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选作品

2019-05-15

油画艺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布面油画绘画

白 蒂 Bai Di

我的作品基本围绕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将人物置于一个看似常规却陌生的环境中,试图通过人物与环境关系的不确定性,使画面中的人物处于混乱的现实和幻想中。我们的意识、情感以及潜意识在不断地绘制我们真实的空间,而我的作品表达的就是由现当代社会人的心理处境表现出的孤独、盲从和无可奈何。在绘画的技法上,我更多地强调作品的绘画性,运用具象表现的手法来搭建我心中的“情景剧场”,以此展现不同层面的精神空间。

白蒂 空巢 布面油画 180 cm×160 cm 2015年

曹 昕 Cao Xin

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油画材质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意味的油画是我致力研究的一个方向。为了在创作实践中体现我所想要的写意性和书写性,我试图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找一个合适的点去表现画面。中国画讲传统精神,其实写意很重要。我觉得写意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观察世界和体味世界的方式。

曹昕 大寨 布面油画 130 cm×180 cm 2019年

蔡 涛 Cai Tao

我的三幅作品表现的都是连云港的风景。《日丽风清》表现的是连云港老街,这里经历了荷兰建港、民国建市、日寇占领和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的风雨沧桑。这片建筑群极富中西特色,从中依稀可见昔日风姿。连云港是陇海线东段起点,又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东部起点城市。《下班时间》表现的是夕阳西下之际,在这亿吨大港工作的人员熙熙攘攘地走在回家路上的情景。《风雨欲来》再现了暴风雨来临之际的场面,风起云涌,黑云压城,渔民们紧张地收拾货物。在绘画语言上,我采用了刀笔结合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增强画面肌理美感,使其更为丰富,此外,我有意将黑白关系拉得比较开,这样能增加画面灰色的可看度。在线条处理方面,我尝试将中国画的线条应用于色彩造型中,勾勒出疏密、曲直、粗细、聚散、充满节奏的线条,力求简约而又饱满。

蔡涛 风雨欲来 布面油画 140 cm×180 cm 2019年

车凯化 Che Kaihua

艺术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真实。真实地面对现实,面对自己,接受现实的多面与人的复杂,由真及美,艺术作品才会感人。我的创作基于城市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荒诞、幽默,并具有矛盾与话题性的事件,寻找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正在慢慢失去或改变的情感和体验。在创作手法方面,我不停地往画布上追加色彩,有时又洗去或用刮刀刮去,努力在肯定与否定、犹豫与果断、明确与混沌、控制与失控、偶然与必然的矛盾中寻求平衡,借此诚实面对并善待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遭遇。在色彩的运用上,我努力做到明确与含蓄。艳丽的色彩表达的感情犹如撕心裂肺的呐喊,汹涌澎湃。而我更喜欢波涛暗涌的神秘感,努力使每一块色彩鲜明,并保留一种可纯可灰的中间地带,试图让色彩在含蓄中展现出后劲十足的力量。

车凯化 美好的愿望 布面油画 150 cm×180 cm 2019年

程媛媛 Cheng Yuanyuan

我的三幅作品在选题上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思想,立足现实,记录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分别表现了消防员、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在面临灾难时刻,勇往直前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主题思想。作品的创作意图在于让英雄们的精神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传播正能量,歌颂以生命捍卫使命的人民英雄,赞美人民英雄负重前行、甘洒热血的赤子之情。

作品通过抽象构成的形式和材料的运用来表现灾难这一残酷意象,通过碎片化的救援场景来烘托“人”在灾害面前的微小和“英雄”在灾难面前的伟大。材料方面主要以布、泥沙、茶水、沥青、针线、漆为主,材料的运用更能强化画面场景的真实感,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更有代入感,从而使观者和画面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程媛媛 战地医院之五 布面油画 140 cm×170 cm 2018年

丁志青 Ding Zhiqing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所以首先,艺术创作是为了满足人类抒发情感的需要,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绘画作品中,作者通常通过一些形象的反映和色彩的应用,表达丰富的情感。

人生有顺境与逆境,有成功与失败,有进取的斗志与堕落的颓废;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而这些种种人生际遇与情感都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我的油画创作“城市角落”系列灵感便来源于我对当下时代的理解。

我喜欢在一些看似很繁华的街角观察匆匆走过的行人,路灯下陌生的背影,眼前经过的每一个陌生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周边环境、当下的社会关系。这些种种境象勾起了我对家乡和少年时代的回忆,也期待通过画笔能激起人们对民众生活状态及当今社会现状的反思。

丁志青 城市角落系列之七十一 布面油画 140 cm×180 cm 2019年

邓媛媛 Deng Yuanyuan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于2018年到喀什噶尔进行采风写生,喀什噶尔以它独有的历史风貌深深吸引着我。喀什以其厚重的历史和重要的位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当我走在喀什的老街小巷里,会感到那种世代生活留下的从容安详,那种平凡琐碎中的人情温暖,这一切促使我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

喀什噶尔在古突厥语中意为“美玉般的地方”,正是由于这种光芒的照耀和恩惠,我们对这片亚洲腹地的阅读才有了可能。人们往往只看到这个地区表面上的荒凉,却看不到它骨子里的灿烂,看不到它的丰盛和多元,更看不到它消失的部分。能够如此炙热地点燃我们的探究之心和历史想象,在喀什噶尔浓郁风情的外表下一定隐藏着另一座城,一种遥远的过去时,一份由信仰、传奇和艺术构成的精神图谱。它是世俗之城,更是精神之城、信仰之城。

