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9-05-15李源泉
李源泉
摘 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着眼点。新时代背景,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对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分析“新时代”背景对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并梳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職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着眼点和关键点,新时代背景对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契机、新环境、新要求和新挑战。高职院校应创新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对开展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一,认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全面认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才能自觉和党保持高度一致[2]。二,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确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高度的文化自信。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环节和实践活动。四,致力于三大历史任务,完成前人未完成的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等三大历史任务[3]。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PEST分析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4]PEST模型是一种组织所处宏观环境的分析模型,P是政治(Political),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文化(Social),T是科技(Technological)。这种模型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影响的外界环境力量,同时能够分析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PEST模型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宏观环境进行了解、认识、把握、运用和优化,发挥宏观环境的积极因素,避开不良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一,政治环境。包括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局势、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政府方针政策、政党性质等。“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5],政治环境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导向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形成合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二,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趋势、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利率、社会经济结构、当前经济状况等。经济环境的变化势必造成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的变化,必定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发生根本性改变。经济环境稳定,必定促进其他环境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三,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文化环境在本质上指向人,具有塑造人的功能”[6]。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四,科技环境。主要包括技术水平、新产品开发等有关的科技因素。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独特育人功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活络”起来,增强其内容的可接受性、载体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方法和艺术的灵活性、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8],一定要具有科技环境思维,善于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开展具有时代感和感召力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总而言之,基于PEST模型分析法,我们可以全面分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大环境,趋利避害,不断优化和创设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利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其一,教育内容。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推动这一最新成果得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教育内容中去。另外,还要加强“四个自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9]。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还要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职业素养、情绪与压力管理、企业文化、沟通交流、企业管理、职业道德、职业化塑造与养成、价值观念、团队意识等方面培养相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状态。
其二,教育主体。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涉及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如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等)、管理人员队伍(党务、行政等)、服务人员队伍(如总务、后勤、医务、宿舍等)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如学生实践的指导师傅、企业文化培训师、企业各类管理服务人员等)。所有教育主体都要彻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2W1H”,即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用(How)”的问题。所有教育主体要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手,分析新时代背景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落实“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学生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
其三,教育客体。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大学生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教育客体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接受者和出发点与落脚点[10]。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要结合新时代背景和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了解自身的需求程度、需求所处阶段等,这样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双向互动性和自主参与性。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一定要牢记自身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工学结合”实践中践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其四,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立足新时代背景进行方法创新与探索。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和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11]教育方法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高校而言,要建立全员育人机制,构筑“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总务后勤、资助管理、心理咨询、创就业、通识教育、专业课、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育人功能,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有效性。就企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高校校园转变成企业,教育方法也要及时调整。企业应从企业文化教育、工匠精神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适合本企业现状和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其五,教育管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管理的基本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作相应的应对和创新。在计划职能方面,高职院校和实践企业要根据学生的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在校和在企时间、实践岗位、学生特点等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层次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就组织职能而言,教育主体要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社会、精神等各类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在领导职能方面,充分调动各层级教育主体如高职院校、实践企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优化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缓解和解除存在各类矛盾,确保设定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从监督控制职能角度来说,发现偏差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纠正,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新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其面临的新要求和新环境;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升,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2][7][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1.
[3]顾海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4-10.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6-107.
[9]骆郁廷,项敬尧.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8(1):4-6.
[10]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11-212.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