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父亲的目光下读书

2019-05-15李明国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干活儿改变命运板凳

李明国

说起读书,就想起去世多年的父亲。他老人家生在穷山沟,一辈子同土坷垃、石头打交道。生活贫困潦倒,读书就更别提了,按他的说法,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悲惨的经历,使他把满腔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可是,那年月,没钱,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又怎么让孩子上学读书呢?

但他并不死心,为了却夙愿,他在生产队里拼命干活儿以换取更多的劳力款,冬闲时节,就到天寒地冻的石塘窝里开山卖石。无奈的是,钱少孩子多。这就造成了家中的奇特现象——间隔式上学读书。说得再直白些,就是大的干活儿供小的上学。在姊妹10个中,有3人从未上过学,其余的,有上两三年的,有上四五年的,较好点的算是初中毕业。而我上的学最多,满打满算将近二十年——这不单是父母的恩赐,姊妹的眷顾,也许是命运不错——排行老九,又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命运如此弄人,对今天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不可想象。然而那年头,兄弟姐妹的确都那么善良、友爱、谦让。不上学的也伤心难过,但又奈之若何,至多一个人背地里抹泪罢了。

但上学并不一定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还是不甘颓废,勤奋好学。当然,这是本人几十年之后的切身体会。我不知道自己孩童时是否喜欢读书,但至少不讨厌,这可能与父亲的教诲有关。因为从记事起,他老人家就灌输不识字的难处,动不动就讲缺少文化的痛楚。时间长了,他的话语,像春风一般滋润我那幼小的心灵。而最刻骨铭心的,是他削瘦的双肩,黝黑的脸颊,花白的头发,还有那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那是因没钱治病而落下的气管炎。无数个夜晚,劳累一天的他,不是早早歇息,而是拿一个小板凳,在我身旁坐下来,一边抽旱烟袋,一边看我在煤油灯下读书。浑浊的双眸里,透着慈祥、深邃、期盼的光。

“好好读书,才能成事。”每次临睡前,他只说这么一句。读书能成什么事呢,我懵懵懂懂。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一次,父亲不知从哪里学来一句话,对正读书的我说。我仰脸问道:“嘛意思?”父亲说,古人说的,他也不很清楚。父亲不清楚,陡增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古書,但除了哥哥姐姐用过的课本外,就是《红宝书》和样板戏,哪有古书的影子?于是,又去问老师。还是老师学问大,说是宋朝一个叫赵恒的皇帝作的诗。大意是说,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捷径,只要考取功名,就有财富和美女。读书竟有这么大的益处,我将信将疑。

“要想长知识、长学问,就要多读书。”老师抚摸着我的脑壳告诫道。我点头称是,因为他的话同父亲的目光不谋而合。

也许,这事激发了我要读书的浓厚兴趣,也许从那个时候,就有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萌动。从此以后,读书便成了自己的心上事,自觉自愿,没有任何人的耳提面命。阅读内容也有了很大变化,从只读书本,开始畅游于所有能借到或买到的其他书籍。

可是,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甚至也没有尝受改革开放的果实,就带着辛酸与遗憾离开了我们。

如今,那盏发着黯淡之光的煤油灯已没入尘埃,父亲坐过的小板凳也不知去向,但弥漫着涩涩记忆的老宅还在,父亲那殷殷切切的目光还在。而让父亲放心的是,自己乐读如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浓浓的墨香熏陶下,迎来朝日,送走落霞。

有时,感觉自己不像一个读书人。因为读书人大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本人却才疏学浅,没有成就一番宏伟大业,充其量只是喜好而已。诚然,这种喜好,不是什么坏毛病。对人而言,既无妨又无害;对己而言,开阔视野,愉悦灵魂,何乐而不为呢?

善读者,各有不同。有人习惯晨起纵览,有人乐意午后消闲,而本人独爱夜晚静赏。星光下,绿窗边,孤灯一盏,心无旁骛,一本好书握于手中,心随美文肆意飘逸。精妙之处,忍不住拍案叫绝;伤感之时,亦会泪眼婆娑;若逢柳暗花明,又禁不住喜上眉梢,手舞足蹈……

我想,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我会拿一个小板凳让父亲坐下,给他点上一袋烟,而我,则依偎在他身旁……

责任编辑:海 霞

美术插图:知 止

猜你喜欢

干活儿改变命运板凳
送你一张小板凳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Helping kids“heal”
厨师请吃饭
纳豆改变命运 养生成就人生
纳豆改变命运养生成就人生
小板凳
小拇指的自述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