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9-05-15洪玲玲岳微

文教资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洪玲玲 岳微

摘    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制定教学目标、鼓励自主阅读、开展有效朗读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加强情感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加强理解体会,有所思考和感悟,享受审美的情趣。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阅读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制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从知识、情感态度和过程等方面设定目标。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或合作学习的方式扫除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其次,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再次,熟读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几件事情,通过不同方式观察并了解“鲁迅伯父”的去世为什么会引来很多人追悼,体会伯父所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有何深意?这样设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三位一体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不但能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体会鲁迅先生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碰壁”的真正意义,从而明白为什么伯父去世后会有很多人前来追悼,由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就要注重提高学生提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年级时开始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如果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语,就能为揭示整篇文章主旨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并以此提出质疑,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阅读从来都是学生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自主思考,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如: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读等,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然后与同学互相讨论。这样的阅读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有效朗读教学,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朗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事件的技巧,体会事件中蕴藏的情感思想,从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学习《难忘的一课》这节课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文章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通过朗读,学生找到了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这三句话出现的位置,发现前面两次都和感人的故事穿插在一起,最后一次则是作者对内心情感的表达。接着分析故事内容,寻找故事中可以展现作者情感思想的语句:“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及“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每个字、每个音……真挚的心”。通过这两段文字看到了一位拥有爱国心的教师,被这位教师认证负责的态度所感动,相信这个时候作者的内心和我们都是不能平静的,所以作者怀揣崇高的敬意,和学生一起喊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加深学生对作者内心情感的体悟,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一举两得。另外,我们还要在阅读中感悟道理,因为只有明白道理,对情感的理解才能深入。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教师认真负责,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出现了三次,通过分析“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時代,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允许的”这句话,明白为什么师生都投入了真挚的情感,这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四、重视探究文本言意,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阅读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探究文本的“言”和“意”,“言”指的是文本中内在的语言素材及外在的语言形式,“意”是值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只有探究文本中的“言意”,才能真正感悟文本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言意探究,根据文本内在的言语素材和外在的言语形式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做到言意和谐、言意兼得。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深层内涵,学会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真正理解作品内容,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吃透文本。例如在学习《慈母深情》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梁晓声连用了四个“立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经过简单思考,有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以表现母亲辛劳的工作;有的学生回答这是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为了家庭争分夺秒赚钱的状态;还有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以凸显母亲的伟大。学生的答案都很精彩,但是没有将言意融合,如果自己阅读,对照前后文,就会发现这是一种排比的节奏和语势,前文“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和四次“立刻”相呼应,给人一种忙碌急促的感觉,仿佛看到了母亲在机械、急促、忙碌的挣钱的景象,母亲的辛劳和付出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让读者也身临其境,被母亲的伟大所震撼。文本最后一句话突出了“意”的内涵:“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让我们对作者的用意和情愫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也有了更加通透的领会,结合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逐步实现“视界融合”“言意和谐”,让阅读教学更有张力、内涵和层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还能帮助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以生动的影像资料,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由此轻松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如何让学生体会大潮袭来时的壮观景象;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等。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切身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伟,再用语言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仔细品味和思考,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又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重点是“五壮士英勇跳崖”这一部分,大纲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五壮士的语言、神态、动作、语气等体会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及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同时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式方法。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硝烟弥漫的战场,亲眼看见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壮举。在生动形象的表象下,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突破阅读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六、合理拓展延伸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质量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求学生的阅读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阅读,而是要拓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课内阅读时间是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要打破现有教学形式,不拘一格,采用多样化的拓展方式,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动力,提高阅读质量。例如,在学习同一主题的文章时,只是阅读一篇文章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会不准确,这时可以结合另外一篇或几篇主题相似的文章一起阅读,让学生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学《全神贯注》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状态,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罗丹的斧头》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罗丹对雕塑的执着,雕刻过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通过对比阅读我们会被罗丹的精神所感悟,明白成功的一大要素就是认真,只有认真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又如阅读《羿射九日》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入《夸父逐日》这篇主题相同的文章,加深学生对神话英雄人物形象的认知,感悟文本中传递出来的思想境界。主题相近的文章虽然文体可能不同,但蕴含的相同的思想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主题,提高阅读质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从思想上重视阅读教学,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5(A0).

[2]谢晓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教学的融入探讨[J].好家长,2015(47).

[3]杨天荣.简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5(31).

[4]孙婷.多读·会读·巧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7).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