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患者40例临床观察

2019-05-17王彰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5期
关键词:甘草酸斯汀湿疹

王彰勇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吕梁032200)

慢性湿疹为临床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反复性炎症性疾病,病程缠绵,时剧时缓,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均造成影响。目前,其发病机制暂不完全清楚,且病因较为复杂,易复发。以往治疗此病多给予单一药物治疗,但有报告显示单一给药治疗效果不突出[1]。临床实践证实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突出,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但部分学者对此仍有质疑。本研究选取8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汾阳医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5岁,平均(36.4±2.1)岁;病程1~8年,平均(3.9±0.5)年。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66岁,平均(36.6±2.2)岁;病程1~9年,平均(3.8±0.6)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中文翻译版)》中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病历资料齐全。

1.3 排除标准 合并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合并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者;哺乳、妊娠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干预,避免擦拭、搔抓、冷热刺激皮肤,禁止食用咖啡、海鲜等刺激性和易过敏类食物。

2.1 对照组 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06,每片含甘草酸苷25 mg、甘氨酸25 mg、DL-蛋氨酸25 mg)口服,每次50 mg,每日3次。哈西奈德软膏(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314,10 g∶10 mg)适量外用涂抹,每日1次。治疗1个月。

2.2 研究组 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北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5057,10 mg/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片使用方法同对照组。治疗1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疗前后根据患者的皮损程度和症状程度评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②根据疗效指数评定治疗疗效。显效:疗效指数降低≥60%;有效:疗效指数降低20%~59%;无效:疗效指数降低<20%。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如嗜睡、乏力等。④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 L,抗凝,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指标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2 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湿疹患者疗效比较[例(%)]

(2)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湿疹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x±s)

(3)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50%),其中1例出现乏力症状,2例出现嗜睡症状。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0.00%),2例出现乏力症状,2例出现嗜睡症状。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IL-4、IFN-γ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比较(pg/mL,x±s)

4 讨论

慢性湿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常出现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原因为精神因素、局部刺激、食物过敏等[2-3]。发病后,患者病灶部位皮肤逐渐出现皲裂、粗糙、红斑丘疹,因病情发展还会发生剧烈瘙痒、浸润肥厚等。若搔抓后出现苔藓样变,可能会发生色素沉着,影响皮肤美观性和完整性。

临床治疗慢性湿疹的难度较大,且迁延不愈,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在局部外用药物基础上给予口服药物[5]。内服药物主要给予抗炎、抗组胺等对症干预;外用药物主要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停药后,复发率高,长时间给药可能会引发继发感染、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疗效、症状评分、IL-4、IFN-γ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可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临床疗效。此结果与董海良等[5]报道结果相符。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苷,存在皮质类固醇样活性,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止痒,目前已在皮肤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此药物还有催眠、镇痛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5],可阻断因劳累、精神紧张等造成的病情加重状况,控制恶性循环。依匹斯汀属于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阻滞剂,对H1受体有拮抗作用,且对白三烯引发的粒细胞趋化有抑制作用[6],能够拮抗血小板缓激肽和激活因子,抑制慢反应性物质A和组胺等炎症递质,所以其抗变态反应较强。因此,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药物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突出。

综上所述,建议临床治疗慢性湿疹应用复方甘草酸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安全、高效,患者IL-4、IFN-γ等指标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甘草酸斯汀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