老城的居民在精神上属于非常丰富深沉的民族,他们的音乐,饱含了历史的沧桑感。在我所追求的画面中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不用人物叙事,而是把人物作为某种整体氛围或情绪的载体予以表现出来。老城的居民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承袭着祖辈流传下的技艺,历史与文化融入平凡的日常生活。这里的一切都安详、缓慢而宁静,把浮躁与喧嚣远远隔开。也只有在喀什才能真正体会到历史和现代的交汇,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彰显着它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市中心沧桑的老城则让人触摸到千年历史。从昔日的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到今天“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穿越悠长的岁月,喀什一直是一个如此充满魅力的地方。像所有的历史名城一样,文化的印记不光留存于建筑,更镌刻于人心。

邓媛媛 喀什老人 布面油画 30 cm×40 cm 2019年

冯 玮 Feng Wei

我的作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素材中的笔墨纸砚、茶具、古书本等静物组合,运用油画的方式展示了清新淡雅、具有文人画意味的画面。画面中的书卷气是作品最想体现的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与油画材料的特性结合,尝试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画面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冯玮 桌面上的静物之三十 布面油画 200 cm×200 cm 2019年

高 洁 Gao Jie

我们常常会追忆生命中的“年代”,却总是难以瞄准某年某月某天,因为它并不符合我们生命的真实感受。而“郑重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遣词方式。它被拿出来单独地强调,它具有舞台性与戏剧感,充分而强烈,却也很难准确表示某一天。

即便有被认为矫情的风险,我也得诚实地说出,“人间的日子”的确令我感到了焦虑。它的庸常与烦琐,它的不由分说和无可分说,它与“郑重的创作”之情愈来愈远的态势,都让我感到不安。可是也只有绵延致密的细节,具体而微的想象,用心尖锐的揣摩,精心突兀的布置,这些寻常日子构成的“时间段”,才有可能赋予“郑重的创作”某种整体性的评价。直到它们一天天有了规模,能够以“年代”的效果被打量,创作才能被那种“郑重”的气质所照亮。如果只生活在表面,停留和执着,那么我想我一定会渐渐消失!

高洁 时不遇 布面油画 150cm×180cm 2018年

高连保 Gao Lianbao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绘制人生厚度是我们的共同梦想,我愿意表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美好。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精神家园,画面追求安静、甜美、幸福、温馨、淡雅、浪漫等一切来自生活中的美好。色彩古雅清新,营造的是法式情调的中国意境,作品中浪漫主义的色彩意象与中国传统绘画唯美意境的深刻结合,是色彩与情感的浑融交汇。画面整体采用能带给我们温暖和幸福感受的鲜亮的淡雅的清新色彩;盛开的繁花和展翅飞翔的鸟儿既有象征性又有隐喻性,充分诠释了积极向上、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律动中所营造的美丽世界。

高连保 那年那信 布面油画 120 cm×120 cm 2019年

郝元峰 Hao Yuanfeng

“窗”在我的作品中曾不止出现一次。我总喜欢对着窗外发呆,有时会很安静地坐上几个小时。那层有形却似无形的玻璃总在无意间将我的内心抽离于眼前的景象,长久的凝视后脑海里只留下一片空白。恍惚之余,我试图竭力捕捉眼前的一切,让内心融入窗外的天地,却徒劳地发现,那终究是一片我不可碰触的真实幻象。

城市之于我而言,自是另有一种情愫。我时时感觉自己游离在城市之外,喧嚣的人群、拥挤的马路都是不属于我的繁华。我常矛盾地沉醉于自己臆造的理想之城中,却总是被悚然的惊醒拉回现实,生活依旧在无奈的微笑中继续。既如此,唯有使心境趋于平和,方可超然洒脱于物外。“心静则灵”“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用平静的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自然亦能感受到他们的乐趣,他们存在的价值,而这也正是我的作品中想要表现的——也许是一座城,也许是一扇窗,又或许是角落里一个默默无闻的身影。无须华丽的语言,用最直白的手法记录下这个时代、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瞬间,并使其永久地定格。

郝元峰 城之光No.2 布面油画 150 cm×170 cm 2013年

何 光 He Guang

我喜欢画熟悉的人,熟悉的人画起来比较有意思。面对课堂上的模特,我不太会有作画的冲动,可能因为他给我的信息不丰富,缺少味道。来来回回画身边这些好朋友,每次总想把那种心知肚明的味道画出来。由于彼此熟悉,那种意思能不能达到,自己比较清楚,因此画起来就有了“追求”。

当然,街上的路人也有“味道”,是陌生的味道,是外在形式的味道,也很值得画。尽管农人亲切,但我对一个老农的理解显然不如我对我的父亲的理解那样深刻具体。

我不认为写生应该和画照片对立起来,在脱离写生现场之后,调整画面的合理性往往需要依靠照片,调整阶段时间长,不依靠照片似乎难以为继。有了现场的感受,使用照片不会太被动。

何光 金不换 布面油画 150 cm×200 cm 2019年

胡日查 Hu Richa

在绘画创作中,诸如写实与写意、理性与感性、具象与抽象等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种种联系,相辅相成。一件具象写实的作品可能需要艺术家在色彩、构成等抽象的关系中做出自己的探究和判断,看似肆意挥洒的涂抹也许需要理性的思索。故而,我力图在具象写实的作品中更多关注绘画语言的抽象因素,在理性严谨的形象塑造中体现某种写意的表达。一个成熟的油画艺术家应当将技法和功夫隐藏在艺术表达的背后,使其通过形象与描绘自然流露。当然,这是一个艺术家一生的课题。有人说艺术是一场修行,其实,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同样是漫长的探索和发现自我的过程。我在油画创作“搏克”系列中选择了相对静态的场景和状态,构图上更多地考虑具体形象中的抽象元素,大胆地运用对角线构图、十字形构图,以饱满的画面安排,使画面既独特又有现代感。造型上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人物的厚重与坚实,减去了琐碎的细节,着力于对物象的简化、概括、提炼,使画面富于几何意味。在纯色与灰色对比,暗色与亮色对比,固有色与环境色对比,光影与色彩变化方面进行了主观处理,强调色彩的平面性,突出画面的色彩构成关系,不仅是为了画面形式美,更主要的是为了贴切地表达搏克文化的平等、健康、勇敢、友善、智慧、和谐等精神气质。

