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15晏述武
晏述武
摘要:高效后勤条线是高校内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后期条线要能够有效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必然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理念和管理体系,这其中,财务管理又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尤其当前,随着高效教育改革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高效后勤一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遇到的问题也不断复杂,这些都要求高校后勤部门应当要进一步做好财务管理活动,为高校内部各项活动提供有效的后勤支撑。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在高校内部体系中,后勤工作虽然相较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不是那么“显眼”,但是后勤工作却渗透于高效运转的方方面面,并持续在食、住、行、水、暖、医疗等等方面发挥着各类保障作用,是学校正常运行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后勤条线要能够有序高效运转,必然离不开良好的财务管理,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够不断使高校后勤体系稳健运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还是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并不断寻找对策进行解决。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概述
高校后勤财务属于学校的二级财务,其职能与学校一级财务相同。自高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多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属各部门采用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高校后勤设立财务室、财务部或财务科,实行“统一管理、逐级审批、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系。如今,多数高等学校后勤会计核算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核算,在业务上接受校财务处的指导和校审计部门及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与监督。同时,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对后勤财务的监督实行会计委派制,即由学校财务部门向后勤财务部门委派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相关委派人员的福利待遇归属于学校,独立于后勤。执行后勤会计委派制使学校对后勤的财务管理由间接管理从而转变成为直接管理,使后勤的经济事项更加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
做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的主体职能是教书育人,此外还有一些科研活动,而这些工作要能够正常有序进行,必然离不开良好的后勤体系作为支撑,做好后勤财务管理,将有助于促进后勤体系更加规范高效运转,从而持续为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发挥应用的作用。其次,做好财务管理,尤其是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创收管理等“开源”和“节流”工作,将能够促进高校资产保值增值,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第三,目前,高校经济违规案件屡屡发生,这也给高校经济活动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校后勤条线作为经济往来活动比较频繁的领域,只有严格、细致做好财务管理,才能避免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出现,从而更好维护高校外部声誉。
二、高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存在片面倾向
众所周知,高校的各类人才的汇集地,具有多个领域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是在一些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方面却往往没能够具备相应的水准,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有较强的片面性,比如重核算轻管理,重预算而忽视预算的有效控制,重投入而轻效益分析等等,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带来了一定制约。而很多高校也将精力过分投入在学科建设、教研能力建设等方面,忽视了对于后勤财务管理能力的投入建设,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力度依然不足。
(二)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后勤系统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预算管理,但是当前在一些高校还是能够见到一些预算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根据上一年度收支情况和既往经验来进行,和客观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出入,于是在管理年度中,要么时常发生追加预算的行为,要么采取随意降低后勤服务质量来控制预算。再比如有的学校对于涉及到上级部门针对高校后勤系统的补贴预算的时候,能多报就多报,体现不了科学性。
(三)资产管理内控能力不足
高校后勤资产管理是高校后勤系统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高校财产安全和某些活动的正常开展都有重要影响,但是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上明显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是校领导指定或者干预,不经过正常招投标流程;再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式不合理,资产账面含糊等等。都是目前高校资产管理要注意的方面。
三、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高校及高校后勤部门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有序进行完善:
(一)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当前,随着高校后勤系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要进一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一是要树立起全面管理的观念,一方面,要将核算、内控、管理、预算、资金往来、效益分析等工作都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要能够覆盖上述各环节或领域,同时要能够有效覆盖后勤系统财务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要不断完善后勤系统财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维度,要将凡是对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和细节都纳入到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中,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的制度执行意识,并自觉加强学习。二是作为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后勤系统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工作,同时,要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是在预算的形成阶段,高校后勤系统预算编制人员应当要对市场行情有准确的把握,同时要对高校后勤服务实际需求有深入的了解,为此可以通过开展调研走访、和相关部门沟通等方式来获取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同时预算编制完成后还要做好预算的进一步分析论证,确保预算尽可能合理。其次,高校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内控工作,要做到事前合理分解指标计划和传导压力;事中有效动态监督检查;事后深入开展审计分析,来不断提高预算的控制水平。此外,高校内审监督部门也要发挥一定作用,防止一些不合理的预算申报行为发生。
(三)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首先是高校后勤系统要进一步提高后勤资产管理体系的合规性建设,包括资产的日常管理、购入、折旧、报废、处置等,都应当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予以明确,并且内控部门要做好对制度执行的审计审查,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运行。其次,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尤其是要注重资产的核算,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过程中,可以将成本概念适当引入到财务核算体系中,从而提高核算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三是要加强对资产的定期盘点和评估分析,要做到对各类资产的增值、贬值情况“胸中有数”,并及时做好相关台账的动态梳理和更新,使高校后勤资产的配置或处置工作可以由比较准确的信息依据。
高校是培养学术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只有不断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实现自身办学目标,创造自身综合效益。作为高校内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一直在高校各环节运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制约了后勤条线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本文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出了若干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娴.试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创新的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1):48-49.
[2]李东.新时期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 (4):123-123.
[3]崔静伟.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经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 (1):136-136.
[4]刘丽.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探讨[J].财会学习,2017 (11):61-61.
[5]黃明.浅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内控建设问题及解决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1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