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2019-05-15张玉凤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所应用的方法,希望能够以此完成学习目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教师行为也提出较多新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中的课堂行为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
【作者简介】张玉凤,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行为就属于有效教学行为。该类行为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可以规范和引导教师行为。因此提升教学行为具备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落后。尽管部分英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然而多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按照预先编写的教学计划和流程实施,当学生思维与教学计划存在偏离时,则会将学生思维限定,并且引导学生逐步说出标准答案。尽管此种教学方式从表面上看属于环环相扣,但是却属于照本宣科式教学,无法体现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现阶段,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导致该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教育部门。现阶段,我国中学生英语课程教学安排缺乏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期间只能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并且大多是都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這样就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看出,学生思维能力都是由后天培养的,然而由于在学校没有安排英语思辨能力培养课程,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进一步影响英语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3.英语教师提问水平过低。初中英语教学方式比较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英语相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希望通过提问方式提升学生语言感知度。但是通过对中学课堂教学实况分析可以发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并且还存在一个问题多次提问情况,不注重对问题的深入讲解,无法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导致英语教学成为“哑巴式”教学。
4.不合理的学习推进方式。学习推进方式主要是应用某种科学方法提升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够不断深入和联系英语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推进方式可以起到激活动力作用。由于初中英语教师中比较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和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实施科学的学习推进方式属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任务导学式和合作探究式。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能够看出,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是采用“满堂灌”方式,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讲解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费尽心思讲解课程内容,导致学生所吸收的知识点只是一小部分。在此种教学模式影响下就会导致课堂教学充满枯燥乏味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优化措施
1.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英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行为。由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准备学业考试,并且希望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能够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才能够确保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具备优质的教学行为。
2.开展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直观展现出英语教学内容。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广泛应用多媒体实现三维动画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乐趣。此外,英语教师应用多媒体资源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自主应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演讲,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自信心。
3.组织趣味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能够为教师提供自由发挥的场所,由于英语学习存在外来属性,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都比较陌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也相应增加英语学习难度。因此组织趣味教学内容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课堂与教学内容可以将学生逐步引导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并且通过知识探索和训练活动全面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行为会对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必须从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媒体教学、组织趣味的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能够优化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娟.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分析[J].英语广场, 2017,10(09):149-150.
[2]霍金侠.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46):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