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扶贫效应与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9-05-16潘鹏

商业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电商扶贫农村电商扶贫

[摘 要] 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助力精准扶贫的格局已然形成。农村电商作为扶贫的重要载体,可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贫困群体赋能、增收节支,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电商扶贫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打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培训脱贫、创业脱贫、教育扶贫的立体脱贫体系,推动贫困群体自主、自立,可持续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 农村电商;电子商务;扶贫;电商扶贫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3-0051-02

电商扶贫是将信息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和改进扶贫绩效的理念和实践[1]。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电商纳入规划,政策面持续加码,农村电商的覆盖面继续快速扩大、平台选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格局已然形成[2]。目前,电商扶贫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向着纵深、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下面通过系统分析、总结电商助力扶贫的效应,提出电商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的措施,以期对电商扶贫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一、农村电商扶贫的效应分析

电商扶贫在促进贫困个体脱贫的同时会带来一些正的外部效应。农村电商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载体,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民增收等,实现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一)农业产业兴旺效应

农村电商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主体具有互联网思维,树立以需求和消费者为导向的意识,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农村电商的大力发展有助于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等现代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有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有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3]。总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有助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的建立,形成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的新局面。

(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效应

农村电商的发展会从整体上促进农村商业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物流、移动互联、冷链物流等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薄弱、交通物流不畅、农副产品和特色商品上行困难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因素。农村电商的发展一方面会推动政府加强对电商配套基础设施,特别是冷链物流等与农副产品上行息息相关的特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会倒逼电商企业基于获取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虑,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入到交通、冷链物流、仓储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三)赋能效应

电商扶贫的核心效应是对农村电商参与主体的赋能。由于电子商务能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进而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掌握市场营销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倒逼电子商务参与主体不断提升其应对农业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强其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地方政府基于扶贫开发、电商企业基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会组织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商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赋予贫困群体获得信息和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打破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让贫困地区优质“资源变现”(环境资源、产品资源、旅游资源),让贫困群体享受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果,通过电子商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杠杆来撬动精准脱贫的硬骨头,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5]。

(四)增收节支效应

贫困群体通过掌握信息技术,增强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打破信息不对称,拓宽农产品上行的渠道,通过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效应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帮助其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营销意识和竞争意识,推进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更有效衔接,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把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实现优质优价,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5]。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打通了工业品下行的通道,拓展了农村物资的供应渠道,增加了商品的品类和选择性,降低了生产、生活物资的价格,实现农民生产生活费用支出的节约和减少,同时也惠及到贫困群体。农村电商的飞速发展,一是降低貧困群体生产经营成本,贫困群体获得生产资料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渠道更加多元化、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化,生产经营成本更低;二是降低贫困群体生活资料购买成本——随着物流、快递行业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尤其是直达乡村的多级物流体系的构建以及村级代理点等模式的铺开,贫困群体也可足不出户购买到更多质优价廉的生活资料,从而有效降低生活支出[6]。

(五)其他经济、社会效应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涌入城市,导致乡村普遍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一方面会导致乡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另一方面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他们普遍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成绩较差,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且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7]。这些现象若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未来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农村电商可为不同层次和素质的贫困群体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岗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村剩余人口的就地安置,有助于其照顾家庭、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推动走出去的乡村人才,带着城市的经验、能力和理念返回乡村,结合乡村的优势资源进行创业,吸引城市人才深耕于农村、扎根于农村,从而促进乡村人口的稳定和人口结构的优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新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二、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农村电商扶贫的根本问题是以电子商务为扶贫的手段与载体,助力精准有效地解决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问题,电商扶贫必须“成规模、可持续、见实效”,以创新去构建基于市场的多方共赢、多主体参与的互动、长效机制[8]。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府的支撑作用,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加强扶贫生态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延伸电商产业链,推动产业、就业、创业扶贫和金融扶贫,创新电商扶贫机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

