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处处有语文 将“大语文观”落到实处

2019-05-18魏刚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大语文观综合性学习

摘 要:综合性学习考题在白银市中考语文试卷中,一直作为一种独立的题型,出现在阅读题之后,写作题之前,在整套试卷中明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起到考查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作用,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白银市中考;试题特色

综合性学习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起形成了五大“课程目标与内容”,构成语文教学中五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作为体现语文学习评价体系之一的综合性学习考题在试卷中应运而生,与课标密切结合的各类综合性学习考题就出现了。通过研究白银市2008年至2018年十一年间的综合性学习考题,我发现其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 聚焦时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面向文本”,而“综合性学习”则把学生引导到“面向实践”,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具体实践,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例如:2008年白银市中考“综合性学习”第28小题以鸟巢为题材设题,2009年白银市中考“综合性学习”30小题以“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为题材设题,2010年白银市中考“综合性学习”题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的强烈地震为题材设题,2012年白银市中考“综合性学习”题以2011年11月16目9时40分许,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与一辆大翻斗运煤车相撞事故为题材设题。

纵观这些考题,我发现它在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选材上更接近生活,聚焦时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

二、 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习不能只重视书本,重视学校学习,还应当面向课外,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乡俗文化。因此,为了引领学生走出课本,拓宽视野,我发现白银市近年来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努力向这方面靠近,考题选材不仅能引领学生走出课本,拓展视野,更能促进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如:2013年白银市中考“综合性学习”题是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参加‘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014年“综合性学习”是以“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班级开展了‘最美汉字书法主题活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而2016年“综合性学习”题则是以“走近剪纸”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2017年“综合性学习”题又是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为主题的活动。

纵观这些考题,我发现,命题者着意选择的是能够促进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的题材,有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他们将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关注生态环境,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北朝民歌《敕勒歌》描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不复存在,这有力地证明环境问题已相当严重。所以环境问题已是历年来中考命题所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样的关注往往浸润在阅读题和综合性学习题之中。白银市中考题也不例外,同样关注这一能彻底改变人类命运的话题,而且将其与综合性学习考题结合起来,在关注生态环境的同时,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以考试的形式,引起地球未来的主人关注这一实际问题。例如:2015年“综合性学习”题是以“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个活动任务着意引导学生了解河西走廊地区过去与现在的环境变化,关注河西走廊地区未来的发展,让学生无形中关注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这一重大课题,明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自愿地为环保做贡献。

四、 指引学生关注“新文化现象”,拓宽语文外延

語文学习不仅仅要求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要求我们注意新生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新事物融入语文学习中来了。比如说词语吧,随着信息时代的变化,网络的发展,很多新词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而这一类词传统民族文化中是没有的,很显然是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面对这种文化现象,你怎么办,学习?抵制?我觉得2018年白银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不仅能为你解惑,还能为你指明方向。例如这一年综合性学习题是“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中出现当年新出现的许多新词(锐词),如“乡村振兴战略、四海八荒体、人工智能、共享单车、两免一补”等。题目要求学生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在班上展开辩论。

这道试题的合理设计不仅让人们领略到“新文化现象”的无限魅力,更让我们明确了对待这种“新文化现象”的方向,那就是学习吸收,积累运用。

“‘大语文观是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皆能学语文。而从以上的综合性学习考题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大语文观”身影,所以,我发现这十一年来,白银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结合课标要求,将“大语文观”一步一步落到了实处。因此,我想通过对这十一年来,白银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特色的研究总结,有效引导即将到来的2019年中考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有效帮助学生,达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

[2]叶坤土.浅议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3(3).

[3]白银市2008年至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作者简介:

魏刚,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马堡晓华民族学校。

猜你喜欢

大语文观综合性学习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浅谈大教育观下的语文改革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树立“大语文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大语文观”引领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