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切尔诺贝利的36小时

2019-05-19张一方

南风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核泄漏切尔诺贝利广岛

张一方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33年后,我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早上8点,从基辅的独立广场出发,在车上观看了近两小时的纪录片,抵达禁区检查站前签完“生死状”,核对护照之后就正式进入了“禁区”。在切尔诺贝利过夜,住的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式宿舍楼,附近只有一处杂货店,夜间不得擅自出行,需要领队陪同。这里最值得一看的是苏联DUGA-3早期预警雷达,高100多米,拥有超过6000公里的探测距离,也被称作“啄木鸟” 或者“莫斯科之眼”。

切尔诺贝利及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在2011年后对游客开放,禁区内有几個检查站,每次进出都要下车,往返时也需对人体的辐射含量进行检查,如果不达标准需要返回“清理”再重新进行检测,直到达标为止。而开放区域辐射已经降低到了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只要不是长时间停留,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据说一个月以内都没事。

当年不是这样的。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向大气层喷射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各自扎根于数百年来截然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经历中,陷在对抗的沼泽里不能自拔的时代。它们习惯于透过怀疑的面纱窥视对方,并常常对彼此的意图和行动作出错误的预判。核武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威慑力量。到1982年,两国战略武器所具有的爆炸威力之和,已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0万倍。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一片支离破碎的图景慢慢浮现。老旧的列车把核弹头从东欧和中亚拖回了俄罗斯;仓库里储存着数以吨计的高浓缩铀和高浓缩钚,无人看管; 原子弹工程师走投无路,流落他方。

冷战已经结束了,但是,它的遗产依然与我们相伴。

猜你喜欢

核泄漏切尔诺贝利广岛
切尔诺贝利遗迹
海洋升降流动力学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探讨
东日本大地震文学作品的生态价值
切尔诺贝利爱情故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论日本福岛核污染跨界环境损害的责任
奥巴马在广岛再提“无核世界”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