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入生活元素 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2019-05-18戚明兵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高效教学高中数学

摘 要: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生活是数学知识生成的土壤,一切数学新知的产生都是以生活需求和解决生活现象为背景的。高中数学同样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要以生活为数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激起学生对新知探究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元素;高效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生活化教学,并且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知识经验之上,这也间接的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巧妙的渗入一些生活元素,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使学生能够更深一步的感悟数学知识,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一、 引入生活俗语,激活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知识单调无趣,而且还很抽象难懂,如果教师直接讲解灌输,只会让学生更加的厌烦。因此,教师需要改变策略,可以尝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俗语,将其与陌生的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概率”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现在我们假设诸葛亮解决一个问题的概率为0.8,其中三个臭皮匠的解题正确率分别为0.5、0.45、0.4,你们来验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符合这一俗语。学生对于这一问题都很兴奋,并非常主动地进入到思考探究中。很快便有学生想到只要有一个臭皮匠解出了问题就可以了,所以只需要计算出三个臭皮匠中,至少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即可。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又想到至少有一人得出结果,与三人都没有得出结果这一事件恰好是两个互斥事件,所以可以列出算式1-(1-0.5)×(1-0.45)×(1-0.4)=0.835,而诸葛亮得出结果的概率是0.8。一对比可以得出三个臭皮匠得出正确结果的概率更大一些。学生也能很快得出这一生活俗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课堂学习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入学生熟悉的俗语,很好的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眼前一亮,使得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二、 创设生活情境,开拓学生数学思维

教育與生活是一体的,没有了教育的生活将不智慧,离开了生活的教育则不完整。由此,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的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熟悉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参与。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从学生的兴趣以及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一天,国王想要赏赐一位智者,并问智者想要什么,智者想了想说只想要一棋盘的大米。其中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按照这样的规律放满64个格子就行。国王听完后,心想要的太少了,便欣然答应了。而智者心里却想恐怕整个国库的大米都不够。之后,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这位智者到底要了多少大米呢?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这一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并非常主动的进入到思考分析中。这时,有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这64个格子中的大米数量,呈现出一个等比数列的关系。于是,学生开始主动的思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知识内容。学生就这样自主探究,在自己感兴趣,并且熟悉的学习氛围中有效思考,对数学知识有了很深入的理解。

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巧妙的创设生活情境,成功的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实践,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 设计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这也需要教师平时的有效培养。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课堂学习内容,合理的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简单的线性规划”时,教师在和学生学习简单的线性规划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某种产品可以由甲原料和乙原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如果利用甲原料去制作产品,每吨将会耗费成本费1000元,花费运费500元,最后会获得90千克的产品;如果利用乙原料制作的话,每吨会有成本费1500元,运费400元,而且最后得到100千克产品。如果某公司要求成本费不得超出6000元,运费不得多于2000元,这个工厂每月最多可生产多少产品?这一实际问题的引入,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后,意识到这一问题可以利用我们课上所学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来解决,于是学生试着列出一些不等式,并利用简单线型规划的知识来解决。学生在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后,非常开心,对数学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从生活选材,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合理的实际应用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高效发展。

总之,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生活元素的有效渗入,能够很好地点燃数学课堂,使数学内容更加简单,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新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更多的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入生活元素,为数学课堂增添色彩,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参考文献:

[1]魏明亮,于新伟,孙永文.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J].高中数理化,2016.

[2]钱鸣.渗透生活元素,演绎魅力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2016.

[3]朱荣根.让生活元素浸润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7.

作者简介:

戚明兵,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高效教学高中数学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