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途径

2019-05-20朱益湘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社团途径

朱益湘

摘要:以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针对学校社团建设信息化元素欠缺的现状,通过对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学校社团建设及智慧校园的优势,明确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提出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途径,从而提升中职社团管理效率,促进中职社团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目标;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2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知行统一”“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可见,在中职学校大力开展社团活动与加快教育信息化同等重要,两者有机结合,将有效推动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教育、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职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早已强调信息化,而中职学生社团管理信息化似乎慢了一拍。很多中职社团活动虽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仍然存在社团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的运行机制和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社团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社团指导老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社团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社团认识存在盲目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脱离信息化管理的社团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将以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丹阳中专校)为例,探索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之路。

一、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职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已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学习。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中职学校建立安全、健康、文明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包括社团活动)是必然趋势。

(二)传统社团管理方式呼唤创新

传统社团手工管理方式随着社团数量、类型及活动范围增加越来越“捉襟见肘”,社团成员信息、社团活动记录等第一手资料不能及时获取,甚至因管理人员调整或办公室搬迁等情况导致活动资料的遗失。传统管理方式因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极易导致组织管理、活动内容及成员管理不规范,社团器材准备、场地调剂、经费筹集不及时,学校对社团设置、社团展演、社团考核管理不到位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社团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社团管理亟待进行信息化、网络化创新。

(三)社团成员管理亟需改革

目前,丹阳中专学生选择社团的方式还较传统,主要是听班主任老师的介绍,根据所发的社团活动一览表来选择,其选择依据就是“听到”“看到”的有限信息,故选择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从众心理。如何选择并参与到最“适合”自己的社团,信息化管理中的大数据将提供大量、准确的信息,供学生比较选择。在社团参与中,学生学习情况如何,也需要信息化的记录与对比,更需要信息化手段来储存社团成员的个人信息。在对社团成员学习情况的考核中,信息化管理更是显示出优势,成员的出勤率、变更率、成绩统计等快速而准确,便于统计、存档、考核。为此,社团成员也需要信息化管理。

(四)社团持续发展需要动力

中职社团是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一个重要阵地,参加社团活动既有益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技能、实践、创新、创业等多种能力。然而,因为缺少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来宣传社团、动员学生参与适合自己的社团,出现社团选课时间长、社团参与人员不平衡、社团活动知晓度低、社团评价不客观、社团活动低效化等问题。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社团活动的健康发展需要信息化给予充足的动力支撑,社团信息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此外,还有社团活动信息化资源建设、社团活动师生管理、社团活动质量提升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在信息化发展的当今,有必要加强社团活动信息化的管理建设。

二、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丹阳中专自1996年起开展学生社团活动,2011年以来规模逐步扩大。目前有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文学类、综合实践类、职业技能类、社区服务类等类型,社团总数达91个,参加社团学生总人数3248人,学生社团参与比例91.4%。2016、2017年度均为镇江市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优秀学校。但学校社团存在发展不平衡,活动设计不规范,管理方法传统,信息化元素融入不足,学校的信息化与社团结合度、信息化为社团发展服务均有待于提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克服传统社团管理的高成本、低效率、盲目性等不足,现提出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五化”目标。

(一)管理规范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团信息化管理必须在传统社团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为此,社团信息化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制定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确立该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明确社团的申报、审批准入制度,出勤制度,考核制度,展示评比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场地使用制度等。树立社团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目标是确保社团健康发展的关键,更是提高社团管理效率的保证。

(二)队伍专业化

以往学校社团指导老师除了体、艺、卫、文化等类型的有专职教师担任外,其他兴趣类的指导老师大多是兼职教师,即因老师本身对此有兴趣而开设的兴趣社团,如语文老师开设剪纸社团,数学老师开设太极拳社团等。在信息化管理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能,将兄弟学校甚至专业团体里的专业老师聘请来进行专业化指导,也可以将老师送出去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达到团队教师的专业化目标。

(三)资源信息化

传统社团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导教师手工备课、最多到网上下载一些影像视频资料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指导教师的变更,教学资源可能会逐渐掉失。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并积累社团活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社团活动设计方案、学生的学习记录、社团汇报演出的录像资料等全过程资源均用电子化储存,实现社团教学资源库建设。

(四)评价多元化

传统社团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指导老师对学生出勤统计加考核,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为此,需要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将班主任、指导老师、家长、学生等作为评价主体,从学生社团申报、学习、参与表演、接受考核等全程进行评价,实现评价的信息化、多元化。

(五)活动品牌化

信息化社团建设必须有社团活动的品牌,形成该社团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从而赋予社团一定的文化特色,打响社团品牌知名度,在品牌效应下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如学校的“创客”社团因“金牌”效应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中职社团信息化管理的路途

丹阳中专学校信息化建设始于2013年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特色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目前信息化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各个层面。

(一)搭建社团信息化管理平台

利用学校合作开发的现代化教学综合管理平台(LIMS),进行社团信息化管理。平台开设“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账户。管理者是专门为社团管理服务的,管理并发布全校社团:社团名称、社团类型、举办时间、授课教师、参与条件、人数控制、过程管理(考勤)、成绩管理、考核评价等内容,服务监督社团的过程性与结果性管理,是社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与保障。教师端,可以方便教师备课、选择学生、考勤、考核、评价,也可为其他社团活动进行评课,有助于教师社团管理,促进社团开展的质量。学生端,可输入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生姓名、班级、加入和退出社团时间、担任职务及兴趣爱好特长等信息,学生通过平台全面了解全校的所有社团,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社团人数的限制择优选择,缩短社团选择的时间,提高社团选课的效率。信息化管理平台既便于学校发现特长生,又便于学生选择社团。

(二)规范社团信息化管理

利用教学综合管理平台(LIMS),建立规范的社团信息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社团信息化管理。主要对社團组织、社团活动和社团成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开通网上社团活动的申报、审核和公示通道,社团老师申报,社团活动可行性的网上审核,学校及时把握各社团的建设及发展的方向,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督。对社团成立时间、活动过程、社团成员、规章制度等基本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既增强了社团活动的灵活性,提高审批速度,又加强了社团活动的管理。

(三)建设中职社团教学资源

中职社团一般没有现成的教材,通常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案。社团指导老师可在学校泛雅平台上建设中职社团数字化教学资源——校本化社团的教材、课程、活动设计等资源,并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在社团活动的同时及时拍摄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学生作品、竞赛等音像资料,利用信息化平台规范、科学地对各种社团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

(四)制定社团活动评价机制

利用教学综合管理平台(LIMS),构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第三方评价的社团活动评价系统。对社团活动现场的视频、学生作品、学生成长记录等过程性材料,实现多元的过程性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同时辨别学生社团选择是否正确,便于根据学生实际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社团信息化管理对各社团的活动自动统计、评分、排名,可在线公示优秀社团、优秀社团成员,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五)重视社团宣传与文化建设

学校利用完善的校园网对社团活动开展大力宣传,及时展示社团活动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团。同时积极营造团结奋进、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社团文化,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打造社团品牌文化,提高社团的文化品位,让社团通过网络宣传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如,学校的“香樟树”志愿者社团因其志愿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已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我校社团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资源优势基础上,通过建设信息化社团管理平台,加强学生社团信息管理、资源建设、审批、监督、考核评价等建设,大大提高了社团管理的有效性,便于学生社团选择,规范学生社团活动。相信随着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我校社团信息化管理将更被重视,发展更快,必将推动中职社团活动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谢传兵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社团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