(一)发挥政府的支撑作用

电商扶贫中政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农村电商配套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物流冷链、仓储设备、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点的全覆盖。二是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的落地,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优化电商环境,促使电商进村入户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强有力的服务体系的建设。三是加大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对电商扶贫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扶贫效应,增强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产业资本和企业参与到电商扶贫中。四是加强电商扶贫生态系统的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交叉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延伸电商产业链。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培植优质农产品品牌,形成优质农产品品牌化效应,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加强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民对电商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体系和自主培育机制,吸引一批电商人才返乡创业。加大普惠金融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电商的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发挥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和电商扶贫的协同效应。

(二)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衡量电商扶贫成败得失的标准可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是否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否有利于增加贫困群体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增强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电商扶贫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电商扶贫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巩固已有的扶贫成果,取得更大的扶贫成效。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必須基于市场机制才是长久、可持续之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是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参与电商扶贫有基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但归根结底是受商业利润的驱使。农业龙头企业因参与到农产品的深加工、生产、包装和营销推广的全过程而获得合理的利润,才会驱动企业积极打造优质品牌,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生产过程。电商平台通过建设更多的便民服务点和电子商务服务站,加强物流冷链和仓储设备的投资、建设,提高企业服务贫困地区的覆盖面,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最终也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电商扶贫的关键一环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让小农户和现代大市场有效接轨,把传统的农民变成市场化的主体。贫困群体只有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培训机会和创业机会,实现增收节支,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城市居民因农村电商的发展有机会购买到更优质、安全、有质量保障的农产品,银行等金融机构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为农村电商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并获取一定的商业利润,才会有参与电商扶贫的长期根本动力。总之,电商扶贫需要构建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得电商扶贫的市场参与主体都能获得合理的利益,从而形成合力,促进贫困主体精准脱贫,迈向温饱、小康、富裕。

(三)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

“贫困群体”,是指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为基础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是建立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的核心。第一,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最紧要的是要让贫困群体有获得感,因为贫困群体的获得感,是电商扶贫、电商脱贫发展变化的内因;贫困群体的获得感,是电商村规模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贫困群体的获得感,是推动电商扶贫、电商脱贫发展与前进的不竭动力;让贫困群体有获得感,是开展电商扶贫的努力目标和关键落脚点[8]。第二,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要求电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调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体树立自强、自信、自主、自立的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最大限度地释放贫困群体的创造力,靠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9]。第三,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电商扶贫要与扶智、赋能相结合,人才先行。电商扶贫要注重更新贫困群体的观念和对农村电商的认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参观交流和培训学习,帮助其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树立网络经济思维和理念,增强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能的能力,为贫困群体赋能,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本质转变。归根究底,电商扶贫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愿意扎根农村、深耕农村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本职岗位上舍身忘我、匠心独运、追求极致、改革创新,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为国家、社会创造财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电商扶贫向着自主、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0]。

三、结束语

农村电商扶贫立足当地资源,带动农村产业兴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完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赋能农村贫困群体、激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拉动就业、创业,带来电商扶贫的外溢效应,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就地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农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电商扶贫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结合贫困群体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建立健全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同时发力,发挥政府的支撑、引导和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对电商扶贫的支持力度,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激发贫困群体的创造力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参与到电商扶贫工作当中来,形成合力,打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培训脱贫、创业脱贫、教育扶贫的立体脱贫体系,实现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昕天.电子商务与信息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98-104.

[2]汪向东.农村电商新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2017(3):18-21.

[3]李武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N].河南日报农村版,2017-11-15(3).

[4]马改艳.电商助力农村扶贫:机制、瓶颈及应对.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3):53-57.

[5]李建华.电商扶贫四大作用:赋能、创业、增收和倒逼[EB/OL].https://www.iyiou.com/p/61641,2017-12-07.

[6]陈晓琴,王钊.“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探讨[J].理论导刊,2017(5):94-96.

[7]姜德波,彭程.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8,15(1):16-24.

[8]汪向东.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与贫困主体的获得感——兼论电商扶贫的“PPPS模型”[J].农业网络信息,2017(9):10-15.

[9]李传兵.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N].光明日报,2018-08-10(6).

[10]潘鹏,刘莲花.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7.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电商扶贫农村电商扶贫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电商扶贫工作
甘肃清水:做活“电商扶贫”拓宽增收路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电商扶贫的可行性探析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