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探析

2019-05-18刘祥民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粗放式”的阅读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和求知需求了,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以使他们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谈谈感想等,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同时还能丰富小学生的情感生活,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现本文就从细读文本题眼、中心句、字词和精彩段落等四个方面入手,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自身浅薄的看法,以为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个人经验和生活阅历等都比较浅薄,需要借助语文教材上的素材来丰富自身的间接经验,这样教师在阅读文本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文本细读传达给小学生独特的写作风格、独到的叙事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以促使小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素材,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同时还有利于他们文学素养的培养,深化小学生的个人情感等。因此,教师应该把文本细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以把课堂真正交到小学生手中,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 细读文本的题眼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文本时,常常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经常是读了后面的,就把前面的知识忘记了。在做阅读练习题的时候,也常常会答非所问。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文本的题眼入手,题眼大多出现在文章的题目中,少部分会出现在文中,是对文本的高度概括,小学生细读题眼之后,能在细节上把握文章的基调,并能引发他们更多的个人感悟。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学习《我要的是葫芦》部分知识时,题眼就是葫芦,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心想要葫芦,反正叶子上的蚜虫和葫芦没有关系,所以不用管它,但是他最终却没有收获葫芦,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他们思考葫芦的成长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我们想收获葫芦,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呢?通过细读题眼,小学生更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不能为了追求结果而不在乎细节。

总之,细读题眼,能帮助小学生梳理行文思路和线索,促使他们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和故事中,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文本题眼的细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细读文本的中心句

文本的中心句是文本的骨架,在中心句的支撑下,文本会更加立体和饱满,中心句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中心句,以把握文章的精髓。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学习《白杨》部分知识时,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借着白杨树的特点,写出了文中“爸爸、妈妈”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伟大志向,而且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树一样,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去哪里。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小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是单纯在讲白杨树吗?文章的中心句在哪里呢?小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会找到如下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白杨树这些优良的品质呢?这能引发小学生的深思,使他们意识到祖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他们。

总之,细读文章的中心句,能有效降低阅读难度,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细读文本的字词

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经常讲求炼字,一个字要修改好多次,在现代文中也是如此。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小学生细细品读文章的重点字词,使他们感受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部分知识时,有如下句子: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句中的“镇定、敏捷”两个词可以去掉吗?这两个词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分析,能使小学生意识到战争的激烈和白求恩大夫不怕危险,坚持救助伤员的精神。

总之,分析文本中的主要字词,能使小学生学习到作者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有利于他们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四、 细读文本的精彩段落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自身显著的特点,有的结构特色鲜明,能促使小学生快速找到文章的主线;有的则是语言风格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百读不厌的感觉。这样教师在文本细读模式下,就应该引导小学生主动发现文章的精彩之处,并对精彩段落进行摘抄和分析,以达到含英咀华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学习《桂林山水》部分知识时,这是现代作者陳淼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的语言描写生动有趣,能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引导他们细读文章的精彩段落。在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中,既包含了比喻,又有排比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布置小学生熟读并摘抄该部分内容,以鼓励他们模仿作者的写作特色。

总之,细细品读文章的精彩段落,能使小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使得他们的阅读兴致更高。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说阅读教学是一棵大树,那么文本细读就是粗壮的树干,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和小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借助文本细读来突破阅读教学的瓶颈,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教学道具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教学等方式,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使小学生在玩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除了在题眼、中心句、字词和段落的教学中运用细读模式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细读在特殊表达、文本背景中的运用等,从而真正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芳.真思考 真感悟 真阅读——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实现[J].华夏教师,2018(27):39-40.

[2]时文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0-91.

作者简介:

刘祥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