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屈光发育状态及眼健康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05-15周宏珍于红蕾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结合部屈光眼部

杨 娟,周宏珍*,于红蕾,谢 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广东 广州 510510)

临床表明,屈光发育不平衡,则会导致视力不良情况的出现,最常见的视力不良即为近视眼,其已成为危害中小学生的主要眼部疾病之一,对其日常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就业方向均会产生的影响,并且可导致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分析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屈光发育状态,并给予学生眼睛康护理工作,对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共6358名,其中小学生3259名,中学生3099名,对学生的屈光度、眼底、裸眼远视力、眼位等进行测量,其中学生男2895例,女3463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1±5)岁;所有学生均排除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眼部疾病;所有学生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取得了学校及家长的同意。

1.2 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的视力表灯光箱对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查;采用眼科专业仪器完成学生自然状态下的眼部检查;并记录学生的角膜、晶状体、结膜、眼位、玻璃体、前方、瞳孔等眼部情况。给予学生托品酰胺眼药水进行充分的散瞳,然后采用电脑验光对学生的屈光状态进行判断;另外给予学生眼健康护理工作[2]。

1.3 观察指标

双眼中心视力均在1.0及以上则视为视力正常,若单眼视力小于1.0则视为视力不良。

屈光状态:+0.25~-0.25DS则视为正视;在0.50DC及以上则视为散光;在+0.50DS及以上则视为远视;>-0.25~-3.00DS则视为轻度近视;>-3.00DS~<-6.00DS则视为中度近视;在-6.00DS及以上则视为高度近视。

2 结 果

小学生近视眼者1354名,中学生近视眼1956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近视眼学生逐渐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正视、散光、远视学生的检出率逐渐下降,而轻度近视有所、中度及高度近视学生的检出率逐渐上升,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给予学生眼健康护理工作后,近视眼学生未见增加。

表1 中小学学生屈光状态比较

3 讨 论

目前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视力不良现象,而屈光不正则是导致视力不良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视眼则是视力不良最常见的情况,据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屈光状态、近距离用眼等因素与学生近视眼的发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近视眼学生逐渐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正视、散光、远视学生的检出率逐渐下降,而轻度近视有所、中度及高度近视学生的检出率逐渐上升,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控制并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本次研究中,本次研究人员给予中小学生以下眼健康护理工作:

①建立屈光档案: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为学生建立好屈光档案,并每年定期对学生开展屈光检查工作,一旦发现学生的屈光参数增长或者是学生的屈光参数显著高于其余学生,则应警惕学生将要产生近视,因此家长与老师要做好学生的预防工作,督促学生减少近距离看书时间、多参加户外运动等,避免近视的产生[3]。

②措施干预:临床研究表明,在学生发生近视的前期做好预防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发展为近视眼;因此在近视前期给予学生OK镜使用,能够起到压平角膜的作用,有利于角膜恢复平衡,从而缓解长期使用眼轴导致的近视情况,减缓眼球进一步近视化倾向。

③日常预防:据相关研究发现,在6~9岁阶段学生的屈光度的增长相对较快,同时也加加快了学生的近视程度,因此需要给予6~9岁阶段学生二级近视预防工作,与学校协调好,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可见的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相应的穴位,改善眼部及头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眼部疲劳,并起到保护视力,防止近视的效果。

综上所述,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的检出率较高,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采取有效的眼健康护理工作可控制中小学视力不良现象的出现。

猜你喜欢

结合部屈光眼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