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05-16何迪高松王品飞

决策探索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

何迪 高松 王品飞

目前,长吉图区域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既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也面临着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城乡差异显著、物流基础薄弱和城市功能模糊等方面,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应从产城融合的协调发展、基于差异化定位的城市间竞合发展和强化现有物流网络效率的角度入手,探索区域消费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一)地域发展不平衡

在长吉图区域的内部,消费性的服务业发展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长吉图先导区中主要依托的长春、吉林部分,在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方面领先于吉林全省的绝大多数城市,而作为开放前沿和开放窗口的珲春、图们区域则相对落后,还未发挥出应有的腹地联动作用。从2018年的经济指标可以看出,长春市、吉林市的人均GDP分别为5767美元、3101美元,全省排名第一和第三,而珲春、图们、龙井所在的延边州仅为1977美元,在全省9个地市中排名第六。人均GDP的总量偏低,是限制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巨大阻力,将限制消费观念和需求结构的升级。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来看,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仍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商品销售、餐饮、旅游等传统领域,而以健身、教育、金融、医疗、家政、保险、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传媒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则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在农村,相关的服务机构、服务设施还没有进入。在新兴的服务行业领域,不但居民的消费理念没有得到积极的引导和培育,从业人员自身的经营理念也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二、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城乡差异显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服务业发展的城乡差异显著、行业发展极不均衡等方面。

从上表统计数据看,2018年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环比增长达到了11.68%;而在其他年份,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幅一直高于城镇居民,但由于基数太小,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整体消费水平仍远低于城镇居民。这一趋势与全国的总体趋势大体一致,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趋势虽然更加明显,但消费的总量远不及城镇居民。这种城乡差异反映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得到释放,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容忽视。

(二)物流基础设施待完善

物流行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长吉图消费性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一方面,物流行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产品的流动并进一步促进需求的升级;另一方面,物流效率和费率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到消费性服务业从业者的经营成本变化,从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变化。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在布局上非常重视长春龙嘉机场、珲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地位,但目前国际性区域合作开发尚未进入成熟阶段,除了继续发挥现有的交通硬件设施的主动脉作用外,还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完善省内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线路的运行效率。以电子商务行业为例,珠三角、长三角可以实现第二日送达,而跨省的电商交易跨越大半个中国只需要1天,而在省内的周转却需要1-2天。长吉图及周边区域主要出产的汽车、人参、鹿茸、药品、木材、大米、木耳等都需要强大的物流支撑,相对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已经严重阻碍了长吉图区域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城市功能及定位模糊

城市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速和流向能够体现出不同城市发挥的功能和作用,而长吉图区域城市的功能以及城市之间的联系对于促进区域内消费性服务业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规划上看,是希望通过相对发达的“长、吉”带动相对落后的“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在长吉图区域消费性服务发展的过程中,长春和吉林两个城市的功能和定位应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并且应该提供差异化的驱动力。然而,长吉图区域的三个主要城市,产业同构现象非常严重,很难实现优势互补。以旅游行业为例,国家大力提倡的冰雪旅游在三个城市都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吉林市预计在2019年投入280亿元人民币打造冰上运动核心圈、雪上运动核心圈,长春市则已打造重点冰雪运动及娱乐场所45处,延吉的国际冰雪旅游节已举办了六届,不难看出,三座城市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尚未形成互补之势,城市的功能和特色的差异化定位势在必行。

三、提升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指出,未来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将呈现出六大趋势:消费性服务业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消费性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供给升级将进一步加快,线上线下供给方式将实现深度融合,空间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双向开放新格局将逐步形成。而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在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紧紧跟随全国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结合地域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居民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探索出一条平稳、协调、有潜力、有驱动力的发展路径。

(一)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长吉图区域的消费性服务已经明显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农村居民的消费潜能虽然已经逐渐释放,但整体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仍存在较大差异,在新兴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考虑如何通过产城融合,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使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步调趋于一致,发展的差异性逐步缩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产城融合的思想为主导,探讨如何使围绕“人的需求”发展起来的“新型城镇”发挥最大的效用,通过劳动力和服务业的双向需求传递,进而实现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二)提高现有物流网络的效率

由于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致使物流行业在消费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加速器”的作用难以发挥。长吉图区域的三个主要城市虽然都开通了高铁线路,但吉林省的9个地市中只有4个开通了高铁,包括通化、辽源在内的5个城市都未开通高铁线路,实际上反映出,在吉林省内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均未形成高度连通的网络,城市和城市之间实际上成为了一座座孤岛。截至2018年11月,“高铁极速达”服务已覆盖到全国58个城市,通过高铁线路运输农产品、生鲜、药品、文件等已经越来越普遍,当日到达或次日到达使得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更快地得到满足,物流效率的提高带动了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运转速度,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长吉图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比,还无法充分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现有高铁网络的效率还有待提高。除此之外,构建长吉图区域综合物流网络、在整合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物流产业园、重新规划长吉图区域的重要物流节点也是提高物流网络效率的工作重心。

(三)基于城市精准定位的跨界合作

为避免长吉图区域内各主要城市的同质化竞争,三大城市应重新调整各自的定位,进行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长春的定位应该倾向于发展“总部经济”,将会展行业的优势惠及其他两市;吉林市的定位则应该立足“冰雪十运动十旅游”,并将游客资源与其他两市形成资源共享;延邊的定位应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和文创开发的潜能,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辐射作用。随着跨界融合、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三个城市在消费性服务整体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应着力发展差异化的优势,进一步探索跨界合作的途径,在更高的层次上构建长吉图区域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猜你喜欢

长吉图消费性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由“消费性”阅读走向“生产性”阅读
——“习作单元”阅读文的教学指向
“新主流”引领下的现实拓展、多元类型与“想象力消费”
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两个倾向性问题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长吉图”区域产业转移承接路径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长吉图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初探
吉林省发展陆港物流产业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