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传统文化励志故事提高职校学生职业素养

2019-05-20陆建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校学生励志职业素养

陆建华

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职责之一。《红楼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本文阐述了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挖掘《红楼梦》中的人物励志故事,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讲王熙凤故事,感悟职业价值;析贾宝玉故事,反思生涯规划;探刘姥姥故事,立创业梦想等三个方面展示了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又有利于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传统文化;励志;红楼梦;职校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53-03

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红楼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教师要勇于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红楼梦》中蕴藏的教育教学价值,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又有利于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笔者在执教职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嵌入《红楼梦》故事,从职业生涯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职场故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讲王熙凤故事,感悟职业价值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为闪亮的人物,在她身上有着诸多精彩的职场故事,教师在教学职业价值观的时候,是这样教学的:首先介绍她最出彩的职场故事“协理宁国府”——操办宁国府的管家媳妇秦可卿的丧事是个家族大事件,王熙凤接下这个大项目,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她也因圆满完成这个项目而获得职场巨大成功。那么王熙凤为什么能成功完成这个大项目?她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师生共同从王熙凤的言行中总结发现,她的职场成功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业务精通。在揽下协理宁国府的重任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宁国府的管理症结:“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能如此精准地抓住要害,与她平时的工作积累是密切相关的。

二是管理有序。她规定了“上班作息时间表”,为每一个员工固定了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如今都有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便是卯正二刻过来。”

三是奖惩分明。当有员工迟到时,她是这样处理的:“……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从此,宁国府的人见识了王熙凤的厉害,再也不敢偷闲,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各司其职。但王熙凤也不是单纯的“罚”,她也给了员工们希望:“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四是敬业精神。协理期间,王熙凤不辞辛劳,既管荣国府,又管宁国府,每天往返于宁、荣二府之间,确实十分辛苦。本来,贾珍欲在宁府安排一套房间让她住宿,但她不干,坚持每天卯正二刻来到宁国府点卯工作,不畏辛劳、身体力行,属于“撸起袖子”亲自干的人。

在大家赞叹她的职业能力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又抛出另一个故事:“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钱财,王熙凤介入官方的案件审理,活生生拆散张金哥和守备公子这对鸳鸯,导致两人双双自尽,间接害死了两条人命。学生比较容易发现,王熙凤虽然职业能力高超,但是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致命弱点最终导致她悲惨的下场。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王熙凤不同职场故事,思考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辩证关系,感悟二者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认识到只重能力而没有道德的职业人生是走不长也走不远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职业生涯发展、负面的职业价值观阻碍职业生涯发展,进而深入思考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是值得自己用时间和青春去付出的?什么才是高质量的职业人生?从而进一步澄清职业价值取向,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砥砺自我”等职业价值的情感认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端正态度,准确定位、把握自己,调整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自身价值。

二、析贾宝玉故事,反思生涯规划

选择怎样的职业道路,进行怎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关乎人生发展的重要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利用贾宝玉的故事,开展了主题活动“贾宝玉职业生涯的SWOT分析”,设计了问题链:贾宝玉的职业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是什么?贾宝玉面临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有哪些?如果你是一名企业招聘者,你会招聘贾宝玉吗?为什么?你认为他适合什么工作?为什么?你会为他的生涯规划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搜寻资料、讨论研究,使用SWOT分析工具对贾宝玉的职业规划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汇总。

综合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发现,学生们认为,贾宝玉的职场起点是很高的,他的优势(Strengths)很明显:出身豪门、天资聪颖、颜值过人,其职业生涯发展应该是一帆风顺、金光闪闪的,只要偱着考试——留学——继承家业的道路一路走下去即可。但是他偏偏离经叛道,最讨厌考试科目,最喜欢的是研究文学艺术、诗词歌赋,为姐姐妹妹研制化妆品、与演艺明星交往等等,放到现代,活脱脱就是一个讨厌教科书、逃学打游戏上网、不好好读书、不听师长劝说,反而沉迷于流行小说、追星打CALL的学生形象……这成了贾宝玉职业生涯的最大劣势(Weaknesses)。从外部条件来看,賈宝玉生于钟鸣鼎食、实力雄厚的贾氏集团,作为集团的继承人,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特别受到实力派领导贾母的溺爱,身在宫中的靠山皇妃姐姐也最器重这个弟弟,这是贾宝玉的最强大的职业发展机会(Opportunities)。但盛世之下,危机已经埋藏,家族中的“顶梁柱”们不但没有继续奋发图强,反而个个都是败家的纨绔子弟,加上父亲贾政对儿子的教育简单粗暴,从来都是棍棒喝骂,构成贾宝玉致命的外部威胁(Threats)。

在分析之后,学生们对于贾宝玉的职业生涯规划纷纷提出建议:比如与贾宝玉深入谈心而不是简单说教,比如根据贾宝玉的兴趣和特长寻找适合的职业岗位(艺术家、作家)等等。更多的学生则使用SWOT工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分析规划,思考未来发展道路。还有的同学通过本活动理解认同了父母师长的良苦用心,在更长的时间段、更深的层面、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反思,明白了职业生涯不是按照规划进行的,但是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肯定失败这个道理。树立了要想过不后悔的职业人生,必须从现在开始制定规划、确定策略的想法,收到了促进其专业学习、端正其学习态度的效果。

三、 探刘姥姥故事,立创业梦想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为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有十项政策激励青年人创业就业,各地各部门为鼓励大中专学生创业也设置了诸多优惠政策,可以说,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时机就摆在青年人面前,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业、平民创业的故事也让一部分敢于超越、勇于挑战的职校生跃跃欲试,投身于创业。而《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励志故事是一个极佳的创业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创业教育部分的时候,用刘姥姥三进贾府的精彩故事进行分析。

刘姥姥的创业背景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作为一个乡野村妇,没有文化、年龄偏大,唯一的优势是生活经验丰富,有点见识。但是在“没有工作、要饿肚子”的状况下“被迫”走上创业道路,在诸多不利因素中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与贾氏集团的掌权人物王夫人扯上了关系,于是鼓足勇气踏进贾家大门,寻求机会。第一次进贾府就收获了惊喜:虽然没有见到王夫人,但是见到了实际管理者王熙凤,得到二十两银子的资助,获得第一桶金,由此改变了命运。第二次进贾府原是送些土特产过来,没想到又机缘巧合得到了贾府一号人物贾母的青睐,在贾府的大观园中居住的日子里,更是凭借自己的表现得到上上下下的喜爱,获得持续投资,这次丰厚的收获,成为刘姥姥最雄厚的创业资本,由此建立了自己的产业,穷姥姥变成了富姥姥。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是在贾府破产之后,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表现出刘姥姥的知恩图报。

通过对刘姥姥创业过程的分析,学生们总结其成功经验:一是乐观进取,面对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采取行動;二是聪明识趣、随机应变、持续抓住机会;三是知恩图报、挺身而出、侠义风范。

教师还将刘姥姥的故事与“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的故事进行比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活跃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对创业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效引导学生就业创业。

对于《红楼梦》人物职场故事的解读,也许存有争议,也许有赞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红楼梦》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精彩人物层出不穷,比如史湘云、贾母、晴雯等著名人物,比如贾芸、小红等小人物,本文例举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精彩职场故事等着我们一起去挖掘。

责任编辑:陈钱允

猜你喜欢

职校学生励志职业素养
励志故事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浅谈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校学生语文个性化自主学习初探
浅议职业学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消费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