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一语义场的名源动词

2019-05-20彭家法

关键词:动用表现力语义

王 明,彭家法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一、名源动词

Clark&Clark[1]45-54首次提出了名源动词(denominal verb)这一术语,指的是由名词转化而成的动词。相对于名源动词而言,产生了起源名词这一术语,指的是转化为动词的基础名词。名源动词分为新颖的或创新的和已经建立的两种。国内学者也将名源动词称为动化词,起源名词称为基名词。

“词类活用”这一术语最早始见于陈承泽1922年的《国文法草创》,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动词活用作名词等。陈承泽提出“本用的活用”与“非本用的活用”。“本用的活用”是指词性不变,而功能产生变异;“非本用的活用”,不但功能变了,词性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2]18-20。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则大大减少。王力指出“历代复音词都有增加,鸦片战争后,复音词大量增加。现在汉语复音化的趋势并未停止”[3]342。据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双音节词在汉语词汇占73.4%[4]1079。汉语词的双音节化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这促使词的词性更加确定,“词类活用”的现象随之减少。但是现在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又越来越多了,比如“坑”“窖”“雷”等。

上古汉语词汇量小,又以单音节词为主,人们在用语言表达思想观点时,有时比较难从现有的词汇中找到合适的,于是出现一时的“词穷”。相对古汉语而言,现代汉语词性稳定,词汇丰富,如此还能够动用的名词必有其过人之处,本文将这种“过人之处”称之为“表现力”,将这种能动用的名词称之为“表现力强者”。

黄伯荣提出“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5]229。名词动用只是一部分名词进行了词性的转化,以整个名词为范围分析名词动用的原因过大而笼统,我们不妨缩小范围,将这些能进行转化的名词置于它们所属的同一语义场,看看它们是怎么优先于同一语义场的其他名词而得以进行词性转化的。

物质名词是可以感知的实体,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样就不需要考虑一个词语到底先是动词还是先是名词的问题。物质名词作为可以感知的实体肯定是第一性的,然后衍生出与之对应的第二性的名源动词。本文可以动用的将物质名词置于它们各自所属的语义场,来分析它们的“表现力”,并且将“表现力”具体化为直观而易于理解的“可见程度”“使用程度”“有益程度”“有害程度”这四个方面。同一语义场的名词具有象似性,象似性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因此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6]。

二、人体感官与语言

“知觉系统是输入系统,而认知系统是输入信息的加工中心。认知思维和语言根植于感觉运动系统。意义来源于自身的体验,包括文化的、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种种体验。”[7]1语言终究是人创造出来的,分析语言要和人的生理与心理相结合。“一切都是从人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8]人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和使用最多的就是视觉和触觉。视觉与“可见程度”相关。“使用程度”“有益程度”“有害程度”细细分析都是和触觉相关的,使用某物要用手,手产生触觉。有益和有害一般都需要有某个物质实体去承受,尤其是物质名词代表的事物,其亦是关乎触觉的。

三、可见程度

“眼”(“eye”)在国际语言学界通行的词表,即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斯瓦迪士20世纪50年代编定的核心词《百词表》中居第40位,是一个常用的重要词语。“人类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6]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等描述眼睛的话语都说明了眼睛的重要性。人们看某一物体时,该物体在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和自身体积的大小都会影响到它的可见程度。但是人类看得到的某一物体可能也有眼睛,也会“看”,比如鸟。本文将从人类眼睛出发的可见性定义为内部可见程度,将从某一物体自身出发的可见性定义为外部可见程度。

1.内部可见性

程杰提到“他在屋角猴着,一动也不动”这一例子。“猴”属于“灵长类动物语义场”,这一语义场里的“猩”“猿”“狒”却不可以作动词。我们可以从“可见程度”上来分析。“猴”“猩”“猿”“狒”中最常见的就是“猴”,而且对于一般人而言,并不怎么了解生物学上对灵长类动物的定义与分类,一般把见到的某一灵长类动物都称为“猴”,只有出于猎奇心理或者其他研究目的时,才会探究它到底是“猴”还是“猩”“猿”“狒”。其实,“人”也是属于灵长类动物的,而且毫无疑问是数量最多最常见的灵长类动物,但是却没有形成动词义。这是因为一提到“人”就关乎到道德上的问题,生物学上“人”是动物,但是从伦理道德上看,“人”不是动物,“人”是不能轻易拿来进行“使用”的。

