能就是在偶然放慢匆忙的脚步时瞥见的,可能是闲庭散步的偶遇,可能只是眼角余光的那么一闪,所以那“一片淡淡的粉红”只是属于“杏树”的,可能也只有杏树知道它哪天开了第一朵。

而第二年的景色描写“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关于杏花的只有一个小小的“鼓了的花苞”,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邻家的孩子和竺可桢内心对她的期盼。他们是从“又是一年”就开始急切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第一朵杏花”:看着春风吹绿了柳梢,杏花没有开;看着春风吹青了小草,杏花没有开;看着春风吹皱了河水,杏花还是没有开——突然有一天,那和煦的春风就“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终于等来了绽放前的萌动。这是为“清明节这一天”所有的情节蓄的势,顺势而来的竺可桢和孩子那段充满激情的对话一如阳光下怒放的花瓣——“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此处必然要写出这珍贵的“第一朵杏花”,不再是去年那“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景物描写绝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的点缀。

穿越时空界的春:《燕子》中两处典型的春景描写又有着典型的艺术特质。对于名家经典,如果不细致深入地品味,真是一种浪费。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何谓经典?简单的解释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再具体一点儿就是可以穿越时空,让所有接触到它的生命都得以放光的作品。”所以,我们读“经典”不仅要读到它的“前世今生”,还要学会从中生发“来世”。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这段文字就是可以打通时间的“经典”。熟读之后的第一步: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到了哪些“经典”?孩子们立刻根据文中的意象信息,进入了古诗词的世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他们明白了,原来是经典诗词滋养了郑振铎。这样的文化积淀越丰富,你的解码能力就越高。继而告诉学生:既然是经典,郑振铎的文字也是可以滋养我们的,你能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来调整一下这段文字吗?于是课堂上有了这样精彩的“抄写”:

二三月间,迎面轻轻地吹来阵阵微风,从天上洒落下牛毛、花针般的细雨(课外有读过朱自清)。柳树的枝条上舒展开鹅黄色的嫩叶。草儿青了,芽儿绿了,花儿穿上了各色鲜艳的盛装,聚集在一起开派对,庆贺春天的到来。春天派了小燕子作为使者,为大家弹奏一曲。

经典就这样被我们穿越着,也穿越过我们每一个相遇的灵魂。而对于第四自然段的品味,显然要安静得多。当我描绘“蔚蓝的天空下,那电线杆之间的细线像什么”時,恰恰有几个孩子说成了直线和刀疤——这两个捣蛋鬼的回答,看似破坏了文章和课堂的气氛,而我正好借此进入了这个自然段中经典的“痕”字品味。孩子们体会到如果是直线和刀疤这里就会用“根”或“道”。用“痕”一则写出了那电线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视觉效果,还从画面上感受到了春雨过后的水墨气息。最重要的要学会从整体氛围上感受到这水墨画面与后面“春天的歌”的音乐联想交融出的艺术美感。有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三步体会,这样的春景描写已经超越了空间,抵达了学生的某个制高点。

注入情思间的春:“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文中的写景不只是为了写景,古诗的写景越发不是。虽然读诗不多,但四年级的孩子已经能明确地感受到常见绝句中的基本章法: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所以学习古诗,读懂诗人所抒之怀才是读懂他们取景理念的最好途径。通过诵读,大家迅速把关注点放在了两位诗人的不同点上,并结合杜牧和程颢的简介体会到两首诗不同的韵致。

先从资料入手,唐朝历史从618年到907年,而杜牧出生于803年大约于852年去世,他眼中的唐朝绝非王勃所见,亦非李白所遇的大唐。他看到的是日薄西山的晚唐。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而最大的风格就是以咏史抒怀为主,诗作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再加上对南朝历史的了解,透过“寺”对人的震慑,被一种“佛”家理念深深地感染了,沐浴在那历史轮回的“烟雨”之中,我让学生用一个词表达杜牧创作时的心境,他们写出了:悲伤、难过、凄凉、伤心、悲凉等与前面绚烂春色几乎无关的词语。四年级的孩子只要引导得当,绝对能体会到了那“烟雨中”所透出的不是江南的浪漫,而是一种历史的苍凉。

由“程门立雪”的典故进入了程颢的世界。作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无论是所处的历史环境还是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都决定了他如“云”般的自在,身边有“人”的儒家入世心态。自然对他的启示是一种“道”与“理”的感悟,他自乐在其中。而“时人”与自己的关系,纯粹体现出儒家的一种“仁”念。到儒家创始人孔子那里回顾一下,即刻读到了“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一脉相承。

这样的单元主题追问,让孩子们对于文字的功能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不同体裁的文章,作者所表达的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么,我们将如何表达属于自己的春色呢?

