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思考 快乐发现

2019-05-20吴寿锦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热情狮子现象

吴寿锦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在这句话后还说道,“在艺术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们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也即是‘美。”孩子不是“艺术者”,对于孩子来说“发现美”似乎是“高不可攀”的,但是,孩子有孩子的“发现”。他们用童眼去观察,用童心去思考,“发现”出的“美”与成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如果能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快乐发现”,在习作中大胆倾吐自己的“发现”,这“儿童似的发现”也是令人惊奇的。有段时间,我就让我班的学生上街观察一个现象,并思考现象后面的“美”,写出一篇“观察作文”,从中就体会到孩子那童稚的“发现”是令我震撼的。

一、发现,是“新”的驱使——慢跑,蹲下捡垃圾

王启胜同学经过观察,访问,思考,写出了《慢跑,也是一道风景》一文,文中写了自己早晨去街上观察,看到有一群大妈在锻炼身体,可她们手中都拿着一个塑料袋。一问才知她们要在慢跑中,捡起地上的垃圾,并把可回收的垃圾集中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多有意思的慢跑呀!你瞧,这一群大妈,在锻炼身体时,跑着跑着,突然蹲下,捡起地上的垃圾,又继续跑了起来。她们跑后,留下一条干净的大道,留下一片沙沙的足音,这是家乡清晨一道美丽的风景呀!”

这就是孩子的发现,他们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慢跑中,发现了家乡街头的“美”,文中写道:“大妈们那微红的脸在晨曦中闪着温暖的光,她们慢跑的身影如广场舞的姿态一样美妙。”事后,同学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发现。孩子道出了心思,是因为他觉得,这群大妈“慢跑中捡垃圾很是新鲜,真有意思”。

孩子眼中的“新鲜”,驱使着孩子去发现。这“新”在大人心中索然无味,而孩子却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我们执意要孩子写出“有意义”的现象,他们这种有意思的“新发现”就会在眼皮底下溜走,就没有《慢跑,也是一道风景》。让孩子自由地观察思考,孩子眼中的“新”,也是儿童的“发现”。

二、发现,是“奇”的吸引——不撑伞,才会奋力奔跑

李新雨同学在街上发现一群小同学在雨中的不同表现:有伞的孩子在雨中慢悠悠地走着,身上不时地被雨淋湿;而没有伞的孩子奋力奔跑,他们一个店一个店地避雨,且避且跑,身上干干的……由此,她想到了邻居小桐,他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也老了。上学放学都是自己走,学习成绩总在别人之上;而整日被父母管着的“我”的弟弟,一旦下雨就得在校门口等着大人给他送伞,晚上作业也要大人陪着才肯动笔……她写出了《没有伞,才会奔跑》一文。文中写道:“我发现了伞对我们有益,也有害。有伞挡雨,我们放心地走路,却忽略了雨从后面夹风袭来,同样让我们淋雨。而那些没有伞保护的同学,失去了依赖,却奋力奔跑,常常躲过急雨。没有伞,反而锻炼了他们……”

这就是孩子哲理性的思维光芒,引导孩子用童稚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的“奇”后,就会有“新发现”倾吐在作文中。孩子眼中的“奇”,有时是充满童年意味的。魏云宝为了看蚂蚁搬家到哪里,沿着蚁群“线”找了很多地方;刘旋感到橡皮泥很奇特,就试着做橡皮泥……这些孩子眼中的“奇”不时让我们捧腹大笑,却是其童心的发现。我们如果让他们大胆地倾吐在作文中,他们也会乐于表达的。孩子的发现,是“奇”的吸引。

三、发现,是“探”的诱导——过分热情,反而失去商机

孩子认定的事,他们就得去“探”个究竟。这是儿童“好探索”的表现,在“探索”中,他们有所“发现”,就会情不自禁地倾吐在习作中。

张乐佳同学的《不要过分热情》一文,就用对比的方法来写。街上有两个卖苹果的,一个很是热情,顾客一到身边就喊:“买苹果吧,这苹果味道很好呀!……”有时还会拿出苹果让人看,可是人们却很少买她的苹果。而旁边一位大叔,真诚地笑迎客人,只有当人们走近时,才问:“你要买哪种苹果呀?”他那略显冷淡的态度,让他的苹果销量大增。这是为什么呢?张乐佳同学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去询问一些人,“探索”其中的缘由:“不要过分热情,你的热情如火,人们只觉得不买又不好意思,很多时候会干脆走开,而公平交易,讓人们自己去判断苹果的好坏,人们买得轻松,反而更愿意买……过分热情,反而失去商机。”

