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7例
2019-05-17赵世新
赵世新
(山西省左云县中医医院,山西 大同037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虽然通过常规药物治疗可缓解病证,但总体效果欠佳[1]。中医认为,治疗该病时应以温中益脾、调理升降、化滞和胃为原则。本研究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左云县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5~67岁,平均(46.0±7.0)岁;病程0.6~5年,平均(2.8±0.7)年。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44.0±7.3)岁;病程0.8~4年,平均(2.5±0.5)年。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符合以下1项或2项内容。①进食后或餐后饱胀,且每周发作数次;②早饱感直接影响进食量;③上腹胀或餐后恶心;④诊断前症状持续时间≥0.5年,且近3个月符合上述诊断[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符合以下2项主症、1项次症或符合1项主症、2项次症,即可确诊为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①主症:早饱、胃脘痞满、食后腹胀加重等;②次症:失眠多梦、胃纳减少、嗳气、大便稀薄、口淡不渴、苔薄白、脉细弱等[3]。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具备良好的沟通及理解能力;②近期未接受抗生素、促动力剂等药物治疗;③无精神障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④疗程≥1个月;⑤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认知障碍者;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或消化道溃疡者;③妊娠及哺乳期者;④近期接受促胃肠道功能恢复药物治疗者;⑤过敏体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即同时口服多潘立酮、法莫替丁,具体用法如下。多潘立酮(北京赛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65,10 mg/粒),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次10 mg,每日3次;法莫替丁(广州柏赛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3131,20 mg/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个月。
2.2 研究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处方:生黄芪60 g,茯苓、炒麦芽、白芍、枳壳、白术各20 g,炙甘草、干姜10 g,党参片、大枣各30 g,法半夏、厚朴、桂枝各15 g。腹胀加重者,将枳壳用量改为40 g;腹痛者,加木香15 g;失眠多梦者,加用龙骨、牡蛎各15 g;嗳气频繁者,将法半夏用量改为25 g。诸药水煎煮,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嗳气、胃纳减少、腹胀不适、上腹痛、咽部梗阻感,分值0~7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及体征越严重),以及血清胃泌素水平、Hp阳性率、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疗效指数降低≥90%;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疗效指数降低70%~90%;好转: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疗效指数降低69%~30%;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疗效指数降低<30%[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症状、体征及胃泌素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各项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胃泌素水平,控制病情进展。见表1。
表1 两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体征及胃泌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体征及胃泌素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症状及体征(分)组别 例数嗳气 上腹痛 腹胀不适 胃纳减少 咽部梗阻感研究组 30 67.0±15.1△ 1.07±0.21△ 1.23±0.21△ 1.40±0.23△ 1.27±0.21△ 1.20±0.19△胃泌素水平(ng/L)对照组 30 98.7±20.5 2.67±0.33 2.97±0.37 3.05±0.40 2.65±0.33 2.11±0.31 t值7.573 24.881 24.878 21.752 21.460 15.224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Hp阳性率比较 研究组Hp阳性率为8.11%(3/37),对照组Hp阳性率为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
(3)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愈9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
4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有研究指出,39%~87%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p检查呈阳性[4]。另外,也有学者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动力障碍,而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功能有直接影响,因此,可将胃肠激素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机制的研究重点。以往治疗主要采取经验性治疗,但效果一般。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归于“痞满”范畴,以脾胃虚弱型最多见,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升降失职、中焦失和,治疗时以温中益脾、调理升降、化滞和胃为原则。鉴于此,本研究对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予以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方中黄芪为君药,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效;干姜、白芍、桂枝、茯苓、党参、白术、大枣均为臣药,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安神,党参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白芍缓中止痛,大枣养血安神,干姜温中散寒,白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炒麦芽、积壳、厚朴、法半夏均为佐药,炒麦芽疏肝理气,厚朴行气消积,法半夏健脾益胃,枳壳行滞消胀;炙甘草为使药,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对机体代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5];白芍有镇痛、抗惊厥等功效,可有效减轻患者腹痛症状[6];茯苓能抑制胃酸过度分泌[7];大枣可有效预防胃肠病变[8];党参抑制胃酸分泌,达到抗Hp感染的目的[9];白术通过促胃排空作用,可增强小肠推进功能[10];麦芽可以轻度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11];枳壳能增强胃肠道兴奋性,进而增强其蠕动力[12];法半夏能够增强肠道输送力[13];桂枝具有改善胃痉挛的作用[14];厚朴提高胃底平滑肌运动力,以达到促进胃排空的目的[15]。本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各项症状及体征评分、血清胃泌素水平、Hp阳性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在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秦华佗等[16]研究成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予以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对其病情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