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9-05-17王振芳
张 曦,王振芳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脑性瘫痪是指机体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该病不仅会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对其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干预。笔者对43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干预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联合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12个月,平均(7.3±0.4)个月;病程1~6个月,平均(3.3±0.2)个月。常规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12个月,平均(7.2±0.3)个月;病程1~6个月,平均(3.3±0.3)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中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即病变部位集中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间出现,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部分患儿由脑发育缺陷引起。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及障碍、神经反射检测异常等,部分患儿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及行为异常等。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脏器受损者;抵触或抗拒研究开展者;合并严重肢体残缺者;合并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参与其他相关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组 采用运动疗法。以康复治疗师作为主导,实施Vojta法,利用楔形板、手支撑、四点位支撑、反射性腹爬及翻身、立位支撑训练、四爬模式训练等为主要诱导方式,患儿膝、肘、踝等部位作为主动诱发部位,头部及肩峰作为辅助诱发部位,诱导工作在20~30 min完成。同时对患儿四肢协调性进行观察,指导其进行躯干移动运动,包括抬头、翻身、坐、爬及走等,可每日指导1次,运动量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决定。15 d为1个周期,休息2 d开展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月。
2.2 联合组 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患儿头部主要取穴包括顶中线、顶旁线、顶颞前斜线、枕上正中线、枕下旁线等,以轻柔手法施针;采用直径0.35 mm×40 mm毫针,采用捻转法,频率90~180次/min,每5 min捻针1次,留针15 min;身体部位取翳风、风池、百会、四神聪、脾俞、神门、绝骨、太溪,垂直进针,连续施针10次,休息15 d。针刺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后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显效: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及体征均得到有效改善,运动协调功能、肌力及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及体征有所改善,运动协调性、肌力及关节活动度均有好转;无效:患儿治疗后,运动功能无好转,甚至存在加重迹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生活活动能力采用Peabody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定。0~3分,包括物品推出原来位置、推到桌上、推出板子外,起笔无法写出可辨认的字等。0分为活动不能完成;1分为只能完成一部分活动;2分为能够完成动作,但动作较慢;3分为能够正常完成活动;分值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③运动功能评分以FugI-Meyer评分法评定,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反之越差。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 HSS)为评定标准,总分100分,分值越小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小,反之越大。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2,P=0.003<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对比(分±s)
表2 两组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对比(分±s)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联合组 43 2.56±0.26▲ 74.16±1.25▲ 19.26±1.05▲常规组 43 1.66±0.42 53.62±1.44 30.22±1.10 t值11.948 70.634 47.261 P值0.000 0.000 0.000
4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属于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患儿多伴随不同程度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癫痫等症状,对其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3]。以往临床针对脑性瘫痪患儿多采用运动疗法干预,通过围绕患儿运动状态,利用感觉刺激及相关训练开展治疗,并借助长时间持续性干预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4]。虽然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无法满足临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其基础上联合其他措施干预,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干预效果。
针刺是中医临床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采用针刺刺激患儿头皮相应部位可改善其病情。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取患者翳风、风池、百会、四神聪、脾俞、神门、绝骨、太溪等穴位,通过针刺上述穴位可取得寒补热泄、壮阳益气、通达阴阳脉络、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等效果。由于以往临床对中医治疗的认知并不明确,仅采用国际流行的运动疗法干预,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中医认为,脑瘫患者病灶在脑,运动联合针刺刺激相应区域穴位能够改善脑部供血,并促使细胞功能代谢,以确保其生存状态。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常用的腧穴之一,针刺可产生寒补热泄的效果;风池穴又称热府穴,有壮阳益气之效;百会穴可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四神聪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可用于治疗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针刺脾俞穴可用于治疗腹泻、呕吐、痢疾等疾病,但针刺深度有严格要求,过深则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针刺及按摩神门穴效果同翳风穴相似,均为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泄之;绝骨穴位于小腿外侧,可治疗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等症状;太溪穴是足少阴原穴,针刺具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临床针对上述穴位实施针刺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脑部供血,提高脑局部组织的代谢能力,能够充分刺激机体免疫能力,提高临床效果[5-7]。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联合干预后,联合组患儿运动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在本研究中,部分患儿家属对于西医存在依赖性,过于信赖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导致治疗过程中无法接受针刺治疗,经护理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消除其疑虑;治疗后,患儿病情及综合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证实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干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