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诊断
2019-05-15薛志伟
薛志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影像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作为一种脑病综合征,以意识模糊、头痛、癫痫发作、视力下降为临床表现,其影像学表现为双侧顶叶、枕叶呈现低密度或者异常信号等,因此有学者认为本病患者适宜采取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容易鉴别。然而,CT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频率较高,MRI相较于CT诊断有无优势?尚未可知。为此,笔者开展了本次自体对照试验,对一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例分别实施MRI和CT诊断,比较其诊断结果差异,以评估MRI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且本组患者病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均完整无缺,检测期间配合行为良好:纳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40例,纳入时间是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男10例,女30例;年龄为16~40岁,平均年龄为(28.6±3.1)岁;发病原因:继发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者7例,肾功能衰竭25例,继发于高血压者8例;临床表现:头痛和视物模糊者40例,癫痫发作者35例,恶心和呕吐者20例,右侧轻度偏瘫者2例,视物旋转以及构音障碍者2例,躯干和四肢共济失调者3例。
1.2 检查方法
1.2.1 MRI检查 使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仪,在患者发病后1~6d进行颅脑MRI检查,选用头颅正交线圈,予以常规矢状面、横轴面扫描,扫描序列和参数如下:T1WI自旋回波序列(TR是470ms,TE是20ms),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R是6700ms,TE是117ms)。扫描层厚是5~8mm,间隔是0~3mm,矩阵是256192,FOV是24cm;
1.2.2 CT检查 使用飞利浦16CT成像系统,在发病后1~5h进行颅脑扫描检查,螺距是2mm,层厚是5mm,进行常规横断位扫描。
1.3 观察指标
(1)统计MRI和CT对本组患者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
(2)评估本组患者MRI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MRI和CT对本组患者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
MRI对本组患者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是97.5%,高于CT的诊断准确率80.0%,其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MRI和CT对本组患者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本组患者MRI影像学表现
本组40例患者中13例存在双侧对称性枕叶白质受累,13例同时累及中脑与丘脑,14例累及尾状核头。病灶形态不顾则,皮质和皮质下白质脑回样表现为信号异常,T1WI呈现为略低信号或者等信号,T2WI呈现为高信号,T2FLAIR像显示其皮质、皮质下白质为明显高信号。
3 讨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通过观察体征、症状均无法确定其神经定位,其常见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器官移植、肾衰竭等,笔者在本研究中纳入的40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即继发于高血压、肾功能衰竭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目前,医学界对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而随着近几年来对本病研究的日渐深入,部分学者认为是脑血管自我调节机制过度反应导致可逆性血管痉挛,因而脑部会出现可逆性损伤,而大部分学者支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高灌注学说,主要是因病人体循环血压上升,导致大脑血管调节能力超出极限,出现区域性血管扩张,导致脑组织出现高关注情况,破坏患者血脑屏障[2]。
关于本病的发生机制,各种学说莫衷一是,但根据上述主流观点,即高灌注、低灌注理论可知,本病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诊断中选用MRI,经本研究发现,本病患者可经MRI检查显示其突出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2亦证实,即病灶分布在后循环供血区域,尤其是双侧顶叶与枕叶皮质下白质,呈现对称性分布,经CT检测显示低密度,但其病灶不及MRI早,且不如MRI敏感,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可影响病灶显示,特别是皮质区病灶,而FLAIR序列的脑脊液则显示为低信号,因而FLAIR序列检测可清楚显示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结果2.1提示:MRI对本组患者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7.5%,高于CT,直观体现了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