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城市会展生态圈的演化进程
2019-05-17蔡卫民何佳淇
蔡卫民,何佳淇
共生理论视角下城市会展生态圈的演化进程
蔡卫民,何佳淇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长沙 410006)
会展作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愈发受到肯定。城市会展生态圈是特定形态的生态系统,是城市会展业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形态。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结合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历程,探究城市会展生态圈的演化进程。研究发现:城市会展生态圈的演进都将经历会展产业链的线性共生、“会展-服务”的多面共生、会展效率的优化共生、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等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重心与发展驱动力。
城市;会展生态圈;共生理论;演化进程
目前,生态化、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目标,生态圈研究成为学界热点。会展具有强大的关联性,能汇集各种产业发展的要素,促进要素合理配置,带动举办地城市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会展对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日益显著,城市对会展业日益重视,会展城市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竞争方式由原来的个体间竞争、供应链和价值链间竞争转变为会展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会展生态圈是传统会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提升,是一种系统化、多维度、可持续、高效益的产业系统,其形成是一个持续演化的过程。会展生态圈早已在业界得到高度关注和广泛实践,不少城市就构建会展生态圈确定了预期目标并制定了相关计划,但学界关于会展生态圈研究较为匮乏。探索城市会展生态圈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及形成条件,可以深化城市会展产业圈的研究,可以为推动城市会展生态圈发展提供参考。
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为了生存需要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共同进化和共同生存关系。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 象,包含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它的核心是双赢与共存。[1]共生单元之间的高效运行必须遵循其特定的生态机制,不断优化共生单元,创建适宜的共生模式。[2]共生理论下的会展生态圈是基于环境因子作用,在共生模式的联结下,共生单元为实现会展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共生关系。
一、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方向
(一)会展产业集群化
会展产业集群是在以一定规模的会展场馆为依托的特定区域内,以会展企业为核心,以会展经营活动为目的,大量会展企业、相关企业、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依赖产业链关系形成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群体。[3]会展集群内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网络体系,可以大大提高会展活动的效率,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使会展效益最大化、最优化。[4]其中竞争与合作机制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带动科技创新和专业人力资源的成长,降低成本,为集群企业的关键资源之形成和建立创造一种效力机制。[5]会展产业相关的知识、技术、市场、资源、人才以及与竞争相关的信息在集群内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传播,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传递流动机制,增强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与互动。
(二)会展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要求在发展中降低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设法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实现。会展产业生态化包含会展理念、会展资源、会展场馆、会展参展、会展产业链等多个方面,[6]是会展整个行业布局的生态化,所以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而生态系统的发展在于其获得长期进展和自我更新的能力。[7]构建和谐会展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创建合理的种群密度,包括合理的企业数量、稳定的集群模式,还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政策支持、经济发达、设施完善、人才充足等。[8]专业化的利益相关者基于一致的价值主张和会展服务目标而协同合作,[9]优化会展产业生态圈的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能力,实现会展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10]
(三)会展与产业融合化
二、城市会展生态圈的演化进程
“生态圈”一词来源于生态学领域,指的是星球表面由各种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组成的开放且复杂的自我调节系统。产业生态圈是指在某个或多个地区某种或多种产业产生的以某种或多种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主要包括生产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相关的基础设施、公共维或政府维。这个体系可能是己经产生的,也可能是按规划即将产生的。[13]
会展具有关联性大,专业化分工性强的特性。一个会展项目的成功举办,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精心策划,需要政府、行业机构提供指导服务,需要招商招展、设计搭建、物流租赁、广告等相关企业服务于整个会展活动,需要住宿餐饮、商贸旅游等相关业务公司服务于参展商、参展观众。会展产业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由于会展这种需要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特征,会展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强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其相似。会展生态圈中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循环、信息传递,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共生关系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发展会展业的城市,必然经历会展生态圈从初级向高级阶段的演化进程。从刚兴起时,会展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到会展环境不断优化,围绕会展的综合服务不断完善,到政府不断重视,产业开始集聚、会展效率不断提升,再到回归会展的存在本质——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城市会展业发展必然经历这四个阶段,由此总结分析了城市会展生态圈的演进规律,分为四个阶段,即会展产业链的线性共生阶段、“会展—服务”的多面共生阶段、会展效率的优化共生阶段、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阶段,不同阶段城市会展生态圈的形成条件不同,也各有特征。
(一)会展产业链的线性共生阶段
在会展业发展初期,产业链条尚不完善,从会展产业生态链来看,会展生态圈的生产者即为会展企业,消费者为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围绕着会展项目形成了初始的会展生态链。会展产业链线性共生阶段,产业链条单一,属于会展生态圈的初级阶段,其发展重心在于,平衡会展产业链条各大节点,扶持相对较弱的产业链条环节,增强各环节会展企业的竞争优势。
1. 会展产业链线性共生阶段的特征
