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商品销售》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5-18姜分妃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笔记工具,运用到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商品销售》识别顾客需求中“顾客特征”这一节内容为例,试图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中职《商品销售》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商品销售;识别需求

一、 认识思维导图

(一) 学生学习的困惑

自200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商贸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或困惑:(1)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老是记不住理论知识点,刚刚会背了,但一个转身就忘记了;(2)有的同学不喜欢死记硬背,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3)有的同學觉得知识点太零乱了,无从下手;(4)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能记住这些理论知识,但是碰到实际问题时不会解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以《商品销售》为例,《商品销售》它整合了市场营销、推销实务、销售心理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在知识点上,按售前准备、接近顾客、推介商品、交易促成、售后服务五个项目分别展开,知识点多且杂,且各知识点相对独立。当我们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就会出现上面诸多情况。此时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学生们会感到教学内容抽象,知识点记不住。中职的学生基础差,一般都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对知识点的处理方式,通常就是死记硬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掌握的知识点是片面孤立的,难以形成专业的知识体系框架,更谈不上在实践中的灵活应用。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快更清晰地掌握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是一种迫切的需要。

(二) 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的一种将发散思维具体化的工具,是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整理、分析综合后,找到资料内容的中心以及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它使用图形和文本技术,将多级概念或者多级主题的复杂关系,整理成清晰的相互隶属或者相互联系的框架图;将复杂的知识简化为核心词汇并简化问题;它更直观地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明确地显示事物之间的层次关系,可以加深人们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印象。

二、 思维导图在《商品销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品销售》项目2——“任务2.1 识别顾客需求”中的“顾客特征”这一知识点为例。

(一) 课前准备

当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这将有助于我们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区分知识点之间的主要和次要关系,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图画本和一支8色的圆珠笔。

(二) 教学实施

1. 选定中心主题,确定一级主题

任课老师确定本节课主题并勾勒出大纲图,即绘制主干或第一级分支,以便学生可以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任课老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确定“顾客特征”为中心主题。学生通过分析顾客的性别、年龄、着装、行为和语言这五方面特征来判断顾客的类型。据此确定将“性别”“年龄”“着装”“行为”“语言”作为一级分支。

2. 小组合作,创作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一级分支,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各一级主题的知识脉络和要点,比如“性别”中包含男性、女性;“年龄”可以分成青少年、中年,老年;“着装”可分为衣着风格、衣服颜色;“行为”特征包含了走马观花型、一见钟情、胸有成竹;“语言”特征包括沉默型、外向型、暴躁型、挑剔型和骄傲型。学生联系书本,小组讨论,确定相应的二级分支(如图1)。在确定了二级分支后,学生继续对二级分支进行延伸,并对相关关键词进行扩充。完成二级分支的填充后,任课老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进而思考三级分支。学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继续往下分支和扩展,绘制本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由于顾客特征所涉及的知识点广,因而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内交流讨论来完成。

图1 二级分支的确定

3. 成果展示,完善提升

组内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同,思路不同,由此小组所创作出的思维导图会存在差异,既具有个人风格,又凝聚了众人智慧。思维导图完成后,每个组可以共享结果图,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并相互评价。通过分享交流,每组学生都可以改进和完善本组思维导图的不足之处。任课教师对各组展示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总结,肯定他们的闪光之处,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有效的思维导图设计。

4. 教学小结

任课老师讲授完“顾客特征”的知识点后,让学生离开书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重新画出思维导图。画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完善版的思维导图供学生参考,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内容,找出模糊不清的知识点,然后强化学习相应的内容。

三、 结论

实践表明,让学生参与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动起来”,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制作,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让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和观察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只要他们掌握关键词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就不再需要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的每句话和一长串的句子,就能够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所以,今后要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为课程教学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肖月华.思维导图在财经法规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2):82-84.

[2]吴丽珍.Mind map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视野,2016(29):253-2540.

[3]倪彤.谈思维导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8):152-153.

作者简介:

姜分妃,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究
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海无涯“图”作舟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