“春色满园”——立体阅读个体感知“春”的气息

于是,本单元我安排了一次自助餐式的“春天”主题写作训练:只要是有春色的习作皆可。古诗,现代诗,春景,春天的事……自由选择,自主创作。于是,学生的作品真的是春天里的园子:百花齐放。

金芮琦找到了一片现实的景与“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对应: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边走边唱着歌,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小动物,柳树站了起来,花儿草儿摆了起来。

走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看那一朵朵鲜花随风舞蹈,蝴蝶在花丛中辛勤工作,我的心就和春天一样,冬天的灰尘已被清除,往年的烦恼已忘记,心亮堂堂的,开心和愉悦一起涌上心头,看着这一生机勃勃的场景。小燕子在柳树间飞来飞去,剪刀似的尾巴穿过一根根柳枝,剪出新鲜的嫩叶。春风一阵接一阵吹了过来,小草换了新衣裳,花儿乐得笑开了花。向远一看,嘿,一户人家的春色真是多啊,杏花都已经多到从墙中冒出了头,正在炫耀自己的魅力呢!柳树直挺挺地站着,把头发垂了下来,小鸟们在林间穿梭着,嬉戏着,唱出一首春天的歌。晚上,春雨柔和地滴下来,滋润着万物。一滴滴的将雨水送给花花草草,让它们喝个水,洗个澡。好让它们茁壮成长。

哦!春天,她来了。

吴依芸是个声律爱好者,即兴赋得《江南春》:

池边几株杨柳绿,

院内一枝杏花红。

茫茫细雨润万物,

莺歌燕舞何处寻?

后又精心雕琢,真切体会了一番贾岛的“推敲”之苦与乐,修改而成——

池边几株杨柳绿,

院内一枝杏花红。

茫茫细雨润万物,

莺歌燕舞自其中。

李前毅是一个很有诗性的孩子,在读这一单元时,他一直认定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春天的精灵——迎春花。在他眼里,迎春花就是春天的使者。他认为不是春天到了,迎春花开了。而是迎春花开了,春天才到的。他的小诗写出了迎春花的机灵,更写出了迎春花“落‘金不是无情物”的独特思维,给根的回报不只是常言的“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是阳光的温暖。这一意象既是由色彩上所产生的形象比喻,又有深一层的光合作用的理性,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份浪漫的情怀。

迎春花

迎春花的苞

穿一身黄外套

像小柠檬长了四只脚。

花开了,

又像黄色的迷你小百合。

春天里,

迎春花开了,

百花才争奇斗妍。

它不是最漂亮的,

也不是最香的,

可像装了雷达一样,

它总是最敏捷的——

最先闻到春天的气味,

它就开了;

最先知道水暖了,解冻了,

它就开了;

最先知道春雷响过,春雨下过,

它就全都开了。

它是花国的国王,

它开了,

所有子民才开。

迎春花谢了,

夏天就来了。

盛开的迎春花,

是跟太阳一样金灿灿,

謝落的迎春花

给大地送去金色的阳光。

孙丽雯则是一个善于借景写事的高手,她选择了春天里采蜜的小蜜蜂,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树丛后面有一片“黄金地带”——那里是迎春花的王国,一只小蜜蜂落在迎春花上,如果不静心地听到那“嗡嗡”声,你根本看不见它。所有的迎春花正舒展开身子,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花束空隙间有棕色的枝干。蜜蜂趴在树干上,翅膀是透明的,褐色的肚子会被看成树干,而那沾满花粉的脚早就被染成了金色,理所当然地被误看成了花瓣。

她将迎春花与小蜜蜂融为一体的情景,描写得就像一部微电影,写意与工笔随心交替。

对于自然常常有极为敏锐感受的王梓萌,给我们带来了惊艳之作,不予评说,以此作为本次主题活动的结语,正体现其语言之妙哉——

转眼冬去春来,二月大地披上了新衣。下了两三天雨。虽然只是细雨,却打落了不少茶花。花瓣落了一地,又被行人的鞋踩出了鞋印,与泥土相融,远看,足迹所到之处就有花瓣,是一番别有风味的景色。

湿冷的泥地上,长出了一层绿绒绒的草,翠绿,深绿,浅绿,好看极了。莺、八哥、麻雀、燕子等鸟儿在展翅飞着,莺、燕子静悄悄划过天空,像是在秘密地工作,八哥和麻雀则是一边大叫一边在林间穿梭,要把春天的信息传遍每个角落。河上平静的河水缓缓流动着,如同一块青翠的玉石,纯真、透亮。河神似乎想把这珍宝据为己有,故意在上面蒙了一层白纱般的雾气,让别人看不清,可阳光还是掀开了它。岸边的杨柳有了黄绿色的嫩芽,又长了一截,简直要触到地面了。

二月里,野花开了,野荠菜、绒毛花、地莲花……还没到旺盛之时。这些藏在草里的调皮鬼们,要俯下身才能看清。树上也长出了新芽,香樟长出了鲜红的芽,远看就像花苞;红叶李长出了紫红的芽,它很有个性,其他树芽都是抱成团的,而它的叶子偏要分开长;桂花树上还挂着去年冬天的果子,它专门在那时候结,长出的芽和果子很像。只有银杏这个家伙,还光秃秃的,不见一个芽。可夏天里它却摇身一变——变出了一身绿油油的叶子,难道它有什么秘密?

其实,春天的秘密还多着呢!

猜你喜欢

迎春花杏花少先队员
杏子哪去了
北陂杏花
迎春花开( 连载一)
迎春花
迎春花
我爱“少先队员证”
迎春花
怀念杏花妹妹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