图1 灵长类动物语义场

2.外部可见性

“鸟”“兽”“鱼”“虫”属于“生物语义场”,“鸟”可以在天空活动,“兽”一般在陆地活动,“鱼”一般在水里活动,“虫”可以在陆地、地下或天空活动,这四者可以基本概况人类一般认知上的生物。但是只有“鸟”可以作动词,而“兽”“鱼”“虫”不可以。

(1)我鸟都不鸟(*兽、*鱼、*虫)你。

尽管上例是一句很粗俗的口语,但是在生活中还是较为常用的。从数量上,很难说出“鸟”“兽”“鱼”“虫”谁多谁少,那又是什么原因让“鸟”具有动词义的呢?我们不妨举出一些和上例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

(2)我睬都不睬你。

(3)我看都不看你。

我们发现“睬”“看”本义都是和眼睛相关的动词,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视力越好,看东西越真切。我们不妨假设动词“鸟”的意义也和眼睛相关。“鸟”的视力好是众所皆知的,比如鹰的视力是最为人称赞的,在正常情况下,它的视力范围可以达到36公里。即使它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也能发现地面上的猎物。它的眼睛不仅看得很远,而且看得很清楚,能准确辨别猎物的种类与大小。所以当人们在“鸟”“兽”“鱼”“虫”中找出一个表示“看”的动词时,“鸟”是不二首选。

图2 生物语义场

四、使用程度

1.人体四肢语义场

“手”(“hand”)《百词表》中居第 48 位。“手的功能包括两部分:基本的持物功能和做事功能”[9]。“指”“臂”“足”“腿”同属于“人体四肢语义场”。“指”可以作动词,而其他名词不行。

(4)张三指(*臂、*足、*腿)向那座房子。

“指”“臂”“足”“腿”这些人体器官里,使用程度最高的就是“指”,这并不是说“臂”“足”“腿”不重要,而是它们的使用程度远远低于“指”,我们的手指帮助我们完成了大部分的事情。人们完成“指向那座房子”这一活动时最常用到的动作就是伸出手臂然后用食指指向“那座房子”,很明显“指”离目标物最近,而这也更能说明“指”表现力之强。所以“指”可以动用,而其他名词不行。

图3 人体四肢语义场

2.农具语义场

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绝大部分常见的农业工具都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比如,铲、锛、锄、耙、犁、镐、锉、锤、锯、钉、碾等,都属于“农具语义场”。

(5)农民在铲土。

(6)农民在锛木头。

(7)农民在锄地。

(8)农民在耙土。

(9)农民在犁地。

(10)农民在镐土。

(11)农民在锉铁丝。

(12)农民在锯木头。

(13)农民在钉木头。

(14)农民在碾米。

这就和我国的国情相关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都属于农民这一阶层。农民劳作于田地里,使用最多的就是农业工具,没有农业工具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也就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农业工具在农民心中与生活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是“表现力强者”。

五、有益程度

1.饮品语义场

提到“奶”这个字人们都会想到它是哺乳动物或者女性的乳汁,说到“奶”可以作动词,人们可能会一时想不起来。但若听到“奶孩子”,就立刻领会那是母亲喂孩子吃母乳的意思。“奶”属于“饮品语义场”,可以作动词,但是同属于这一语义场的“水”“茶”“酒”却不可以。(他会水。这里“水”是游泳的意思,而这里讨论的是有关“喝”这一动作的动词义的相关词语,故而不作讨论)

(15)我正在奶(*水、*茶、*酒)孩子。

我们可以从“有益程度”上分析“奶”这个词。孩子,即是0-2岁左右的婴儿,对婴儿身体发育而言最有益处的毫无疑问是“奶”。不单单说婴儿,推广到所有人,“奶”(牛奶等)也是最有益处的。我们去超市买营养饮品,首选的就是奶制品。所以“奶”可以动用,而其他名词不可以。