胡日查 搏克系列之五 布面油画 150 cm×150 cm 2018年

黄 菁 Huang Jing

我曾三次前往甘南,一直对表现藏族题材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又不希望和同行前辈的做法雷同。这次的几幅画也是在探索过程中创作的部分作品,还没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藏族聚居地的宗教气息吸引我,但我又不想画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者说不想以某个生活场景作依托,我想把在藏族聚居地见到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形组合在画面里,当然也包括了某一个具体的人物动作,既有具象的空间片段,又不完全依据现实空间去构建画面,就像是把一些图像碎片放在一起,随意地组合成一幅图形画面,只要能达成自己感受的那种画面气息就已经很满意了。

黄菁 朝圣之三 布面油画 100 cm×100 cm 2019年

黄少鹏 Huang Shaopeng

在我的印象中,西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至今苍凉的大地仍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俑》以秦始皇的兵马俑为题材,表达了冷兵器时代一种生存的残酷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马踏匈奴》是依据茂陵霍去病墓前的汉代石刻《马踏匈奴》为蓝本而创作的。遥想当年的汉胡之争,英雄年少,以至于我每次路过河西走廊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复杂的心境。小时候看的《西游记》只是一种神话故事,《大雁塔》则把神话中的人物拉回到现实,玄奘苦苦追寻的佛法到底为何物,这成了我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黄少鹏 俑 布面油画 200 cm×100 cm 2019年

焦 全 Jiao Quan

2016年毕业回到兰州至今已有三年多了,虽时间不长但感受很深,就从这次入选的三张作品谈起。2019年之前,我的创作以家乡风景作品居多,记得在2018年后半年有过这么个想法,也算是我艺术创作途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换思路、换题材、换技法。立马跟老师交流、沟通,老师就说:“你要这样大变,需要勇气,更需要志气。”这个想法斟酌了很长一段时间。问题来了,该怎么变、怎么画、画什么?翻来覆去思考、琢磨、观察,内心需要表达什么?突然有天中午走进兰州一家比较大的牛肉面馆,正好是午饭时间,人特别多,一眼看过去戴白帽子的那些厨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分工明确,拉面的拉面,舀汤的舀汤,揉面的揉面,场面非常热闹,一下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有了创作的冲动,先拍了一些照片,回去后在构图、形式、色彩等方面做了一些功课,创作了第一张,感觉很不习惯,咬着牙画了下去,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有了继续画下去的信心。到了第二张的时候明显感觉有进步,终于找到了自己内心想表达的东西。现在对这个题材越来越感兴趣,希望以后在这个题材上有更多的挖掘。

焦全 丝绸之路——忙碌的尕马子No.6 布面油画 127 cm×180 cm 2019年

贾见罡 Jia Jiangang

“丝路乐章”这个系列是我在“晋商”系列基础上的一个拓展。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对三晋大地有特殊的感情,曾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晋商。我从2000年开始对山西大院进行考察了解,经过十多年的查阅和采风,我希望用我的画笔把自己理解的晋商表达出来。晋商,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典型的商业现象,又是一个能够以其强势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庞大商人群体。走西口是山西商业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了山西文化的精髓,成为山西文化的重要特征。所以我运用现实主义视角,以走西口的场景来构成画面,构图元素体现地域特色,用怀旧色彩统一色调,将西方现实主义精髓和中国传统写意意象集合在一起,试图创造出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油画作品。

贾见罡 丝路乐章·雁门风云 布面油画 130 cm×150 cm 2019年

孔凡博 Kong Fanbo

“西北行记”是我想持续表现的主题。从倚靠秦岭的故乡陇南到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这些年我画了不少关于西北的风景和人物写生。沙漠、戈壁、盆地、平川、高原、山地、河谷、草原牧场,村庄、集市、城镇、工业区,废弃的厂房、新修的高塔、飞驰的高铁、风力发电、祁连山常年不曾融化的皑皑白雪,它们见证着西北地区的变迁和发展。我始终前进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感受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差异,记录着对于美的感受的点点滴滴。

孔凡博 西气东输 布面油画 140 cm×190 cm 2019年

赖培文 Lai Peiwen

“巴扎”是新疆的集市、农贸市场。我的创作“西域纪行”系列取材就来自西域巴扎风情。所描绘的巴扎世界在形式构成和形体塑造,以及色调经营上,表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境,以及喜庆、祥和、繁荣的现场气氛。

我的作品用色选用了提炼、主观的色彩体系,如红橙色调、蓝色调,画面以三原色小色点为辅,使整幅作品的对比度拉开,力求色彩达到浓郁饱和状态。如作品《麦香时节》整幅画面就用了热烈的红黄暖色调以烘托西北大地的厚重和收获的喜悦。节奏关系和疏密布置也是我在作品中关注的问题。画面中各个人物和羊群等物体的大小、多少、疏密都是矛盾体;至于空间组织方面,摈弃了焦点透视的方法,而采用了图底转换法、形状归纳法来提示空间;简化、抽象人物的形,只提取了画面需要的形状,将人物合并重组。

