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问题
2019-05-15王源
摘 要 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储蓄总额不断增长,但是甘肃省的储蓄转化资本率低,所以资本形成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储蓄是否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如何消除储蓄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分析怎样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使高储蓄和低投资达到均衡,让甘肃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 资本形成;储蓄;金融工具
一、引言
资本形成是一个由储蓄开始到资本品形成和使用为止的动态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投资的过程。(何帆、唐岳华,2007)储蓄能否完全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有多大比例的储蓄能够转化为资本,影响到甘肃省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凯恩斯理论把“投资=储蓄”看成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学家把资本存量的多寡、资本形成的快慢看成促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形成了“唯资本论”的观点。然而,实际经济运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储蓄只能部分转化成资本。唐专(2009)主要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的建议。很少发现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甘肃省储蓄转化投资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甘肃省储蓄投资转化现状分析
(一)资本形成结构不合理
甘肃省资本形成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结构的不合理。资本形成主要是指固定资本的形成,而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来源分为五类,分别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从2005年到2009年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所占的份额不但偏低,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甘肃省资本形成最大的结构问题;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所占的份额基本不变,分别为55%左右和15%左右;国家预算内的资金呈上升趋势。
(二)政府储蓄为负值,需要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
在现代经济中政府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职能,按最优原则提供公共产品,在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设施等经濟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文、教、卫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基本上由政府投资,这就需要政府储蓄为之提供资金来源。然而,甘肃省政府储蓄连年为负值(G>T),需要中央政府大量的转移支付来填补空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甘肃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特殊经济活动领域进行投资的作用,不利于资本的有效形成。
(三)中小企业资本形成能力低
中小企业即是储蓄的主体,更应是投资的主体。以甘肃省平川区为例,2008年平川区中小企业343家,从业人员10592人,平均从业人数为31人。工业增加值为36亿元,注册资金63000万元,区属工业增加值只有3.6亿元仅占10%。(唐专,2009)然而由于相对国有大企业而言,发展时间短,质量不高,自身仍有许多不利于融资的因素,因而造成融资难度大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资本形成。
三、资本形成障碍的成因分析
从短期来看,由于投资融资渠道不畅,呈现为“资金找项目”和“项目愁资金”的现象。居民储蓄主要是基于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而形成的,是种预防性储蓄。居民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投资,首先要满足安全性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受股市行情的影响,人们投资股市显得比过去更为谨慎,故分流的储蓄存款相对较少。近些年来,尽管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加快,但是对于收入快速增长的老百姓来说,能满足他们投资的金融产品仍显不足,即使有适合投资的产品,居民也不愿将有限的储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产品。
从长期来看,与资本形成有关的制度安排是障碍资本形成的主要原因。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指出,资本并不是增长的唯一要求,如果只提供了资本但同时却没有提供使用资本的有效框架的话,资本将被浪费。同样如果只是巨额储蓄而没有促进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有效制度,储蓄也将被浪费。只有具备健全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储蓄转化投资的顺畅。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不可避免,而短期行为会大大削弱企业的发展后劲。所以只有产权的明晰才能有效地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使人们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基本的补偿。只有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有了生活保障才敢把预防性的储蓄转化为投资。
四、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一)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们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基本的补偿。其制度的建立不是被用来影响储蓄形成并转化为投资的。但是只有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有了生活保障,它们才敢把用于预防性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当人们有了生活保障之后,也敢进行消费,然而消费的增加会带动投资的增加,储蓄自然随之转化为投资。目前,建立起各项保险基金,如退休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等,让这些基金在全社会筹集资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意义重大。
(二)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工具创新
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推进资产多元化发展实现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拓宽居民的融资渠道。在完善现有的股票、债券品种的基础上,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发展投资基金,以推进甘肃省资本形成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开放区域金融市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增加区域金融产业竞争程度,提高储蓄资源配置效率。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发展直接融资,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使居民能够自发地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投资。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
合理引导和协调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均衡良性发展。甘肃省政府应该定位好主导产业,依托国有大型企业改造后续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质量。中小企业质量提高了,其自身素质、投资收益率、融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贷款难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另外,中小企业号可以上市融资,如甘肃省已经将省域内的中小企业分为几个梯队,逐次引导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参考文献:
[1]何帆、唐岳华,中国三部门储蓄与投资相关性的经验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7,(11).
[2]唐专,储蓄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肃平川区为例,生产力研究,2009,(15).
作者简介:
王源(1986—),女,辽宁沈阳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