供需维是产业链线性共生阶段最核心的部分,它是由会展主承办、参展商以及观众形成的供给—需求链,链条上企业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共享性关系。围绕会展项目主题,主承办进行策划和招展;参展商为了更多地了解行业和市场状况、宣传企业和产品、扩大销售网络以及获取订单的目的而参与会展活动;观众为收集市场信息、寻找产品代理机会、大宗采购等目的而观展,同时对参展商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会展活动的组织管理进行反馈。会展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并为供需维各主体提供服务,共同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会展生态圈。
会展产业链上的生产者分两层,第一层的企业主要是会展产业链上游企业,他们是会展项目的发起人,通过策划运营不同的会展项目,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提供完善的会展服务离不开会展中下游企业及会展关联企业,他们是会展产业生态圈内生产者的第二层,生产出与会展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企业间存在合作与竞争,内部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会展产业生态链上的企业分工明确,通过培育、完善和延伸会展产业生态链上各大节点,进而形成上下游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状态(见图1)。
在关税普遍存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尽管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依靠自身的特性发展形成了离岸金融服务等功能,但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功能几乎都是“制造加工+转口贸易”。此外,便于被视为“在关境之外”,自由贸易园区通常选址于具有离岸地理优势的海港城市,形成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海关监管特性。
图1 会展产业链线性共生阶段的会展生态圈
2. 会展产业链线性共生阶段的形成条件
会展产业链线性共生阶段的形成条件可以从市场需求的拉力和会展项目的推力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业纷纷通过会展活动,展示企业形象、进行技术交流、加强信息沟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会展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会展业发展早期,会展产业链条弱小尚不完善,场馆与组展公司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单元,但一个会展项目的举办,如果把人召集过来而没有服务,则注定不能长久发展,为满足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会展场馆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广告策划、设计搭建、物流租赁、餐饮、住宿、旅游等配套服务企业也乘势而上。
(二)“会展—服务”的多面共生阶段
会展产业链不断壮大,其发展环境也日益复杂,政府、协会、院校等机构的加入,优化了发展环境,也规范了市场环境。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在适应环境中,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会展项目的举办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会展协会、会展院校、会展研究机构的设立,政府部门也调动各项服务支持会展项目,会展由之前的线型共生发展,演化至以会展项目为中心,各个组织各项工作都服务于会展项目的“会展—服务”多面共生阶段。
1. “会展—服务”多面共生阶段的特征
从会展生态结构层次来看,除了作为生产者的会展相关企业外,还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会展协会、会展院校、会展研究机构等分解者。它们的监管、控制、协调、调节作用,使得会展生态圈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会展协会制定行业规范、行业标准,会展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会展生态圈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而政府部门则保障会展相关机构的监管得以顺利进行以及提供完善的会展公共服务。会展行业机构存在的目的是监督和完善会展生态圈,协调会展企业、会展项目之间的关系,净化会展生态圈的发展氛围,实现行业自律。同时,也为会展企业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生态圈内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使会展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供需维的影响下,以供需维各主体为服务对象的服务维形成,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支持、监管控制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会展行业机构从规范市场秩序、信息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会展关联企业不断提高其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在合作竞争中实现服务的优化。各利益相关者以服务会展项目为目标,合作共生,共同推动会展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产业发展(见图2)。
2. “会展—服务”多面共生阶段的形成条件
“会展—服务”多面共生阶段是城市会展形象的塑造阶段,此阶段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政府的调控,随着会展业作用的日益凸显,政府对会展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为提升城市会展形象,打造品牌展会,政府相关部门为会展项目提供公共服务和有关配套服务;二是会展行业机构的支持与服务,会展管理部门、会展协会、会展院校、会展研究机构的设立,以及这些机构的引导和调节,为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各会展利益相关者目标统一,共同服务于会展项目,资源互补,共享发展成果。
(三)会展效率的优化共生阶段
生态圈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会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影响,政府将会展列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围绕会展产业的发展要求开展土地配给、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规划、配套产业规划等工作,实现会展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降低会展产业链成本,提高会展产业运营效率。以会展产业为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布局,融合产业服务功能和城市服务功能,系统提升会展产业的竞争力,会展生态圈发展进入会展效率的优化共生阶段。
图2 “会展—服务”多面共生阶段的会展生态圈
1. 会展效率优化共生阶段的特征
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产业政策工具包的主要构成为:建设基础设施、建立专利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金融市场等。从整体的战略布局,到细化的战术性政策,从目标定位、发展规划,到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颁布、项目奖励扶持、产业集群构建等方面,会展产业政策不断完善。
政府维的形成,使得产业发展环境和秩序持续转优,吸引了大批人才从事会展工作,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一些前沿科技也开始青睐会展这个新兴行业,大数据、互联网技术、VR、AR、环保节能等技术运用丰富了会展的形式,提高了会展的信息传播效率以及工作效(见图3)。
图3 会展效率优化共生阶段的会展生态圈
以大型会展中心为中心辐射点,会展企业相对集中,会展资源集约利用,会展服务功能齐全,城市服务功能完备,供需维、服务维、政府维、劳动维、科技维多维互动,会展产业效率不断提升,会展生态圈不断优化。
2. 会展效率优化共生阶段的形成条件
会展效率的优化共生阶段是会展实力的锻造阶段,该阶段形成于地方政府将会展业列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锻造以及会展产业集聚效应足够大之时。将会展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各类资源向会展产业倾斜,会展产业链资源与行政资源、 服务资源、商务资源、国际资源等相关资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会展集聚区的形成,将提升城市的会展服务水平,集约资源,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效率。
(四)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阶段
