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花开的声音
2019-05-15祝开凤
小组合作学习,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前提,由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围绕小组或团队的共同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让每个孩子平等参与学习,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个体学习能动力的同时发挥群体能动因素,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一个推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发展的学习过程。
一、找准最佳“触点”,触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愿望为常态
我们可以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達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格准最佳“转点”,点化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为常态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小学英语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养成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从而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教学片断节选] 新PEP Book6 Unit2 My favorite season A Lets talk.
本课时,教师在确保孩子们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同时,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作了预设,并以预设为依据,在巩固和拓展文本环节设置了一个目标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任务,让各小组汇报、呈现,再进行组间交流。
纵观教学片段,教师以“season”为主题,以“season- weather- colour- clothes-I can/like..”为主线,小组讨论四季之美。在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中,处处可见教师的良苦用意:
(1)预设“语言方块”,培养学生“善思”的习惯。案例中,教师以season话题为主线,以“season- weather- colour- clothes-I can/like..”语言方块为脚手架,避免了孩子们“不知从何想起,从何说起,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尴尬,在season- weather- colour- clothes-I can/like..”的语言方块的思路扶助下,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小组内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为学生树立了思考的欲望和信心,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
(2)创设“话轮空间”,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倾听、会话和语述是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交流中,应以一个良好的“听、说、述”的交流习惯来展现自我,探求真知。在案例中教师就孩子们的交流习惯的养成从“听、说、述”方面着手:
1)提点话轮中心,引发“善听”能力。合作学习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之外,还应具有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Task2的汇报后,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以Which season does the boy like best?Why?的提问,提点了话轮的中心,引导学生听出别人的重点,听出主题,采纳别人的意见,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搭好语言方块,引导“善说”能力。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让人理解。以上片段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语言框架,以“season- weather- colour- clothes-I can/like..”语言方块支撑学生语言表达的思维逻辑性和语言的组织能力的培养。
3)?承接话轮内在,引向“概述”能力。在倾听和肯定别人的优点,自主的自我内化语言。在小组交流中,孩子们在“Wu Yue likes spring .Because its sunny and warm ,He can plant flowers.Its nice.Ren Wei likes winter ,his birthday is in winter.”的概述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转化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并和其他人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
曾经读到一位教育家写的勉词:“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意,带着信念去耕耘,带着希望去播种,用心灵的温暖,光大人性的美好;用生命的活力,唤醒智慧的潜能;在教育的园地里——谛听花开的声音。”读于此,我想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带着信念和孩子们一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耕耘,带着希望去播种学习的美好,用合作和探究的活力,唤醒智慧的潜能;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的园地里——谛听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S].2011.
[2]袁昌寰.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作者简介】祝开凤,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