2.房屋语义场

“窖”“堂”“室”“阁”都属于“房屋语义场”。“窖”可以作动词,而“堂”“室”“阁”不行。

(16)这个地窖留着窖(*堂、*室、*阁)大白菜。

“窖”可以作动词也和有益程度相关。地窖一般是根据地下水层的深浅在地下挖个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具有防水、防潮和恒温的特点,十分有益于大白菜的储存,可以使大白菜保鲜长达半年之久。而在“堂”“室”“阁”里放大白菜,不出一月,甚至几天就会坏掉。所以“窖”可以动用,而其他名词不可以。

六、伤害程度

1.天气现象语义场

风、雨、雷、电,属于“天气现象语义场”,人们常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说。现代汉语里,“雷”“电”形成了名源动词,而“风”“雨”却没有。

(17)这句话雷(*风、*雨)到我了。

(18)刚才那个男生电(*风、*雨)了我一下。

照理说,“风”“雨”要比“雷”“电”更为常见,可“风”“雨”却没有形成名源动词。那么问题就不在“可见程度”上,而是“伤害程度”上。一般来说,“风”“雨”对人的伤害性很小,接触到“风”“雨”没有性命之忧。但“雷”“电”就不同了,对人的伤害性是极大的,稍微接触到就有性命之忧,人们对“雷”“电”总是避之不及。因此“雷”“电”是“表现力强者”,所以它们形成了名源动词,而“风”“雨”没有。

图4 天气现象语义场

2.水结晶体语义场

“冰”“雪”“霜”“雾”同属于“水结晶体语义场”。“冰”可以作动词,而其他名词不行。

(19)啤酒冰(*雪、*霜、*雾)一下,口感更好。

“冰”“雪”“霜”“雾”一般都出现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当天冷,下雪、霜、雾时,我们出于好玩,会用手触摸一下。比如雪,我们拿一把在手里,可以放几分钟的样子,而如果是拿一块冰,不出几十秒,就会因寒冷而放下冰块。可见从伤害程度上(寒冷程度),“冰”是最强的。所以在夏天,我们想吃凉的食物的时候,就会想到把食物“冰”一下。

3.地表现象语义场

“坑人”这句话是人们常说的,可见“坑”作为一个名词是可以动用的。“坑”是一种地表现象,也就是说它是属于“地表现象语义场”的。地表现象多种多样,有平原、盆地、高原、丘陵等等。除了平原之外,我们最常见的地表现象无外乎“凹”“凸”两种形状,“凹”具体化也就是“坑”,“凸”具体化就是“山”“丘”“峰”等。也就是说“坑”“山”“丘”“峰”同属于“地表现象语义场”,但是却只有“坑”可以动用,“山”“丘”“峰”却不行。

(20)你居然坑(*山、*丘、*峰)我!

从地形上看,“坑”“山”地形都很常见,“坑”并不在可见程度上面占优势。我们从“你居然坑我”这句话里可知“我”是受到了伤害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伤害程度”上进行一番考证。

假设:甲(成年、健康)在一个100米坑里,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他要从坑里爬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甲就极可能在坑里死去。

乙(成年、健康)在一个100米的山上,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他要从山上下来是很轻松的事情,乙没有任何性命之忧。

也就是说“坑”的“伤害程度”比“山”大得多。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猎人牧猎和古代人打仗来看这个问题。猎人常用挖坑的方式设置陷阱,猎物掉进坑里就爬不上来了,没有见过哪个猎人用堆个山丘的方式打猎的,猎物可以轻松踏过山丘。古代人打仗也是挖坑做陷阱。由此我们就了解到为什么“地表现象语义场”里“坑”可以作为动词,而其他词不行了。

图5 地表现象语义场

七、结 语

名源动词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很难说清。本文缩小研究范围,只研究名源动词里的物质名词,又从同一语义场的角度,将某一名源动词的成因简化为“表现力”。正如强有力的人物往往成为生活中的焦点人物,“表现力”强的名词容易形成名源动词。语言终究是人创造出来的,分析语言要和人的生理与心理相结合。人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世界,在同一语义场的名词中最容易与人类感官“共鸣”的“表现力强者”就可能形成名源动词,诸如“坑”“窖”“雷”等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

动用表现力语义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语言与语义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预测
纤变墨画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致密砂岩油藏流体赋存特征及有效动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