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2019-05-18胡月霞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是我国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各种考试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语文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初中是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还能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初中阶段,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极力想要寻求人格与思想的独立,而这个时期的教育将为日后的高级教育奠定基础,可见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传统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脚步紧跟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与语文教学目标不符,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如果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没有严谨周密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过程进行之前都会进行备课,为上课制定好计划,以便课堂有序进行,语文教师也如此。但是语文科目与其他的科目存在一些不同,语文是一门年代已久的科目,受到人们的重視,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而且我们知道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可控性较低,因此需要更加严谨周密的计划,这正是目前语文教学所缺少的。例如,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时,一般都是逐段进行讲解,然后总的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随意,虽然学生能学会如何理解段意,概括主旨,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往往是语文教学中更重要的一部分。

(二) 过分强调技巧法的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分对学生进行强调技巧法的学习,而学生事实上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甚至忽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总结了很多答题技巧、答题模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只需要按照模板答题即可。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会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死板,也不会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二、 读与写结合的意义

语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目,语文的学习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学习语文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科目,其中最重要的是读与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定期布置阅读和写作的任务,将读与写有效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效果。

三、 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 提升学生寻找素材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的读、写素材来源于课本或者教师的布置,而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寻找素材能力进行讲解,因此学生往往缺乏寻找素材的能力,导致学生阅读量少,或者阅读质量不高,写作往往比较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可以推荐学生一些优秀读物,指导学生选择和阅读优秀读物。例如,教师在讲朱自清写的课文《春》时,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很多有趣、形象的写作手法,导致春天在作者手中变得生动、有活力,与众不同,让人深深地喜欢上作者眼中的春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读全文,仔细揣摩作者运用的写作方式和手法,然后鼓励学生运用类似的手法描写一处景象或者事物,让学生在读到优美的素材时自己动手写,将读与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目前大部分教师为了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往往让学生总结很多例句,直接套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作文语句呆板、单一,运用了很多排比句、比喻句,虽然这些文章可以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读起来往往空洞,没有内涵,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误解,降低对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推荐学生读一些细节描写的优秀文章,并且加强锻炼,让学生学会、掌握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分,文章层次更深,同时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也会提高。

(三) 重视阅读对文章结构的作用

一篇优秀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其结构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文章内容充实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顺序,构建合理的文章结构。目前很多初中生还没有意识到框架结构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在写文章时往往直接提笔就写,一般都是固有的将文章分为三段,总分总结构,但是这种结构是最常见的,没有学生自己的思维以及文章的亮点,同时这种写作方式还会出现学生在写作中才发现自己跑题,但是已经写了不少内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不理想。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授学生构建文章结构的方法,保证文章有一定的逻辑性,提高文章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花木兰》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先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然后写木兰从军的情况,包括着装变化等,逻辑清晰,学生对文章逻辑有一定了解后,并练习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提高学生的结构安排能力。

四、 小结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进,将读与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有较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提升学生寻找素材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重视阅读文章结构的重要性等读与写有效结合的策略,希望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宏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之道[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9):43-44.

[2]白永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新课程(中),2018(8):17.

[3]肖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0):65.

作者简介:

胡月霞,一级教师,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市市中区平兴学校。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