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语文预习的新策略

2019-05-20邱彩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阅读教学

邱彩萍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的“1+1”预习笔记法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文本中的一处欣赏点并提出一处探究点。这种预习方法可以呈现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和思考内容,反映自己真实的学习愿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交流预习内容,敢于质疑问难,协同学生学习新生成的知识点,根据學生年段特点,明确“1+1”预习笔记要求;紧扣教学目标,拓展“1+1”预习笔记读写空间,明确角色定位,以“1+1”预习笔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习笔记;协同学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A-0062-04

语文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历过程,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自主阅读、自主写作。“1+1”预习笔记法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某篇文章前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文中的“1”处欣赏点,提出“1”处探究点。“1”处欣赏点,指的是学生在预习时,找出一处欣赏的地方,并写出欣赏的理由。“1”处探究点,是指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对某个问题产生疑惑,而自发对此疑惑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文本中需要探究之处,并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当然也可以只留下问题,留待课堂上与同学们合作讨论解决。

一、“1+1”预习笔记法的教学方法

“1+1”预习笔记的撰写过程是儿童的自我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呈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和思考内容,展现出各自真实的想法,反映了自己真实的学习愿望。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由表达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展示、发展的天地,这就需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以下学习环节:

1.分享交流——学生展示欣赏的“1”

预习笔记中的欣赏点“1”有哪些方面?有欣赏文中精彩内容的,如某个词语或者段落;也有围绕课文某一种表达方法的。学生结合自己关注点写收获、体会。

预习笔记是学生课前自主触摸文本后,运用背景知识来分析综合信息,将自己阅读思考以写笔记的方式表达。教师需从中挑选,有选择性地让学生交流。以古诗《石灰吟》一课的预习笔记教学为例,班级中关注《石灰吟》的字词意思及古诗大意的学生有32人次(占61.5%),关注诗人于谦及古诗背景的学生有12人次(占23.7%),关注诗歌表达情感色彩的有8人次(占15.3%),关注古诗题材及写作方法的有5人次(占9%)……笔者从中选择三篇预习笔记,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展示他们的预习所得。其中,第一篇主要考证了古诗中“击”和“全”两个字。在预习《石灰吟》一课时,这位学生查阅到的原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原文与语文书上有两个字不一样,原文中的“凿”和“浑”,在语文书上变成了“击”和“全”。该学生对此产生疑惑,通过查阅了相关资料、反复比较诵读了解到“凿”更具有力量。而“浑”的意思是全,语文书上把“浑”换成了它的释义。反复读几遍就会发现,“浑不怕”和“全不怕”,在表述程度上“浑”更胜一筹。“全”与“浑”一比,虽通俗、好懂,但没有“浑”的诗意更浓。最后得出结论——作者在写诗时,一定是用心思考,衡量了每个字眼。

在“1+1”预习笔记交流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收获输送出来,表达出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他的一个小小的收获,在分享的过程中也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组内交流、班级交流,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劣,知道自己的问题,得到被自身认可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的交流分享,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效果好得多。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感知,课堂上将自学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展示评价。针对展示中的重难点,教师适度引导,在交流中不断将儿童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实践,跳一跳后摘到离自己较近的“桃子”,实现学习目标。在交流的过程中,优秀学生不仅带动、帮助了学困生,还从中提升了自己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

“1+1”预习笔记教学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为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2.质疑问难——师生讨论探究的“1”

李政道博士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理应是一个由不会到会、不懂到懂、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一定要能发现问题,要逐步学会质疑问难。提出疑问,并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学习中解决它,这才是真正长进了。

“1+1”语文预习笔记,一方面展示了学生的收获,另一方面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自学课文时产生的问题共同探究,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1+1”预习笔记教学,学生列出不懂或要研究的问题,到网上或课外书中去收集信息,寻求答案。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课上由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讨论、解决。上课前,教师必须事先认真阅读学生的预习笔记,对全班学生在这篇文章中欣赏些什么,一目了然。哪些内容学生不理解、存在着困惑,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疑问,不一定都值得交流、探究,教师需要挑选,进一步确定需要一起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并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中展现自己思维过程,增进理解。

以《孔子游春》一文为例,该文主要写了“论水”和“言志”两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发现这两件事不是同时发生的,是单独两件事(也有专家质疑过这种编排与实际不符)。其实二千多年来写孔子的文章、书籍都无法与绝对真实相符。当学生在预习文本中发现且提出这一问题时,教师该如何回答呢?