画家毕生要做的事莫过于对艺术语言的追求、提炼与完善,他的使命就是创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解自己未解之谜,主动选择目标,知难而进,不照抄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需要完善和表现自己的个性,保持自己真诚、坦率、敦厚的品性,既加强对西方艺术传统精华的研究和探索,又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不断丰富自己对油画语言的认识,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赖培文 西域纪行之三 布面油画 120 cm×150 cm 2019年

李江峰 Li Jiangfeng

正值中国油画学会的“大路西行”展,跟以往的展览形式有所不同,这次每个人可以展出不止一张作品。出于好奇,投了稿。入选展览的三张作品是我近三年带学生去河西走廊一带写生考察回来创作的一批作品中的几幅心爱之作。作品中描绘了古城断墙、枯草阴霾,用晦涩的色调表现了北方平原的萧瑟景象,这也较贴合我创作时的心境。

李江峰 古道芳草(一) 布面油画 200 cm×200 cm 2017年

蓝 威 Lan Wei

前几年到西北写生采风,在沿途的写生考察过程中,我渐渐对古代敦煌壁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壁画的色彩、造型、空间构成都很有特点,我也拍了很多西北风景的素材。当时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借鉴壁画中一些平面装饰的特点,运用到自己的风景写生和创作中。我试图通过西北沿途景观的变化,对历史、地域、时空进行探寻,并加入自己对于创作的思考,其中也参考了一些绘画流派和古代壁画的图式,有意图地把西北自然风景和我熟悉的南方风景进行杂糅,在视觉形象上不断提炼取舍,对其进行分析,重构组建出一种有自己审美趣味的画面。希望这几年的思考能给我的画面技术探寻和图式的转变带来变化,也希望自己能更加理性沉稳地对待每张画的创作。

蓝威 河间行 布面油画 120 cm×180 cm 2016年

李新赞 Li Xinzan

我的创作主要以渔民事迹为构思,结合民族的多样性以海港渔民为主题,在创作的过程中选择了以人物为主体,通过人物的形态与场景的结合,表现出南方的地域情怀。在创作中我比较注重物象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提炼黑白构成关系,经营空间的布局。而这样的空间布局使画面充分体现出视觉效果。在表现中,我并没有直接用传统写实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而是选择了具象表现的形式。在表现的过程中又直接结合了平面语言的点、线、面构成,使画面更有趣味性。在物象的塑造上,舍去了色相之间的关系,强化了物象本身的造型及大色块的归纳,使创作更为简洁有力。创作所表现出来的是自我的情感和情绪。这种情感是触景生情的,有了这样的景才创作出这么有感染力的作品。以故乡的景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是具有民族特性的。

李新赞 修船厂·再造No.5 布面油画 160 cm×150 cm 2018年

李哲坤 Li Zhekun

我在“山山水水”系列作品中,运用点、线、面的抽象绘画语言在画面上反复叠加,致使画面色层变厚、变朴、变拙,呈现出深邃的精神气质。这些形色与线条在抽象几何形的结构下也体现出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感,从而完成意象式抽象的画面视觉呈现。

李哲坤 山山水水(三) 布面油画 80 cm×100 cm 2017年

刘 基 Liu Ji

黄土地广袤而沉寂,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富于激情。大西北是一方美丽的热土,这方土地的标识是秦腔,是花儿,是听起来那么粗犷爽朗却又让人倍感亲切的方言乡音。这些大西北的戏曲民歌为什么这么优美、抒情?是因为在这一方充满艰辛却又饱含深情的土地上,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用生命诠释着他们内心的苦乐悲欢!大西北的戏曲民歌为什么这么高亢、悠扬?是因为这是一方充满着热情、充满着希望的土地!大西北的阳光是那么地强烈,就像西北人豪爽耿直的性格;大西北的天空是那么地湛蓝深邃,就像西北人宽广的胸怀!

这方土地的造型是强烈、硬朗而坚实的,是入木三分的,如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汉子。

这方土地的造型即使柔美也显得那么有力,如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婆姨。

这方土地的造型是质朴敦厚、富有想象力的,自由的,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呈现这方土地的特质。

所有这一切都让我眷恋,让我感动,让我心驰神往。

我热爱大西北!

刘基 金秋2 布面油画 160 cm×160 cm 2019年

刘南一 Liu Nanyi

音乐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对想象力的激发。在乐音的流淌中,想象与联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于我而言是一种心动的感觉,而油画则让这种感觉得以诉诸笔端,使画面有了旋律。越是画到弓扬弦舞之时,越觉得自己就在这些乐者中间,在音乐的氛围中放飞自己的心绪,把生命体验融合其中;画面不再是简单对客观物象世界的把握,而是心的交融,即艺术的自由、质朴和单纯:心随乐舞。

刘南一 仲夏No.6 布面油画 150 cm×150 cm 2014年

刘小玉 Liu Xiaoyu

我是个南方人,但西北的风景一直吸引着我。我倾慕西北的伟岸、粗粝、坚硬、雄浑、壮阔。这两年有机会在西北写生、创作,终于可以将心中一直渴望表现的风景诉诸画布。看惯了南方的青山绿水,画惯了南方的灵秀小景,猝不及防地置身于西北广袤的原野,面对只有单一的土黄色系有点不知所措。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西北景象了解得越多,探寻得越深,就越喜欢它的韵味。我喜欢探究形象之外的东西,例如气韵、势态,并将具象的景物提炼出了点、线、面等形式因素,将色彩归纳得简练,富有力量。也许,我在画布上越来越接近心中的西北之境了。