会展是一个平台产业,会展业本身不大,但却几乎对接着国民经济中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会展项目都依托着一个或多个产业,会展项目的形成便是吸收产业资源融入会展平台,通过专业的手段进行配置处理,再将其投入市场,使其有益于产业发展,这就是会展项目存在的价值,因此回归会展业的本质要求,探索与产业的融合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进入生态圈的第四个阶段,即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阶段。
1. 根植产业融合共生阶段的特征
发展到第四阶段,会展活动已经成为各个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家不会再大谈特谈会展产业,但不代表会展产业弱化了,而是通过与产业的融合,会展以一种新的姿态活跃在各行各业。从最初的会展人办展,演变成各行各业办展,各个产业主动通过会展活动进行产业链资源整合,全产业链共同参与,促进信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共创共享,也就进入到了真正意义的产业会展发展模式(见图4)。
依托于产业,着眼于产业的现在与未来发展,以引导、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的产业会展,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依托城市特色产业,紧扣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与城市重点优势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品牌会展项目,培育特色的专业会展品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会展是引导、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武器,从产业出发,回归产业本身,会展才得以实现最终价值。产业会展的成功举办带来的不仅仅是即时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长久的社会效益、产业效益、经济效益。
图4 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阶段的会展生态圈
2. 根植产业融合共生阶段的形成条件
进入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阶段的首先条件是转变原有的固定思维,提升办展的战略格局。产业发展是会展活动的最终用户,以产业发展为思考基点才可能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会展活动,助力产业发展。发展会展产业不再那么重要,而利用会展这个工具促进主题产业的发展成为常态,最终会展产业链的所有企业会因其他产业的发展而更加获益。同时,产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将会展活动作为常规工作,会展与产业完全融合。
会展生态圈的演化是一个时序过程。在不同时期,生态圈的演化重点不同,推动演化的动力不同,从打造会展产业链、到围绕会展的综合服务、到提升会展效率、再到回归会展的存在价值,会展生态圈不断发展,层层递进。目前全国许多城市会展业发展较好,尚处于会展生态圈的第二阶段,仅有少数城市已步入第三阶段,而进入第四阶段的会展城市则更少。城市会展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朝着根植产业的融合共生阶段的方向行进,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袁纯清. 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 上[J]. 改革, 1998(2): 100-104.
[2] 孙源. 共生视角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4(1): 127-134.
[3] 卢晓. 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 学术论坛, 2012, 35(5): 135-139.
[4]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6): 77-90.
[5] 吴信菊, 唐立祥. 会展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76-82.
[6] 张晓明, 徐丽莎. 会展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解析[J].管理现代化, 2015, 35(2): 25-27.
[7] Perfetto M C, Sanchez A V, Presenza A. Managing a complex adaptive ecosystem: Towards a smart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J]. Journal of Spatial &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16(4): 243-264.
[8] 张杰丽. 试论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4): 91-93.
[9] 覃四海, 陈丹, 周婷. 对构建会展产业生态圈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4): 19-21.
[10] 马勇, 包雪. 会展产业生态圈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J].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6, 30(6): 18-21.
[11] 单元媛, 赵玉林. 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 2012(5): 152-160.
[12] 邬燕, 周国忠. 基于博弈论的会展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 浙江学刊, 2018(1): 118-125.
[13] 袁政. 产业生态圈理论论纲[J]. 学术探索, 2004(3): 36-37.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Urban MICE Eco-sphe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CAI Weimin, HE Jiaqi
(College of Tourism,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 China)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building a modern market system and an open economic system, the MICE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positive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urban MICEecosphere is a specific form of the ecosystem. And it is a phased form in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urban MICE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mbiosis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 MICE indust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urban MICE ecosphe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urban MICE ecosphere will experience four stages: such as the linear symbiosis of the MICE industry chain, the multi-faceted symbiosis of “MICE–service”, the optimized symbiosis of MICE efficiency, and the integration and symbiosis of grounded industries. Each stage is of its own development focus and driving force.
urban; MICE ecosphere; symbiosis theory; evolution process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JD55)
蔡卫民(1977-),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展产业研究;何佳淇(1995-),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会展产业研究
F 293.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9.02.003
2096-059X(2019)02–0013–05
(责任编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