首先,教师应当考究原文,了解这两件事情的发生时间和地点,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理解这种艺术再创作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如同电影剪辑艺术——蒙太奇。关于蒙太奇,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即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在实际的文艺、影视作品中,尤其在现代剧本中大量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由于这种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对于小学生是一个陌生点,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例如观看一些经典的蒙太奇式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从中去感受,引发真正的思考。

以“1+1”预习笔记的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一掠而过的读书习惯。课堂上开放的空间带来有序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寻找方法,验证想法。他们不仅用心去学习、更用情去体验感受。他们不仅在获得知识,更在凝练一种精神,一种面对任何困难都尽可能去克服的精神,学习的过程也因此变得格外美好。

3.协同学习——建构课堂研读的“1”

课堂上,学生展示了欣赏的“1”,师生一起解决了存在困惑的“1”,在关注学生自然习得、自主习得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把握课文精准的知识,建构课堂学习的“1”。这里的“1”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的“1”而后建构的课堂研读的新的知识点,让内容与问题的呈现有层次、有梯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着重重难点问题的突破、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学来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为例,《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了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在查访药材的过程中,住在破败的古寺,冒险尝草药,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故事。这篇课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叙事过程中多次穿插了景物描写。有些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关注到了“景物描写”。在他们的预习笔记中,有的摘抄了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有的对景物描写语句进行赏析。能关注到“景物描写”,这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很宝贵的发现。但关注这一方面的学生不多,而且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很多,部分学生找的不全,大部分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景物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寻找语言信息,找出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再通过协同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比较感悟,如“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等语句,了解到用文中景物描写表示的时间变化,使文章层次清晰。另外,这篇课文中的一些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又从侧面表现了环境的艰苦,烘托了人物的品质,如“破败的古寺”“皎洁的月光”“风啸鹰叫”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景物描写在衬托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意图方面的作用。最后紧扣目标,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根据情景与恰当的景物描写,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二、在实践中完善“1+1”预习笔记法的教学策略

1.根据年段特点,明确“1+1”预习笔记要求

学生在他们的预习笔记中确定目的,做出猜测,提出问题。他们的“1+1”虽然会有重复,但重复之中也有各自的亮点。从预习笔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思维的轨迹和亮点:有的学生不但能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而且能把握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含義;有的学生能观察到语言的细微差别,学会推敲作者的遣词造句。我们还可以从预习笔记中发现儿童的立场:有的学生会对故事的某些方面分享他们与作者的观点;有的学生会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特征;有的学生懂得创造和推断,通过记录自己的想法来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需根据年段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预习笔记时,可以只写欣赏的“1”,哪怕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话;中年级慢慢向“1+1”过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与发现,写上自己某个观点,提出某个问题;高年级则可以上升为“2+1”或者“3+1”,甚至可以“3+2”……如此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慢慢养成撰写“1+1”预习笔记的习惯。

2.紧扣教学目标,拓展“1+1”预习笔记读写空间

预习笔记中需要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整地表述自己独特的收获。“1+1”预习笔记形式,实现了语文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但具体写什么,如何来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及学习目标,通过多样的形式,拓展读写空间。

例如六年级《月光曲》一课,“事物和联想”是这一课的读写连接点。有的学生在预习笔记中写到对“事物”与“联想”的区分,分辨哪些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并分别找出了文中描写事物和描写作者联想的句子;有的学生则谈到联想对文章表达所起的作用;还有的学生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认为文章的联想部分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富有想象力。在预习笔记中,学生分别从概念性知识、阅读方法及写作方法这几个方面来写自己的阅读收获。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一课中“事物和联想”这一教学点内涵进行正确界定,即作为六年级学生,不仅要了解“联想”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还要能运用,从写作的角度得到收获。

“1+1”预习笔记有效促进读写一体的融合。通过坚持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滋养,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3.明确角色定位,以“1+1”预习笔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在“1+1”预习笔记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文本语言文字的鉴赏者,也是文本意义的发现者,同时还是文本问题的提出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课堂呈现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呈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愿望、学习状况和思考内容。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如能发现儿童思维的轨迹和亮点,关注儿童的立场,捕捉到这些独特的信息,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以六年级《穷人》一课为例,该课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有关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很多学生在预习时关注到了这一点,在读“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段文字时,注意到了省略号。这段文字中出现的5处省略号是在表达主人公桑娜思维混乱、忐忑不安的心情。因为当一个人心情复杂、内心矛盾、紧张担忧时会思维混乱,说话也就断断续续。5处省略号不仅看出桑娜的心理活动,更能感受到桑娜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质。这种思考,就是《穷人》一课表现出来的写作风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对文本的细微之处有了真实的关注,在接下来的习作、写作、创作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

在“1+1”预习笔记阅读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是自身需要的知识,因而阅读理解水平会显著提升。而教师的角色,首先是文本的引读者,以“教学”为目的,进行“教学性阅读”,其次是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引领、引导。课堂中,教师经常会碰到生成的新情况,这就需要与学生一起在他们独特的发现中去探究新的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有效的时间内带领学生精准地落实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的指导体现在唤起学生“自我教育力”,呵护学生宝贵的童心,在教师的指引下凭自力开拓学习,同时也向他人学习。

责任编辑:李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