刘小玉 丽日 布面油画 120 cm×170 cm 2019年

栾 布 Luan Bu

中国西部是个神圣的地方,“一带一路”的提出又使西部成为众生关注的焦点。我的绘画视线多年来一直放在中国西部上,挖掘那里能代表我们现实生活品质和体现精神世界崇高感的人文面貌和幻变景色。我会在高原寻找广博深远的胸怀寄望;我会在民众中体会生命的呼吸;我会在天际间感觉上苍的关爱;我会在山水中嗅到自然的情味。我的艺术在一次次的冲动中继续前行。仔细品味我的绘画,可以在这些油画中感受到有许多的现代时尚“符号”:现代绘画“构成式”的运用,对造型感的现代表达,对色彩前卫性格的探索,符号化、痕迹化、材料化的解析重组,对画面多种绘画因素节奏和韵律的掌控,等等。

为了表达出我理解的艺术之本质,我将收集的素材通过“图式”研究的方式,即将第一视觉的东西转换成具有现当代意识的图像语汇,来创作具有表现性因素特质的现实主义绘画,从而形成了我自己的绘画风格“样式”。

栾布 大巴扎之一 布面油画 120 cm×120 cm 2019年

马飞龙 Ma Feilong

《吉日》《回市》《土香画香》这一系列作品均反映了宁夏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宁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作者生长的故土,体现着作者对故乡浓厚的深情以及对故土的挚爱。对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人文风情,作者早已如数家珍,笔下的人物勤劳善良、真诚质朴、憨态可掬。画面中的人物并非单纯的个体,而是一个民族生动鲜活、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体现。尤其是在伟大祖国的庇护下,党和领导的关怀下,少数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回族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富裕、祥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文风情也呈现出新的良好发展趋势。

马飞龙 吉日 布面油画 130 cm×130 cm 2019年

秦 鲭 Qin Qing

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是油画关切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社会群体最鲜明的表征,同时也是一种能令色彩造型具有生活质感的载体。关注时代本质而不是表象,关注人类的命运及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方式,是我偏爱的艺术追求。之所以选择西部少数民族人物题材作为表现对象,是因为自己生活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仍顽强地固守在他们身上。挖掘人性的态度,这条路我会坚定地走下去。我坚信只有付出真情实感,对生活有深刻感受,怀着对艺术的虔诚与敬畏之心,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引起社会共鸣,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秦鲭 朵洛荷 布面油画 135 cm×180 cm 2017年

邱保贵 Qiu Baogui

对我而言,绘画已然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对生命最美好的爱与向往,都在我的作品里。绘画,是我灵魂深处最自由的表达。

此次入展的三幅作品《晨曲》《红樱桃之二》《Friday》都是我在广美读研期间完成的,三幅画基本记录了我三年间对油画的外在技法与内在精神的探索与研究,其中不乏纠结与生涩。人物肖像画一直都是我的最爱,每一件油画作品的产生都是机缘巧合的结果,是对美的探索与表达。往后余生,绘画将如一位灵魂伴侣与我一起体验生命中的精彩,不辜负岁月久长……

邱保贵 红樱桃之二 布面油画 110 cm×60 cm 2016年

史小可 Shi Xiaoke

这一系列作品的选材主要是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大都是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从个人的内心感受出发,我更关心和关注的是社会发展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我试图把它们组织在一幅画面当中,通过对构成、色彩以及空间的理解和运用,想呈现出这一代人身上普遍的彷徨和迷惘: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又无法立刻把这种知识转化成一种生存之本和生活经验,想在社会上立足或获得某种存在感但又犹豫积淀薄弱,无法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画面中经过排列组合后的张张面孔,正如我们不太可靠的记忆,模糊却又真实存在着。我有意把色彩的饱和度降低,显现出类似当年旧照片的感觉,这其中也承载着对一些人和事的情感和回忆。同时我试图利用某种不连续性,打破对人物表面的叙述,挖掘人物的内心以及某种精神。

史小可 我们这一代 布面油画 160 cm×190 cm 2019年

孙铁虎 Sun Tiehu

作品描绘了建在山崖边上的莫高窟的气势,恢宏,大气凛然,高低错落有致。以敦煌外景为主线,实现了情与景的自然结合。用大尺幅表现空间的高远和深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对景物进行提炼和概括。利用直线和短线的力度和节奏,色彩的叠加,表现了莫高窟的壮丽。秉持着艺术作品要真实动人的理念,试图诠释出新时代敦煌的景象,以及敦煌精神赋予我们的情怀。

孙铁虎 朝圣敦煌之二 布面油画 140 cm×180 cm 2019年

史万杰 Shi Wanjie

对我而言,绘画是自己认识、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独立于任何门类语言的存在。由于我们习惯了以文学的语言来描述、评价绘画,以至于我们很少真正以绘画的语言来看待绘画。我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希望以自己的视角对今天这里的文化进行不一样的表达。西藏题材已经被各路高手表达了无数次,这就说明其自身的吸引力。当然,这样的吸引力不排除汉地画家出于对藏族聚居地的猎奇心理等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愿意去发现一个新的视角,为解读当下的高原文化提供一种可能性。我祈愿观者带着一颗没有分别心的心灵走入我的绘画。

史万杰 五色之一 布面油画 150 cm×150 cm 2018年

宋延龙 Song Yanlong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似一座孤岛,身侧万物匆匆流去,徒留零星的回忆。我顿然领悟,永恒的唯有这片黄土。于是我决定结束漂泊的日子,要与这方故土永生厮守。

黄土高原——我的母土,似一位勤劳、坚韧、包容、神圣的母亲,她赐予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与生生不息的“黄土精神”。我无以为报,只得执笔细诉她日渐老去的容颜与振古如兹的品格,终我此生为她谱写赞歌。