这就是孩子用自己探索的眼睛去“发现”的,他们从现象中产生疑问,“探”得原因。谁说我们的孩子只沉迷于游戏中?生活中的现象,一旦引起他们的思考,诱使他们“由果溯因”,他们也会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中。他们也乐于倾吐这些“发现”。发现,有时是“儿童式探索”的诱导结果。

四、发现,是“怪”的磁力——不需要帮助,令人敬佩

街上那些“怪”现象,对孩子有着磁场般的吸引力。孩子眼中的“怪”显得更加特别,他们往往会从“怪”中发现后面的“真”来。

陈钰琳的《那车上的“怪”》一文就写出了自己发觉的“怪”,发现“残疾人也有自己的尊严,他拒绝人们的帮助,是为了自己有尊严地活着”。文中有一段这样写:

一位双脚残疾的叔叔,自己推着轮椅,用力划车轮,要上那条坡。我看他那么吃力,冲上去推他的轮椅。我得意地想,这正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吧,他一定会感谢我的。没想到,他回过头来,一脸愤怒地说:“谁要你的帮助,快滚开!”我不知所措地站在路上,怎么会有这么怪的人,我好心帮助他,他却这样生气……我不好意思地跟着他,他用力划车轮,终于到了坡顶。那脸转过来了,微笑地和我打招呼。我更不解了,他是在讥笑我呆头呆脑吗?……就在这时,姑姑走了过来,她问我为什么呆在这儿。我向她表明了刚才的心思。她笑着说:“傻瓜,你不知道,残疾人也有自己的尊严,他要靠自己的能力上坡,你帮助他推车,他觉得自己没面子……”哦,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种“怪”的体验,也让班上的同学有了“恍然大悟”之感。

生活中很多事,我们觉得自然而然,孩子眼中却是“怪”的。这“怪”也让学生的习作素材更加丰富,探索“怪”的原因,也让习作内容更加深刻。“怪”的磁力,让孩子有了新发现。

五、发现,是“趣”的推进——狗被牵着,并不快乐

刘静玉同学在街上看到“小孩牵着狗走,小孩被妈妈牵着走”的现象很有趣,就跟踪这对母子。发现狗要到另一个小岔道去,硬被小孩拽回,不时还汪汪地叫。由这个,她想到了狗和狮子的故事:一头狮子找不到食物,饿得皮包骨头,一条强壮的狗来到他面前,要带他到一个有吃有喝的地方。当狮子问清小狗颈上有一圈没有毛是怎么一回事时,狮子就不去了。因为狗被主人用颈圈和绳子牵着,为主人做事,吃喝不愁,却失去了自由。狮子认为,自由比温饱重要多了……

刘静玉继续观察牵狗的孩子,又发现孩子想一个人带狗去玩,妈妈却不松手,硬把他拉倒另一个服装店里去……由这个“发现”,她写出了《被牵着,并不快乐》的习作,文中最后写道:生活无忧,但被牵着,失去自由,并不快乐。父母的爱稍稍地放松,也是给孩子快乐呀!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对生活现象有了兴趣,这个兴趣就会推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发现现象背后的“美”。这“发现”倾吐在习作中,也将推进自己更有兴趣地“发现”。儿童的发现,是“趣”的推进。

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谁说我们的学生不能透过现象看到内在的“真”?只是平时我们没有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一旦所观察的事物现象与他们内心的新、奇、探、怪、趣相符时,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寻找其内含的“真”。孩子的“发现”尽管稚嫩,却反应他们的真想法,我们应让他们尽情倾吐,让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引导他们“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只有“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他们快乐发现,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发现的好习惯,“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目标,就将逐步达到。

猜你喜欢

热情狮子现象
狮子鱼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热情的小山羊
奇异现象传真
我是缤果
你有没有热情
骄傲的狮子等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