20多年来,我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全新的绘画语言。现代的世界变化莫测,古老的高原仍坚守着它的精神。对高原深沉的爱与强烈的社会责任鞭笞我马不停蹄地再现这“大山、大水、大高原”,与高原共同生长。

绘画是我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愿这些画作能够给您带去些许感动。

宋延龙 赤土 布面油画 100 cm×150 cm 2019年

覃泽佳 Qin Zejia

我认为少数民族题材很难驾驭,例如人物特征、环境的表现、民族图式等都是很难处理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多,内容丰富,民俗文化充满神秘感。对于画家创作来说,有些人要在当地生活体验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有些人却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属于他自己理解的那份神秘。所以,每个人思考不同,看法不同,理解不同,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绘画语言或精神面貌。

我非常尊重民族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出现绝非偶然,必有其故事。对我来说,它是一种提示,代表着某种意义。画面中出现的一些图形图案是有迹可循的,这并不随意,比如寺庙的环境与集市的环境就截然不同。因此,我带着这种感觉体会和情绪慢慢经营着这组西藏题材系列创作,注重对人文生活的表达,以及形式逻辑感觉的表现,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角度传达我对西藏人民现代生活的一种理解。

覃泽佳 西藏记忆·当雄市集二 布面油画 180 cm×180 cm 2019年

王仕明 Wang Shiming

都柳江畔,群山连绵,苗寨隐匿林间。布衣犁铧,刀耕火种,任春秋更迭,民风民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年少的记忆,古树参天,民风神秘。后来工作生活在外多年,每每回乡探亲,内心乡愁越发浓重。黔地苗疆天生就有“人树合一”的自然崇拜理念,即“我本是树”。树在山中,人在树间,在一块块林间空地里,聚拢又散开。归属于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人顿生澄心明性之感。天地之大,我钟情于家乡。探幽之路,乡音无改,树神指路。

王仕明 林间空地·流星 布面油画 200 cm×160 cm 2019年

汪昌俞 Wang Changyu

“巴扎”系列是我从2018年开始创作的作品,主要描写新疆牛羊市场的题材。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赶巴扎,喀什的人们对巴扎早已痴恋,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热情不减,生命在人们赶巴扎中慢慢流失老去。喀什牛羊巴扎是每个礼拜都要掀起的浪潮 ,车水马龙 ,牛羊穿梭。 牛羊生死离别的叫声,主客讨价还价的表情,千百年来从未改变。三伏的巴扎热得烫人,主人眯着眼睛凝望远方,在我眼里羊的样子总和主人有七分相似,这里每周都上演着这种人和牲畜的永别。羊似乎不愿意换新的主人,躲在主人的身后挤成一团,然而在这里没有人在乎它们的感受,哪怕它们会被拉进屠宰场。性感的烤馕刚刚“出浴”,大盘肥得流油的烤肉被高高举过头顶,来来往往的主客正等待着美食盛宴,谁会问起这烤的是谁家的羔羊。

汪昌俞 大巴扎之三 布面油画 100cm×120cm 2018年

魏占峰 Wei Zhanfeng

“追梦人”系列作品基本都以西北大集市场面为主要画面构架,反映了西北人的生活现象。作者想把自己的视线放在身边最普通人的身上。作品中无论是老人还是中年、青年人都十分地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着由自己创造的美好与幸福。他们用自己的状态讲述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天天过上了走向小康的幸福生活,反映出了祥和与安定的气氛。画面中的人物形态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选择着、享受着、宣告着自己的幸福与美好。构图运用了自然的一字型,在场的人群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技法上采用了小书写形式,色彩简洁,以暖灰、冷灰等调子作为主色调。总的来说画面用了以场面描写为主的绘画方式,反映了以我身边的百姓生活为主题的创作方向。

魏占峰 追梦人之三 布面油画 160 cm×140 cm 2019年

韦宇朋 Wei Yupeng

这些作品是以场景为主体的新尝试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是为了营造画面的丰富性和“温度”性而出现的。画面以写意表现的手法,以“线”为主线串联着画面的节奏。在我看来,绘画永远是点线面的交响。首先冲入观者视线的画面是快板的第一奏鸣曲,随着不同的内容以笔触、色彩、块面的形式交汇、碰撞,构成耐人寻味的变奏曲,再由线条这一协奏曲进行调和,最终构成一曲完整的交响乐。当稚拙恣意的线条化解了块面堆积的粗粝与沉重,加上张弛有度的构图分割与排布,强烈的视觉节奏感在画布上徐徐展开,产生一股纵横交错、万象森然的呼吸感,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

韦宇朋 早餐店二 布面油画 180 cm×160 cm 2019年

许丙屯 Xu Bingtun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灵的留影,映射出自我内心世界的感知。

从离家那一刻开始,我好像注定了要一生漂泊!这让我一直有一种莫名无尽的忧伤,形成了我艺术风格上的原乡之境。 或许生命亦是漂泊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彼岸、此岸,也没有永远的原乡,人最终逃不过成为天涯游子的命运。在荒野、寒江、海滩、雪地中追寻对故乡之思念。

萧瑟的秋风中,寂寥的斜阳下,幽冷的冬江边,我从没有断过思乡之情以及对真实故乡的眺望,这种情绪汇聚成一个静穆的理想世界,我在被情感渲染的景色中创作。此时作品中的荒芜之境,时而超越时间性,时而凝固在时空裂痕中,形成一种思想上的表达,有如无古无今之境,这是在时间之外寻找生命的真实表现;因此作品才能更突出历史的真实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才能更深刻地表达出深沉的生命之感。

我试图去理解生命的真谛,去解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困惑,追寻古人对于自然之重,试图去发现美、展示美,也许这一切都还在路上……

许丙屯 丝路古城系列五 布面油画 150 cm×180 cm 2019年

燕娅娅 Yan Yaya

20多年来,帕米尔高原一直是我作画的艺术源泉,那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遥远地方,一个可以让灵魂安家的地方,一个我心目中无法替代的圣地,它成为我艺术创作的精神支点。

我一直在寻找塔吉克族身上所特有的那种色彩,它应该既是高原的色彩,又是灵魂的色彩,两者的结合才能让画面有生命有温度。塔吉克族孩子的眼睛、帕米尔高原的阳光是我创作的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与帕米尔高原的对话已转变为深深的眷恋。这也让我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如何通过丰富的色彩呈现出塔吉克族人的眼睛与帕米尔高原所特有的阳光。那些融入塔吉克族的血液里并渗透出来的颜色就是塔吉克族灵魂所在,那就是我真正要表达的可以永存在人们心里的真情。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塔吉克族人,不如说是塔吉克族人选择了我,他们给予我的,是我用绘画语言永远表达不尽的。那是在世俗生活里难以看到的深情目光,更是当今物质时代缺失的真挚情谊。我和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只有一面之缘,但这份感情却可以铭记一辈子,每每回想起来,禁不住泪流满面。如果说,我曾经十万分地崇尚艺术,那么,我现在要说,我崇尚最单纯质朴的生活,崇尚能带给我力量,使我看到自己灵魂所在的生活!艺术不过是个载体,我们通过它表达的是我们领悟到的生活本质。正如塔吉克族对我的滋养和改变,那种力量是艺术真正的源泉,让我受用终生。

燕娅娅 迪丽热巴 布面油画 150 cm×180 cm 2006年

杨 诚 Yang Cheng

面对自然山水,首先要明确刺激我们的第一感觉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对眼前景物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生命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找到对应第一感觉的感动点,然后我们会自然地对它产生感叹,复杂的情绪会自然产生。此时应抓住最感动点,并将之扩大化,心中的山水油然而生。其次,我们的生活经历都不相同,因此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都不相同,只要真诚地、自信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观察和判断事物的真善美,个人的艺术观自然就会形成。最后,感性是海纳百川的,不拒绝任何感动或打动到的感觉,它是大胸怀、大美和大爱。理性是去浊存真的酿造过程,理性与感性的交替上升会酿造出至真至诚的情感来。

杨诚 陕北黄河乾坤湾 布面油画 80 cm×100 cm 2017年

姚 风 Yao Feng

在“纵横西行”系列作品中选择骆驼为创作题材,是想利用具象表现性绘画的手法呈现出骆驼与丝路文明相生相伴的关系。力求用骆驼作为绘画对象,着重突出画面的构图布置、思想表达、笔触与刮刀肌理的运用及强烈的主观感情。选择了运用刮刀作画,以刀代笔,令画面更具张力。使用油画刮刀以厚堆颜色涂抹肌理来表现骆驼。放荡不羁的刮刀,热烈奔放的色彩,使得画面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使画面获得一种坚定厚重的美感。作品是自我观想的折射,创作究其本质,是表达创作者的真实生命质地。真诚而有说服力的作品,其力度无一不是来自这份质地。面对同一件作品,众人所见非同,一切审美选择都源于具足的情怀。而美术创作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艺术作品本身的特性为观赏者提供了多重的解读。

姚风 纵横西行之六 布面油画 140 cm×150 cm 2018年

余尚红 Yu Shanghong

我生长在太湖西畔,但对于西部的风情尤为感兴趣。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让人没有理由拒绝,让我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叩响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一起去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曾经多次去过那里采风,西藏和内蒙古人民的坚韧质朴、粗犷豪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绘画来自生活,油画“歌声嘹亮的地方”系列正表现了一些西部人民的风土人情。褐色代表着土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淳朴的颜色,生命的颜色。大块面地涂抹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多个元素相互交融结合更能体现西部风情的纯净与豪放。

余尚红 歌声嘹亮的地方系列十 布面油画 230cm×150cm 2019年

张 杰 Zhang Jie

面对张杰的新作“空巢记”系列,不禁让人想起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凝视”。福柯、拉康等理论家都曾对“凝视”做出自己的阐释。不管在怎样的语境中,视觉关系始终是这一概念的核心。“空巢记”系列很适合用来诠释“凝视”里所蕴含的复杂视觉关系。我们很容易注意到这些作品在人物安排上的一个共同特征——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大都望向画外,那就不妨先从这里说起。当艺术观赏这个行为发生时,观赏者向画面凝视,在这时观赏者看,画中人被看;而当画中人望向画外时,从观者的体验而言,画中人物也正凝视观赏者,于是看与被看的关系颠倒,观者被看,而画中人看。双向的凝视形成了具有共时性特征的对视。对视是画中人的目光同画外观赏者的一种视觉交流,传递着表意的信息。每一位观者由于不同的生活境遇,在这种对视中感受到的情感撞击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画面构图加上对视中的情绪体验,足以使“空巢老人”这一主题的立意凸显出来。

张杰 空巢记之八 布面油画 80 cm×100 cm 2017年

余盛君 Yu Shengjun

我在画她的温度,雕琢她的样子,用那一片黄色,或者用那一片属于她的红色,那个颜色经常温柔地包裹着她,带着她去到想去的地方,那个颜色窸窸窣窣的,一点点,一寸寸地生长着,慢慢地、渐渐地充满每一个空间。

那一抹红,她的红,照见一个她,照见天空,照见万物。在这似红非红的色光下,又一次照见了她。一次次地重复,一次次地重复,像是在逃跑或是在找一条逃生的路。在时光里的她跑呀跑呀,听不到任何声音,听不到,听不到,只有奔跑的她,只有奔跑的她,风在耳边呼呼的,在奔跑,奔跑 ,在荒原。

只有那一抹红,记得她的速度,记得她在风中的样子。

余盛君 家人 布面油画 150 cm×190 cm 2019年

张 罡 Zhang Gang

陇原大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陇上曲”系列作品以西北陇东地区非遗社火展演为题材,深入挖掘了本土文化元素,刻画了沉稳、厚重、朴实的西北劳动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表现出地方民俗独特的文化特征。表现手法上适当融入了当代人的认知方式和审美观念,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绘画元素,采用肌理、平涂、剪影的方法,借鉴版画和装饰画的特点,对人物造型进行一定的夸张变形,并与传统的绘画拉开一定的距离,力求使画面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地域性,使作品带有民族文化精神内质,反映民族文化自信,以独有的手段表现非遗的传承,以期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张 军 Zhang Jun

西部对我来说实在具有无法抗拒的魔力,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声音在召唤我,是什么呢?我显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这里也是我的出生地,虽然很早就随父母工作调动离开了新疆,但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依然非常深厚。

本次参展的三幅作品是我近两年完成的,基本以新疆南部的人物和生活场景为主题,通过具象写实的绘画语言、淳朴厚重的造型加上自然斑驳的肌理烘托出高原人民在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里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中凝练出的坚毅、豁达、开朗的性格和高贵的品质。作品强调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希望通过画面能够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共存的理念。

张军 肖公巴哈尔节的叼羊大赛 布面油画 130 cm×130 cm 2018年

张 楠 Zhang Nan

往往越是熟悉的东西,越容易不被珍视。因此,许多的美好,仅仅是因为在我们身边而被生生错过。为此,我尽量努力审视我身边的东西,试着珍视和努力留住它们并表现这些美。所以,离我不远、即将停业的老砖厂被搬上了我的画架。时光往往是美最有力的创造者。对老砖厂而言,它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飞速的发展,也因此在时光的雕刻中,变得没落,直到最终淡出我们的视线。但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它的沉淀,足以让我们在历经岁月之后,仍能不时怀念与激昂。所以,在构图上我有意对画面进行局部夸张与扭曲,并借鉴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的奔放与不拘,以追求豪迈的风格及色块的肌理。而画面的虚实,也是我着力营造的产物:虚处几乎只是白,可容走马;而密处,坚实细致,不容飞针。古语云“大道至简”,我深以为然。所以,在用色方面我尽量把画面归结为简单的两三个颜色:既突破了单一,又维护了简单中的考究。

张楠 记忆老砖厂系列二 布面油画 120 cm×160 cm 2019年

张可扬 Zhang Keyang

油画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它逼真的色彩及厚重的立体感,而且颜料本身具有超强的覆盖力及塑型感,这正是油画的独特语言魅力。随着当前媒介品种的增加,学术流派之间的不断融合,油画创作的形式不断变化,但油画的本体语言依然魅力无穷。草原的辽阔,牧民的纯朴以及北方厚重的情感都与油画的表现形式相辅相成。我热爱油画笔下的草原,她是令我魂牵梦绕的家园!

张可扬 额吉的奶牛 布面油画 120 cm×150 cm 2015年

张 清 Zhang Qing

“红色记忆”系列作品,表现红色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怀,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作品强调故事性、述事性和时代性,没有用宏大叙事来表现红色主题,而是通过描绘一些历史的日常细节,桌、椅、门窗、马灯、书籍等,还原真实的历史现场,在写意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一种精神与力量。

张清 红色记忆系列 布面油画 100 cm×140 cm 2019年

赵正刚 Zhao Zhenggang

多年来我一直在画风景,有些问题始终困惑着我,即画面应该客观还是主观,风景类的创作主题该走向何处。倚重个人感受和认知,为了找到符合自己心性的绘画之路更是多年求索。

我执念太多,迷了双眼和内心,哪里去寻找宁静和感动?繁华与沧桑,沉淀与砥砺,物欲裹挟着滚滚红尘,山静风清的纯粹几成奢望。能否在一张画作前放下所有执念?一瞬间的花开见性,能不能让心灵安顿宁静?敬畏赞美自然,远离世俗喧嚣,静静体悟四时清音,是我向往的精神境界。空寂的山林与荒野乡愁是中国隐逸文化的会心之处,是我的绘画题材的来源。创作来自现实又要超越现实。我试图于自然物象中提炼出自己的审美构想,经营画面色彩图景和内涵,做到主观加主动,疑问与自检:画山林丘壑,静谧荒凉;画四时变化,沉浑葱郁。

走向内心的风景绘画创作值得驻足。

赵正刚 春水流 布面油画 80 cm×200 cm 2019年

张文平 Zhang Wenping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像在绘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绘画变得更为纯粹。为避免“图像式”的审美创造,使自己的绘画语言存在于图像极其丰富的时代,我把绘画性抽离出来,在具体运用当中强调“笔意”和色彩的情感表达,寻找现实生活的本与真,创作了具有丰富情感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张文平 转场 布面油画 120 cm×160 cm 2018年

庄 重 Zhuang Zhong

倒影:正立的虚像。 于我,倒影以一种迷幻的方式占据着我的视觉和心灵,随着风的强弱相生相灭,一切仿佛无常且没有主宰,不因此喜,亦不因此悲。

时间似乎已经停止,凝固在被吹皱的水边。那婆娑的树枝、飘零的落叶,随风沉淀,褪色。

庄重 山水含清晖之七 布面油画 194 cm×130 cm 2019年

猜你喜欢

布面油画绘画
一张油画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詹克兢布面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